許多父母認為幼兒4歲左右才初步形成數字的概念,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其實,3歲前,孩子數學潛能開發的重要時期就已經開始了。幼兒的數字概念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3歲前)——對數量的感知動作階段。
這個階段的特點是:
第一,對數量有籠統的感知,他們對明顯的大小、多少的差別能區分,對不明顯的差別,則不會區分。
第二,會口頭唱數,但一般不超過5。
第三,逐步學會手口一致地對5以內的實物進行點數,但點數後說不出物體的總數。
總之,此階段兒童主要通過感知和運動來把握客體的數量,隻具有對少量物體的初步的數觀念,還算不上真正具有了數的概念。
第二階段(3—5歲)——數詞和物體數量間建立聯係的階段
這個階段的特點是:
第一,點數實物後能說出總數,即有了最初的數群的概念。末期開始出現數的“守恒”現象。
第二,前期兒童能分辨大小、多少、一樣多;中期能認識第幾和前後順序。
第三,能按數取物。
第四,逐步認識數與數之間的關係:有數序的觀念,能比較數目大小,能應用實物進行數的組合和分解。
第五,開始能做簡單的實物運算。
這一階段兒童所反映出來的特征表明他們已在較低水平上達到了形成數概念的指標。
第三階段(5歲以後)——數的運算初期階段
這個階段的特點是:
第一,對10以內的數大多數能保持“守恒”。
第二,計算能力發展較快,大多數從表象運算向抽象的數字運算過渡。
第三,序數概念、基數概念、運算能力的各個方麵都有不同程度的擴大和加深,到後期一般可學會100以內的數數,個別的可能學會20以內的加減運算。
這一階段的兒童已在較高水平上形成了數的概念,並開始從表象向抽象的數的運算過渡
綜上可知,嬰幼兒期,尤其是1歲10個月左右是嬰兒掌握初級數字概念的關鍵期,也是開發孩子數學能力的重要階段。在此時期接受到科學係統且具有個性化訓練的孩子,他們的數學能力就會得到理想的發展,這不僅在心算能力、掌握數字概念以及空間概念方麵表現突出,而且他們的情商和智商也遠超同齡人。因此,父母應把握孩子認識數字的關鍵期,耐心培養孩子這方麵的能力。
案例分析
講述人:年女士
寶寶資料:鵬鵬,男孩,一歲半歲。
中午奶奶哄寶寶吃飯時指著牆上掛著的小紅燈籠逗寶寶玩,奶奶一邊看一邊指著燈籠數。這時,讓我感到吃驚的事情又發生了,奶奶數“一,二……”剛說完,寶寶就趕緊接口:“三”。我愣了一下,也順勢往下數:“四”,這時寶寶又脫口而出:“五”!這時候奶奶也聽出名堂來了,接著數了“六,七”。更令我們吃驚的是寶寶又接著數了“八”,當時我和奶奶兩個人都吃了一驚。我想他可能是蒙對的吧,對於一歲半大的孩子來說,掌握數的概念好像還不太可能,尤其是能把十以內的數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序,聽起來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我按捺住狂喜,想試探試探他,順便借著這個勁讓他對數的認識更深一步。於是我就把剛才數過的數三個一組再數一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我也隻數到九,沒想到兒子馬上接著說:“十”。
這回我徹底驚呆了,沒想到兒子居然從一位數能數到兩位數。我就這事兒想了很久,最後總結出四個字:厚積薄發。原來我家附近有一所小學,平時學校每天早晨早操廣播一響,兒子就會跟著音樂說“一二一”,但這也僅限一,二這樣的小數,可能一般的小孩鸚鵡學舌都能說出一兩個小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