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陪體可以是人或者是物。陪體可以是人或物體,這要看說明主題的需要。有時一個人、一件物可以作為陪體,有時幾個人或幾個物體都可以作為陪體,這由麵麵內容的需要而定。不管是人或物體,要交待出其在表現主題上與主體的關係。
④陪體獨立於背景或環境而存在,否則它們就變成背景或是環境了。
(2)陪體的表現形式:
①主體與陪體同時出現在鏡頭中。主體與陪體同時出現在畫麵中,這是我們平時拍的最多的鏡頭。在鏡頭中給主體以最大的麵積、最佳的燈光、最佳的位置,主體的位置引人注目。陪體的出現能用來幫助說明主題,在鏡頭中應該始終處於與主體相應的次要位置,不能影響主體在鏡頭中的表現。
②陪體先於主體出現在一個鏡頭中。例如,首先出現的鏡頭是人們在放鞭炮,隨著鞭炮聲,一輛轎車駛入了鏡頭中。在這個鏡頭中,原先作為主體的放鞭炮的人們,當轎車出現之後,放鞭炮的人們就成了畫麵中的陪體,起到了陪襯的作用。一個鏡頭中不可能沒有主體而隻有陪體,但是它們根據主題的需要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③主體先於陪體出現在一個鏡頭中。例如,在舞台上,首先出現的鏡頭是一個歌唱家在唱歌,隨著歌聲,幾個伴舞出現在鏡頭中。在鏡頭中,歌唱家始終是鏡頭中的主體,而伴舞始終是鏡頭中的陪體。作為陪體的伴舞的出現,使原先鏡頭中沒有陪體的單調畫麵的表現力得到了豐富和增強。
3前景
前景是處在畫麵最前麵、離攝像機鏡頭最近的景物。
鏡頭是根據主題的需要反映客觀事物的,事物在自然情況下,總是分散地存在於客觀環境中,拍攝的時候靠近鏡頭的景物自然而然地就成為前景。
前景的特點:
(1)主體與陪體都可以成為前景。前景可以是主體,也可以是陪體,但更多的是環境的組成部分。
(2)前景的構圖。前景位於畫麵前方的任何一個位置,上下左右都可以,甚至可以布滿畫麵,比如煙霧、雨點等。
(3)前景有烘托主題的作用。前景在畫麵中雖然沒有像陪體與主體那樣有密切的關係,但它也是環境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前景的運用和處理應以烘托、陪襯主體以及更好地表現主題思想為前提,對烘托主題有一定的作用。
(4)前景能加強鏡頭的縱向感和空間感。電視畫麵是在二維平麵上展現三維的立體空間,因此在攝像時有意地選擇一些前景,將前景安排在畫麵邊緣、兩邊或四周,以增強畫麵的主體感或藝術表現力。例如,我們在拍攝主體人物時,選擇花草樹木做前景,可以增加畫麵的藝術表現力。由於空氣透視的關係,位於畫麵前靠近鏡頭的前景物影調比較深,而遠處的景物則較淺。同時由於線條透視的關係,位於畫麵前靠近鏡頭的前景物成像則較大,而遠處的景物則較小。因此,適當選擇一些前景可以加強鏡頭的縱向感和空間感。
4後景
後景與前景相對應,是指那些位於主體之後或靠近後邊的人物或景物,後景可以作為表現的主體或陪體,但是多數是環境的組成部分之一,是處於背景之前的景物。
有了後景才能形成多層景物的效果,增加鏡頭的空間深度,表現主體所處環境的氛圍。後景的色調、影調應與主體形成一定的對比。平拍不利於表現後景,俯拍後景的表現最為顯著。
在有些場景中,後景也可以成為背景。在有些動態構圖中,後景也可能轉換為前景。例如,有這樣一個鏡頭,交通民警在指揮交通,後景為汽車。但汽車開到最前麵後,原來作為後景的汽車自然而然地成為畫麵中的前景。
5背景
背景可以理解為在畫麵中距離鏡頭最遠的景或物。
背景是指畫麵中位於主體背後的最後麵景物。背景是環境的組成部分,它可以是天空、群山、高樓,也可以是一麵牆壁、一塊幕布或一扇窗戶。背景能夠表現故事所處的環境、畫麵氣氛、時空關係。
淺色調的居多,因為淺色調有利於增加畫麵的空間深度。
6環境
環境總是相對於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攝像中的環境是主體對象周圍的人物、景物和三維空間,它包括前景、後景、背景。例如,主人公進入了一家超市,前後景的商品、周圍購物的人們,都構成了這一個環境。環境表明了主體人物的活動區域、時間空間、地方特色等。
634構圖形式
由攝像機與被攝對象之間的動靜變化及取景構圖所產生的畫麵結構,形成各種構圖形式。可分為靜態構圖、動態構圖、單構圖和多構圖。
1靜態構圖
靜態構圖是指被攝對象與攝像機均處於靜止狀態,鏡頭內的構圖關係基本固定。攝像機處於靜止狀態,說明可以用固定鏡頭來拍攝。被攝對象要求基本處於靜止狀態或移動很小。例如,我們拍攝固定的物體、花草或主席台上發言的人們,雖然嘴、手都在運動,但是這些構圖還是屬於靜態構圖。
2動態構圖
動態構圖是指被攝對象與攝像機同時或分別處於運動狀態,使得鏡頭內視覺形象的構圖形式及相互關係發生了變化。
例如拍攝奔跑的運動員,可以用固定攝像機的機位,讓運動員跑過拍攝的鏡頭。也可以移動攝像機的機位,讓攝像機的鏡頭始終跟隨運動員的奔跑。
動態構圖的表現形式:
(1)攝像機固定被攝對象活動。攝像機固定也即拍攝的場景是固定的,被攝主體在畫麵中是活動的。我們一般應該根據人物活動的範圍來選擇景別,還應了解被攝主體移動的路線,並以此來選定畫麵的構圖形式。被攝人物可以由畫麵外進入畫麵,人物進入畫麵後就成為畫麵的視覺中心。進入畫麵後的人物可以在一定範圍內活動,也可以與其他人物一起走出畫麵。應根據不斷進出的人或運動物體來提煉主線條,選擇合適的構圖。
(2)攝像機運動被攝對象靜止。被攝對象相對靜止,攝像機運動時的動作要流暢,速度要均勻,構圖要一次完成。攝像機在搖鏡頭時,應根據景物的結構與線條的變化,適當考慮鏡頭的運動路線,使畫麵內的景物變化有序,必須避免在搖動過程中的鏡頭出現單調的空白畫麵,而且要求落幅的畫麵構圖正確。
(3)攝像機和被攝對象同時運動。被攝人物在運動時,攝像機也在跟著運動,畫麵的景物會圖單構圖畫麵示例
隨著人物的運動而不斷地更換場景,這時畫麵應根據主體人物成為畫麵的視覺中心來構圖,並保持相對的穩定。攝像機運動速度應該與被攝對象的運動速度保持一致,保持相同的景別,不能出現忽前忽後、忽左忽右的現象。
3單構圖
一個鏡頭中隻表現一種構圖形式,其間不發生結構變化的構圖形式即為單構圖。這種構圖形式可以用來表現特定的內容和情緒氛圍,例如拍攝一朵花、一杯茶、日出日落等。
攝像機可以是固定機位的,也可以是略有移動的,隻要它的構圖結構基本不發生變化、不出現明顯的光影和色彩變化,都可以看成是單構圖。
4多構圖
在一個鏡頭中,畫麵的結構關係及構圖樣式連續地或間斷地發生變化的構圖形式為多構圖。在一個鏡頭內,通過改變鏡頭焦距,使得前後焦點畫麵有兩種構圖形式。
用焦點虛實拍攝得到的一種多構圖畫麵。它是在一個鏡頭中來表現的,所以是一種多構圖畫麵。
多構圖是攝影與繪畫等靜態造型藝術無法表現的構圖形式,畫麵結構前後景變化、光線明暗、焦點虛實,均能夠形成多構圖畫麵。多構圖不需要鏡頭組接,在一個鏡頭中傳遞多種信息,因而加強了畫麵藝術表現力。
又如,拍攝一個同學們在上課的鏡頭,當鏡頭的聚焦點在前排同學時,同學們在認真上課。當調整鏡頭的焦點使前排同學模糊後排同學清晰處時,看到有的同學在說話,有的同學在吃東西,像是下課的時候。這種構圖形式就是多構圖。又比如可以用運動攝像的方法,通過拉或推的方法來拍攝多構圖。
多構圖的拍攝,關鍵是控製好景深。要使用大光圈、長焦距、縮短拍攝距離,以盡可能地縮小景深。由於光圈大了以後,需要提高快門速度來控製曝光量。如果在室外拍攝,天氣又很好時,可以加中性濾光鏡(ND)來降低進光量。
虛實攝像是攝像的精髓。這裏的實指的是對焦正確,虛即指對焦不實。攝像的魅力就在於可以在一個鏡頭中表現虛實之間微妙的變化。虛變實,實變虛,虛實之中有實虛。
64固定鏡頭的特點與拍攝
641固定鏡頭的特點
(1)固定鏡頭比較符合人們日常的生活習慣,穩定的視點觀看與可仔細品味的畫麵內容,可以消除因畫麵框架的移動所導致的對觀眾觀察方向的變化。
(2)固定鏡頭在拍攝過程中鏡頭始終是固定的,畫麵範圍是始終如一的。但是,固定鏡頭外在運動的消失,並不妨礙攝像機對內在運動因素的記錄和表現。在固定的框架內它不僅可以記錄靜態的被攝對象,也可以表現動態的被攝對象。
642固定鏡頭的作用
1表現靜態環境
固定鏡頭畫麵的靜止,背景和環境的內容能夠在觀眾的視線中保留較長時間,可以起到交待環境、反映場景等作用。在固定的矩形框架內突出表現靜態的環境。
2表現主體
主體人物的形體姿態,主體與畫麵框架以及主體與環境間的關係基本處於相對靜止的狀態,觀眾注意力自然就會在被攝主體上停留相當長的時間。比如開會現場主席台發言的人物,又如電視節目主持人等。
3利用框架表現運動
運動鏡頭是攝像機跟隨主體運動而運動進行拍攝,背景始終處於運動之中。而對於固定鏡頭,如拍攝一輛汽車迎麵從背景駛來,固定框架一直處於靜止狀態,而運動中的汽車由小變大車身駛出框架畫麵,這時汽車的運動得到了強力的表現。
4利用框架強化動感
如果我們拍攝這樣一個場景:一幢高樓,背景是天空。這看似靜止的鏡頭,當用固定鏡頭長時間拍攝,編輯時加快速度後,天空中的雲彩就產生了動感。這是固定鏡頭突出的優點,這也是運動攝像無法實現的。
5固定鏡頭在造型上有繪畫和照片的造型美感
固定鏡頭如果處理得當,就具有繪畫和照片的美感。繪畫和照片可以仔細長時間停留觀看,而固定鏡頭也具有這一特性。恰當運用光、色、影、線、形等視覺造型元素,拍出優美的固定畫麵,這也是攝像師一直追求的目標。
643固定鏡頭的拍攝
1機位穩定
固定鏡頭的每個鏡頭都應該是紋絲不動,這就要求攝像機的機位穩定。固定鏡頭一般都應盡量使用三腳架來拍攝,但三腳架的選擇都必須適應攝像機的重量。固定鏡頭拍攝時,攝像機應保持水平位置,避免出現畫麵傾斜和不穩定現象。如要手持攝像機拍攝或肩扛拍攝,要防止手的抖動和身體的晃動,同時要注意保持攝像機機身的平穩。
拍攝時,注意屏氣,身體要放鬆,盡量采用廣角鏡頭,盡量降低身體重心,利用其他物體作為身體的依托,如牆壁、課桌椅、欄杆或拍攝同伴的身體等。如果已經采用了三腳架,那麼身體要離開機器。
2角度景別要有變化
對同一目標物的拍攝要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景別來拍攝,以表現被攝體的位置、環境、動作與特征。一般我們都應該用左中右三個不同大小的固定畫麵來表現被攝體,以提高畫麵的準確度與可靠性,使畫麵的表現力得到充分的體現。
3固定鏡頭要注意畫麵的可視性
對於運動鏡頭,出現的問題可能在運動中得到掩蓋。而固定鏡頭由於框架的固定和背景的相對穩定,觀眾有穩定的視點停留細看,構圖中出現的小問題很容易發現。拍好固定鏡頭,反映了一個攝像師的基本功。要拍美固定鏡頭,平時必須提高美學修養。要從光、色、影調、構圖、主體陪體在畫麵中位置等方麵加強鍛煉,才能拍出構圖完美、畫麵主體突出、光色影俱佳的固定鏡頭。
4要注意捕捉動感因素
固定鏡頭畫麵的外部運動的消失,拍得不好會缺少生氣,感覺很平淡。要注意捕捉動感因素,動態的運動主體與固定的畫麵框架形成的對比,會使運動對象的動感、動勢得到誇張的表現。
5要有空間感
固定鏡頭的場麵調度要注意布置有前景、後景、背景的畫麵,主體、陪體位置的合理安排,注重縱軸方向上的人物或物體的調度,有意識地利用光效構造有一個縱深感的空間。
第7
章運動鏡頭攝像固定鏡頭的畫麵框架是不變的,能夠改變的是景別、拍攝高度與拍攝方向。
運動鏡頭或運動畫麵,就是在一個鏡頭中通過移動攝像機機位,或者變動鏡頭光軸,或者變化鏡頭焦距所進行的拍攝。運動鏡頭的畫麵框架始終在變化,運動鏡頭記錄的畫麵、景別、角度、畫麵構圖、畫麵空間始終處於變化之中。視覺中心在不斷變化,從而形成多變視點。
運動鏡頭包含了推、拉、搖、移、跟、升降和組合運動攝像所形成的推鏡頭、拉鏡頭、搖鏡頭、移鏡頭、跟鏡頭、升降鏡頭和綜合運動鏡頭等。
71推鏡頭
711推鏡頭的含義
推鏡頭是攝像機向被攝主體的方向推進,或者變動攝像機鏡頭焦距使畫麵框架由遠而近向被攝主體不斷推近的拍攝方法。用這種方式拍攝的運動鏡頭,也可稱為推攝。推鏡頭由起幅、推進、落幅三個階段形成。
712推鏡頭的拍攝要求
起幅是推鏡頭開始的畫麵,它是一個固定畫麵,應該按固定畫麵的構圖要求來安排,有適當長度,至少為5秒鍾。起幅的景別一般是全景或遠景。
推進是個運動的過程,推進時由固定畫麵轉為運動畫麵時要自然流暢,推進時要注意勻稱,推進速度、節奏要和整個影片節奏相適應。一般來說,影片情節緊張時,推進速度要快一些;影片內容平緩時,推進速度可以慢一些。表現運動物體的推鏡頭要比表現靜止物體的推鏡頭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