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裁斷工藝品質管理(1 / 3)

產品的質量管理,實質是標準問題。沒有先進的標準,就不可能有高質量的產品。衡量一個產品的質量高低的依據是標準。標準不僅對產品性能做出了一係列規定和要求,而且對產品的原材料、加工工藝、測量檢驗直到包裝、儲存運輸等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從全過程保證了產品的質量穩定在一致的水平上。

鞋生產的第一道工序是裁斷,它是根據設計圖中的部件圖尺寸(或下料圖尺寸)為標準,使用下料樣板及各種刀模、工具將製鞋材料劃裁成既定形狀、規格的幫件、裏件和底件等的過程。裁斷過程進行得好壞與產品質量和產品成本的關係很大。

鞋的部件比較多,部件的邊沿大都是剪齊邊,使用裁斷機開料,不僅生產效率高,而且部件的外觀質量好。皮鞋部件裁斷時,采用天然皮革應注意皮革的主纖維方向,協調部位間的質量差異,合理利用傷殘,同雙鞋同部位外觀質量一致。天然皮革下裁鞋幫部件時應考慮部件的受力情況和下裁部位的力學性能,確保部件質量。

一、裁片部件質量要求

1.裁片部件質量指標要求與檢驗

(1)紋躍歪斜同一部位±0.5mm。

(2)裁片毛邊不允許。

(3)變形或缺角幫腳位≤1mm,其他外露部位不允許。

(4)定點飾孔大小一致

(5)定點位偏離≤0.5mm。

(6)標識不清、混碼不允許。

(7)瑕疵、暗傷不允許。

(8)色差與確認樣、色卡一致。

2.檢驗依據

①最終確認樣;②色卡;③生產指令單。

3.檢驗手法

①目測;②刻度尺量測;③記錄確認卡。

二、裁剪成品檢驗流程

(1)核對所裁部件(紋路、顏色、規格、延伸方向、裁層等)。

(2)用紙板核對刀模。

(3)用指令表核對分配單。

(4)檢查網板、鞋型、生產部件與說明書是否吻合(油墨、線條)。

(5)檢查織帶切口有無散口。

(6)檢查織帶規格是否與說明書吻合。

(7)檢查補強是否按線、點操作。

(8)檢查燙尺碼標是否與鞋型資料吻合,是否燙歪、脫落。

(9)檢查塗邊是否均勻到位,顏色與材料是否吻合。

(10)檢查磨皮位置寬度,有沒有磨幹淨。

(11)檢查打磨是否正確;檢查打磨的寬度。

(12)檢查發外部件是否先做手工(削皮、網印、燙貼補強)。

(13)檢查改刀是否按壓痕及畫來改;檢查削皮寬度是否標準。

(14)檢查削皮厚度出尾是否標準。

(15)檢查發外部件,對照說明書、樣品鞋。

(16)核對材料顏色、規格、紋路。

(17)檢查裁刀有無變形。

(18)檢查鞋墊。

(19)檢查貼合腰海綿。

(20)檢查轉印字體是否有脫落。

三、裁斷刀模檢驗

1.刀模的識別與核對

(1)識別裁斷刀模尺碼記號、內外側、左右腳刀模。

(2)生產前核對好說明書、鞋型、部件名稱、鞋類別(男女童)、碼數、左右腳、外框刀及內框刀。使用刀模前,用原紙板與刀模一比一進行核對,自我檢查,防止刀模已變形,及早發現問題,將刀模送修。同型體不同材質需區分刀模代號,以相應代號原紙板做複合。

(3)刀模出現不良現象刀模變形、缺口、變大、變小、片料毛邊變形刀模、刀口鈍、刀模生鏽等。

2.刀模檢驗方法

(1)刀模的正確性:刀模裁斷的部件必須與標準紙樣板一致;允許範圍:±1mm;檢驗方法:以感官目測為主。

(2)材料的正確性:要與樣鞋一致;檢驗方法:感官目測。

(3)裁斷後材料的完整性:不得出現缺口、變形、凹凸現象;檢驗方法:感官目測。

(4)裁斷後材料的外觀:保障清潔,不得出現毛邊;檢驗方法:感官目測。

(5)衝孔的大小:要按規定的層次衝裁、裁斷後的孔大小要一致;檢驗方法:感官目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