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文化人類學:雜學中的雜學(1 / 3)

在周作人一生中,安德魯?朗對他的影響可謂是至為深刻的,朗氏不僅是他神話方麵的啟蒙老師,而且還使他第一次得到了文化人類學、童話學等方麵的基本知識。

文化人類學又稱社會人類學,是專門研究禮教習俗一類學問的,其創始人是英國的泰勒(W.Tylor)和拉波克(J.Lubbock),兩人分別撰有《原始文明》和《文明的起源》兩部這方麵的權威著作。泰勒於1881年還出版了一本人類學專著,是一冊入門的好書,本世紀初由上海廣學會譯出,1906年周作人曾買到過一本。當然對周作人最有影響的還是英國的弗來則博士(J.G.Frazer)所著的《金枝》(GoldenBough)一書。該書於1890年初版時隻有兩本,其後增加到8卷12冊,在當時的影響之大僅次於達爾文的著作。在這套巨著中,作者主要研究了兩個方麵的問題:一是野蠻人的風俗習慣,二是文明人的風俗思想,可謂是神話學與民俗學研究之集大成者。周作人在介紹這套書時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認為其中所闡述的文化人類學的方法比神話學的用處更大,“它所講的雖然包括神話在內,但卻更是廣大,有些我們平常不可解的神聖或猥褻的事情,經那麼一說明,神話的麵幕倏爾落下”。除此之外,周作人撰文介紹過的這方麵的著作還有弗來則夫人(Lilly Frazer)的《金枝上的葉子》一書,該書共有6部,分別講述的是聖誕節與聖誕樹、怪物、異俗、神話與傳說、逸事和景色。周作人對這本書很是鍾愛,並曾有過翻譯的念頭,但最終未能譯出,隻在介紹中翻譯了“小引”和其中的一個短篇。下麵我們從周作人翻譯的作者“小序”中摘引一段,從中也許可以看出他喜愛這本書的原因:

聖誕前夜的木柴發出光明的火焰,聖誕樹上各色的蠟燭都在燭台上搖晃,音樂隊奏起樂來,一切都很高興,像是婚宴,那時我們散步,或者我們親吻,在寄生樹的枝下。我們有幾個知道,或者我們知道卻又有幾個記得,那寄生樹就是威吉爾的所謂金枝,埃納亞斯就拿了這個下降到陰暗的地下界去的呢?我們現在願意忘記在一切艱深的學問,一切悲苦。在這大年夜裏,鬼和妖怪或者還在陰暗中裝鬼臉說怪話,妖婆或是騎了掃帚在頭上飛過,仙人和活潑的小妖或者在月下高興的跳著,但是他們不會嚇唬我們。因為我們是裹在夢中,這是黃金的夢,比平日實際還要真實的夢,我們希望暫時繼續去夢見那一切過去的夢幻的世界。

我們知道,文化人類學是一門涵蓋十分廣泛的學問,它幾乎囊括了與民風民俗有關的方方麵麵的內容,而所有這些,周作人幾乎是無一例外地盡收囊中,涉獵範圍之廣實令人歎為觀之。

一、民歌與童謠

民歌又叫歌謠,周作人也稱其為“俗歌”,它是一種藝術形象生動、手法洗練質樸的民間創作形式。周作人對海外民歌的介紹與翻譯首見《歌謠雜話》一文,文章開篇寫道:“英國童歌有雲:白者百合紅薔薇,汝為王時餘為妃。迷迭碧花芸草綠,汝念我時我念若。又曰:薔薇紅,地丁青,蜜味甘,汝亦然。與赫納詩意相近,而簡樸勝之,蓋民歌特彩之所在也。”顯而易見,這裏作者把童謠歸入了民歌一類,因為他認為童謠實際上並非兒童所作,而是大人所為,“若醉粹之童謠,豈有文人所能造作,反不如老村嫗,隨口謳吟,為猶能得童心也”。

在本文中,作者還對英國民歌作了進一步的介紹:

英國民歌,多出於蘇格蘭,羼用方言,視若龐雜,然自有其特彩,趣味盎然,願讀異書者,不可忘此樂也。有《二姊妹》(Two Sisters)一篇,言姊妒其妹,誘使觀水而溺之,有少年收其屍,以發為琴弦,訴其哀怨。有《暴兄》(The Cruel Brother)一篇,有女欲適人,遍乞家人許諾,而忘及其兄,將出門,其兄偽為扶持而刺之卒,述其遺言,悱惻動人。其他佳者甚多,美人卻爾特(Child)輯十卷本最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