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一個世界聞名的大科學家,他在母親麵前是個好兒子,在妻子麵前是個好丈夫,在兒女麵前是個好父親。
現在,他已經77歲了,77歲在人生的旅途中已屬暮年,但他在學術上爐火純青,他的事業仍如日中天,他還在一刻不停地向前走。
1.幸福的家庭生活
幸福的家庭生活,是楊振寧事業有成的重要的因素。
楊振寧有三個孩子,兒子楊光諾、楊光宇,女兒楊又禮。
楊振寧雖說愛妻子、愛兒女、愛這個溫馨的家,但由於學術工作繁忙,沒有時間來照顧家裏。
在三個孩子很小的時候,杜致禮就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專門在家裏照顧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那時候,他們也曾度過一段艱辛的日子。
“振寧,孩子們一天比一天大了,要讓他們從小在各方麵都得到發展,我想把他們送去學音樂和繪畫,你看可以嗎?”
有一天,致禮向丈夫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好啊!讓孩子們從小就受到藝術熏陶,這對他們一生都很重要,隻是我沒有更多的時間來照顧他們,這就全靠你了。”
從這天起,杜致禮就母兼父職,親自接送三個孩子去學琴、學畫、學吹小喇叭。三個孩子一天天長大,他們相繼進入了小學,學校離家還有一段距離,每天都是媽媽開車接送,孩子們對這些早已習慣了。兒子喜歡打球,爸爸媽媽都非常支持。可是有一天,家裏突然接到了學校的電話:“喂!你們的兒子打球摔傷了,請你們立即到醫院來!”
放下電話,杜致禮急得不知所措,趕快開車來到醫院。兒子摔得很重,傷到脾髒,血流不止,需要做大手術,杜致禮心疼得直掉眼淚。而這時候,楊振寧卻遠在波蘭作學術演講。為了不分散他的精力,杜致禮默默地承受了這一切,沒有告訴丈夫。直到楊振寧從波蘭回來,才知道家中發生的事。看到兒子靜靜地躺在病床上,作為父親的楊振寧心裏難過極了。
楊振寧雖然不能在家裏和妻子兒女朝夕相處,但他無時無刻不在關心著家裏的每一個人。他的二兒子喜歡長跑,特別喜歡參加馬拉鬆跑。這可是一項高強度、危險性很大的運動,楊振寧常常要為兒子的安全擔心。有一年,兒子又要參加馬拉鬆比賽,恰在這時,楊振寧不在美國,他聽說後十分著急,擔心兒子的體力堅持不下來,為兒子捏了一把汗。
在那段日子裏,他每天都要收聽收看體育節目,經常往美國打電話詢問。當聽到比賽中沒有人摔傷或出什麼意外時,他才放下心來。杜致禮非常喜歡文學和音樂,也很喜歡雕刻,楊振寧在有限的閑暇時間裏,和夫人一起欣賞音樂,到博物館去欣賞各種各樣的藝術品。石溪分校北門的不遠處有一家漂亮的餐館,這是一家典型的中國餐館,中國宮殿式的建築,大紅的門窗,使每一個到此用餐的中國人都有一種到家的感覺。這裏是楊振寧經常和朋友們一起用餐的地方,也是他和同事、學生們討論學術問題的地方,他也常帶著家人來這裏就餐。他喜歡這裏的環境和氣氛。飯館老板也是一位中國人,50歲左右,性格很隨和,他對楊振寧教授又敬重又親切。
“楊先生,您要什麼菜?”
老板敬重地問。盡管他對楊振寧喜歡吃的菜已非常熟悉,但每次都要問上一句。
“給振寧來一盤幹絲炒肉絲,他最喜歡吃這個菜。”
隻要杜致禮在場,她會毫不遲疑地這樣回答。
雖說在美國生活了幾十年,但杜致禮還保留了中國婦女那種傳統的美德,把丈夫和孩子看得很重。她關心丈夫的身體,細心地照顧丈夫的飲食起居。她被一家報紙稱為“成功男人背後的偉大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