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攝像用光(1 / 3)

隻含有單一波長成分的光稱為單色光,包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波長成分的光稱為複合光。太陽光是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的複合光,給人以白光的綜合感覺。故而日光被稱為全色光源。

2光源

光源是指能發光的物質,凡是一切能在可見光波長範圍內輻射電磁波的東西都可以稱為光源。光源可以分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如電光源)。

(1)自然光源。

自然光源是自然界實際存在的光源。人類最早接觸到的光源是太陽、星星、月亮等發出的光線和火焰。大自然還出現閃電這種放電光源以及生物與化學發光的熒光蟲等生物光源。

太陽光也稱為日光,當天氣穩定時,日光有著相對長時間的穩定輻射與規律,而且在適當的條件下,日光是最理想的白光。但是,隨著一年四季的變化,一天中時間的變化,天氣晴、多雲、陰、雨的變化,日光也呈現出極具偶然性、很不穩定、難於控製和駕馭的特點。火焰是人類掌握利用的第二種自然光源。

(2)電光源。

1889年,愛迪生發明了電燈。從此,人類開始使用電光源。電的使用,徹底告別了漫長的黑夜。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電光源不斷出現,電光源對電視攝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室外,日光作為主要光源;在室內,電光源作為主要光源。不同色溫的電光源使攝像師能夠根據不同的拍攝場景的拍攝條件,獲得滿意的影像。

3色溫

要正確描述色溫,還需了解絕對黑體。

(1)絕對黑體。

絕對黑體又稱為全輻射體,它是一種既不反射也不透光,完全吸收入射光的物體。絕對黑體有個特性,即能夠吸收外來的全部光線,而且在黑體溫度升高後也能向外發光。

例如,碳是一種絕對黑體,當碳加熱後,隨著溫度的升高,顏色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從黑到暗紅色,又從暗紅色轉為黃白色,最後就成了青灰色。這就說明了黑體在不同的溫度下,能發出各種顏色的光。

(2)色溫。

色溫是反映光源顏色的一個重要指標,色溫是以絕對黑體的溫度為標準來定義光源的。

當絕對黑體在某一特定溫度下,其發出的光與某一光源具有相同特性,則絕對黑體的這一特定溫度就定義為該光源的色溫。色溫用熱力學溫度表示,單位為K(開爾文)。熱力學溫度值=攝氏度值+273。

任何一種光源,凡是有類似的光源特性,盡管它們實際的溫度可能完全不同,但可以具有相同的色溫。

812常用光源的色溫

1鎢絲燈

鎢絲燈利用鎢絲的熱效應發光,由於成本和製造工藝簡單,因此使用最為廣泛。鎢絲燈的色溫大約為2800~3000K。其發光效率低,適合居室照明。

2日光燈

日光燈主要采用低壓氣體放電發光。由於其采用的熒光粉是混合的,因此可以在整個可見光波段內提供足夠的輻射能,並可以根據熒光粉的比例來生產各種顏色的燈。冷白型日光燈十分接近晴天的平均日光,由於其壽命長、發光效率高、現色性好,因此成為優良的室內外照明光源,其色溫為6000~7200K。

3鹵鎢燈

鹵鎢燈是在白熾燈中充入鹵素蒸氣,如碘、溴等,並用熱膨脹係數極少的石英玻璃作外殼,提高其工作溫度。這種燈工作溫度為3400K,比普通白熾燈高400~500K,明顯改變燈光的現色性,而且發光效率高。它的色溫為3100~3200K。鹵鎢燈適合於影視拍攝。

4鏑鈥燈

鏑鈥燈是一種金屬鹵化物燈,具有發光效率高、光色好、顯色性高、體積小、重量輕等優點,是彩色電影外景拍攝、電視攝像、舞台照明及照相製版等方麵的理想光源。它的色溫為5000~6000K。

5銦燈

銦燈是金屬鹵化物燈的一種,具有體積小、亮度高、重量小的優點,這種發光體僅米粒大小的光源。它的色溫為5000~5500K。

6自然光源的色溫

(1)日出、日落色溫:2800~3500K。

(2)晴天晝光色溫:4600~4800K。

(3)正午陽光色溫:5500K。

(4)室內漫散陽光色溫:6000K。

(5)陰天色溫:7000K。

(6)雨天色溫:8000K。

對於攝像機來說,一些人眼不能感知的光色變化,攝像機都能真實地記錄。所以對於攝像師來說,熟記一些常用自然光線和電光源的色溫是相當必要的。

82室內自然光的拍攝

821自然光概說

自然光就是太陽光,簡稱陽光。由於太陽高懸天空,太陽光穿過大氣層時會受到大氣層中各種微粒的影響,從而形成不同類型的光線。

太陽光直接照射在地麵上的光線稱為日光。太陽光在照射過程中,被各種微粒的影響反射到地麵上的光線叫天光。太陽光照射在物體上,吸收一部分光線後另一部分被反射回空間中又去照亮其他物體的光線稱為反射光。

室內室外自然光的特征不一樣,因而有著各自的拍攝方法。

822室內自然光的特征

自然光會受到天氣、時間、季節等因素的影響。天氣晴陰對室內自然光的影響最大,在一天之中,時間的變化對室內自然光的拍攝影響也相當大,正午光線照度最強,上午下午次之,早晚光線的照度比較弱。

室內自然光除了受天氣、時間、季節等因素的影響外,還有如下一些特征:

(1)室內有門窗等開口的地方有直射陽光,其他地方均為散射光和漫射光照明。

(2)室內光線的方向由門窗在室內的方位決定,而與太陽所處方位無關,太陽所處方位隻會影響到室內光線的強弱。如果室內在南邊有一扇窗,北邊也有一扇門,那麼室內光線的方向隻能在南邊和北邊(門開的時候),而不可能出現在其他方向。如果室內多處有門窗,那麼室內光線呈多光源效果。

(3)雖然都是陽光照明,但室內色溫都高於室外色溫,而且是越遠離門窗的地方,色溫越高,畫麵會呈現灰藍或青藍色調。

(4)室內亮度間距大於室外,越是遠離門窗的地方,光線亮度減弱越為明顯。

(5)室內光線還會受到房間大小、牆壁的深淺、擺設物反光等因素的影響。

823室內自然光的直接拍攝

室內自然光拍攝是指在白天利用直射或漫散到室內的自然光線對室內的人和物進行拍攝的方法。

如果在晴天或多雲天氣,當室內自然光亮度達到攝像機記錄景物的最低照度值時,就可采用直接拍攝的方法。

1室內白平衡的調整

室內的色溫一般要比室外的高500~1000K,室內漫散光線的色溫為5500~6000K,室內白平衡的調整應選擇在不能由直射陽光照到的地方,應該遠離門窗,在室內光線色溫相對較高的地方調整白平衡,這樣可以減少畫麵中的藍紫光調。

2室內拍攝方向的選擇

攝像機的鏡頭應該盡量避免正對強光窗口,以防止窗外亮度與室內景物亮度間距過大而出現室內景物嚴重曝光不足的現象。特別是避免人在窗前,攝像機的鏡頭對著人進行拍攝。因為如果按窗口的強光亮度來曝光的話,人物就會成為剪影,麵部表情難以看清,而如果依據人臉的亮度控製曝光,那麼窗口的強光則將因曝光過度而出現大麵積“嗤光”。所以室內的構圖除了要取得某種特殊的藝術效果之外,盡量避免亮的門窗。

3最好用手動光圈

如要在光線亮度不平衡的室內拍攝搖、移鏡頭時,最好用手動光圈。拍攝時一邊運動一邊用手調整光圈。如用自動光圈,由於攝像機內測光係統自動調整曝光量的速度慢於拍攝時鏡頭運動的速度,畫麵中會出現忽明忽暗的現象,影響畫麵效果。

4構造影調層次

前景、後景的物體應選擇亮度反差大的,在鏡頭的最遠處應有顏色較淡或亮的物體,從而增加縱深空間,這樣有利於拉開畫麵的影調層次。

83室內燈光的拍攝

光是獲取電視攝像畫麵影像的必要條件,光線對於表現人物形象、設計場景造型、營造環境氣氛等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831攝像時電光源的應用

電光源是一種人工光,鎢絲燈、日光燈、鹵鎢燈、鏑鈥燈等都是常用的電光源。

電光源的特點是光照範圍較小,射程短,並隨著距離的變化光線照度可能發生明顯的變化,而且顯色性不如自然光。

電光源還有低色溫光源與高色溫光源之分。低色溫電光源色溫約為3100~3200K,打出的光線偏暖,適合室內固定場景如電視演播室、攝影棚等使用。高色溫電光源色溫約為5000~6000K,打出的光線偏冷,主要用於室內自然光下的補光拍攝或室內燈光的拍攝。

各種電光源不但色溫有低色溫與高色溫之分,而且根據打出的光線的柔硬還有散光燈與聚光燈的區別。

1散光燈

散光燈構造簡單輕便,一般是用大麵積的金屬板作反光罩,裝一個或數個燈管。散光燈的照射麵積大,但射程不遠。它的光線柔和,照在物體上不會產生明顯的硬影,一般用作環境光、輔助光、背景光等使用。新聞攝像用的碘鎢燈就是一種散光燈,色溫約為3200K,它的特點是體積小、重量輕、性能穩定、便於攜帶。但是這種燈具的燈管使用壽命較短,約為10多小時。

2聚光燈

聚光燈主要是由燈泡、回光鏡、螺紋鏡組成。聚光燈的燈泡後有一塊圓形回光鏡,光線經過回光鏡反射後由螺紋鏡照射出去,燈泡前方裝有一些螺紋鏡,光線經其折射後,變得柔軟而均勻。聚光燈打出的光線可聚可散,如把燈泡放在回光鏡的焦點上,則燈泡射出的光線經回光鏡反射仍經焦點發射出去,光線聚集。如調節後使燈泡不在回光鏡的焦點上,那麼經回光鏡反射後由螺紋鏡照射出去的光線是散射的。

聚光燈的光線可以集中在較小範圍內照射,有明確的方向性,但光線照射均勻,光影質量好,因此常常用來作為主光或輪廓光,如拍攝的是特寫人物,可以作為眼神光使用;如拍攝的是工藝美術品,又可以作為裝飾光使用。聚光燈常用的燈泡有1000W、1500W、2000W、5000W等規格。

3攝像燈

攝像機的上部都有安裝攝像燈的裝置。如拍攝時光線太暗,可以使用攝像燈來照明。攝像燈是由獨立電池供電,照射範圍廣,可長時間使用。攝像燈會使拍攝更加靈活、更加自由,燈可以在一定的視角與距離內投射亮度很大的燈光,可以照亮被攝主體,使主體從背景中顯現出來。

攝像燈一般采用的都是高色溫光源,與室內自然光的色溫相近,攝像機的白平衡可以放在自動模式或室外(日光)模式下,拍攝出的色彩不會偏色。

攝像燈的光線方向性很強,會使被攝主體產生明顯的陰影。如太亮的光線會影響被攝人物的正常表現,此時可以在攝像燈前加半透明的白紙、白色薄紗或毛玻璃等使攝像燈打出的光線呈散射光的效果。如果在室內拍攝,可以把攝像燈光對準白色牆壁或天花板使反射光照在被攝主體上,這時光線可以分散開來,使光線變得柔和一點,亮度更加平均。

832室內景物的人工布光技術

在室內,一般都是自然光和人工光交織在一起的混合光照明。室內景物的呈現、被攝人物的外部特征、被攝人物心理情緒的表達等,都是自然光和人工光相互結合共同完成的。因此,運用人工光照明時,要真實地再現光的照明性質、被照明的被攝體的外形特征、色彩、受光麵和背光麵及投影效果等。

1確定主光光位

在室內使用人工光的主要目的是要提高拍攝現場的照明亮度,滿足攝像機正常工作的需要。但是人工光在照明時,除了亮度外還有照射的方向,這個方向是由攝像機的機位決定的。在室內場景布光確定主光光位時,首先要先確定攝像機的機位,因為光線與攝像機機位的角度關係決定了光線的照明方向,隻有確定了機位,才能根據拍攝方向和拍攝角度安排各種照明光線。

布光時還要考慮到被攝人物的活動範圍。根據人物活動範圍的大小、形態等具體情況來決定主光的照明強度,是用一盞燈作主光還是用幾盞燈作主光。還要考慮到燈的高度、幾盞燈布光在照射範圍內的亮度均衡等。

2創造縱深空間

要創造空間層次,除了通過前景、後景、背景景物的合理安排外,還要在室內人工光布光時,通過光線、色彩、影調、線條創造空間感。

光線的安排要使前、後景物的亮度有變化,運用越是遠離攝像機的景物越亮的原則。因為前景的光線暗一些,後景的景物亮一些,會造成一種近暗遠亮的光線效果,引導觀眾的視線向縱深方向延伸,構造縱深空間。前後景物除了要有亮暗變化外,還要注意有冷暖色彩的對比和影調的差異,並要使前後景物的相互錯開。假如前後景物相互重疊後,在視覺上就看不到後麵的景物,直接會影響到空間的層次的表現。

3布光時要注意的事項

室內的人工布光要避開反光的物體,比如玻璃鏡麵、金屬物體等。反光的物體會在畫麵中形成高亮點,從而影響視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