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固定鏡頭攝像(2 / 3)

攝像時的站位很重要,拍攝高度決定了攝像機與被攝對象的相對高度,不同的高度形成了不同的視覺效果,至於用什麼攝像高度拍攝,反映了攝像師藝術表現的思想。

623拍攝方向

攝像方向是指鏡頭在水平方向方麵相對拍攝對象所處的位置。這個位置可以存在於以被攝對象為中心的圓周上的任何一個點上。攝像方向有正麵方向、側麵方向、背麵方向、前斜麵方向、後斜麵方向。

拍攝時攝像師的站位就決定了拍攝方向,不同的拍攝方向可以拍攝出被攝對象的不同畫麵形象,畫麵的形象特征和表現意圖都會發生變化。

1正麵方向拍攝

正麵方向拍攝就是攝像機鏡頭位於被攝對象正麵的前麵拍攝。

正向拍攝所得到的形象的特點是它有利於表現被攝對象的正麵特征。

如果我們拍攝的是人物,從構圖規範來說,人物一般隻適宜於安排在畫麵的中間或接近於中間的位置。這種形象給人以安定、穩定的感覺。如果拍攝的是近景或特寫,它可以表現人物上身的外部特征和麵部表情的細微變化,可以表現人物的親和力,比如節目主持人、表演人員都用這個方向拍攝。如果拍攝的是中景、全景,可以表現人物所處的環境。

如果拍攝的是建築物,常用對稱的結構形式來構圖,它會給人以一種穩定、莊嚴、宏偉的感覺,比如天安門、人民大會堂、博物館等。

正麵方向拍攝的缺點是得到的畫麵物體透視感差,缺乏立體感和空間感。人物處在畫麵中央,目光前視,缺少活力,給人感到有被擺布的痕跡,給人一種拘謹、嚴肅的感覺。如果畫麵布局不合理,被攝對象就會顯得無主次之分。

2側麵方向拍攝

側麵方向拍攝是指攝像機鏡頭軸線與被攝對象垂直線成90°角的拍攝位置,也就是被攝對象左麵和右麵。

如果側麵方向拍攝的是人,那麼得到是人物的側麵形象。側麵方向最適合拍攝人與人之間的對話和交流,由於拍攝所得的畫麵是人物的側麵形象,因此雙方的表情、彼此的位置相當明確,不致顧此失彼。如在拍攝會談,要表現雙方有對話交流的內容時,常常采用這個方向。它給人的感覺是平等對待、雙方兼顧、構圖對稱平衡。

由於是側麵方向拍攝,如果畫麵中沒有交流人物,則在另一側留有較大的視向空間。由於被攝對象的視向和動作都有目的性和方向性,人物也就產生了動勢,形成各種各樣的表現姿態。通過這種姿態,人物可以感受到被攝對象和周圍環境之間的關係,從而處理好上下鏡頭的關係。

側麵方向拍攝非常適合拍攝運動物體,它可以很好地表現被攝物體的運動姿態、運動方向、多變的輪廓線條。如果拍攝的是單個人物的鏡頭,通過被攝人物的動勢,往往和畫外的人或物產生相互呼應。

側麵方向拍攝特點是側麵形象輪廓鮮明。側麵方向拍攝的不足是不適合表現立體空間。

3背麵方向拍攝

背麵方向拍攝就是攝像機鏡頭位於被攝對象的背後拍攝。

背麵方向拍攝使畫麵所表現的視向與被攝對象的視向一致,使觀眾產生可與被攝對象有同一視線的主觀效果。如果拍攝的是人物的背麵方向全景,那麼被攝人物所看到的場景也是鏡頭所表現的場景,使觀眾溶於環境之中,給人以一種強烈的主動參與的感覺。

如果使用背跟拍攝,隨著被攝人物的前移,畫框不斷從眼前劃出,一個個新的場景的出現,仿佛身臨其境,現場感、空間感和參與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這也是紀實攝像經常使用的鏡頭。

如果拍攝的是人物的背麵方向近景或特寫,那麼這個鏡頭一定是耐人回味的,令人思考的,從中可悟出畫麵形象所表達的深層含義。如一個人背部的花紋,一個人背部的汗水,使人產生聯想,背麵拍攝可以表現人和周圍事物的關係或所處的環境。

背麵方向拍攝如果拍攝的是人,由於看不見人物的臉部表情,能夠營造一種懸念,引起觀眾的好奇心和觀看下去想要探知結果的興趣,所以常常可以收到某種藝術效果。但是,這個角度是很容易被攝像師所忽視的。

4前斜麵方向拍攝

前斜麵方向拍攝是指拍攝鏡頭在正麵和側麵之間移動時的某一點位置上的拍攝。前斜麵方向簡稱前斜向,有左前斜向和右前斜向。標準的前斜向角度應該為拍攝鏡頭軸線與人臉平麵(或物體正麵)的垂線成45°角。拍攝鏡頭軸線前斜麵方向拍攝的畫麵

與人臉平麵的垂線夾角發生變化時,拍攝所得到的斜麵形象也發生相應的變化。比較好的前斜向角度除了45°角外,還有30°、60°角可以選擇。前斜麵方向拍攝的畫麵。

前斜麵方向能使被攝體本身的橫線在畫麵上變為與邊框相交的斜線,產生線條彙聚,物體產生明顯的形體透視變化,從而加強空間感。

前斜麵方向能表現多麵的物體形象,畫麵的立體感得到充分的體現。

前斜麵畫麵形象近大遠小、近濃遠淡,有較強的縱深感。前斜麵拍攝有利於分出主次關係,有把主體放在突出位置上的作用。

前斜向拍攝活潑生動,它既可以表現固定畫麵,又可以表現運動畫麵。畫麵中人或物的視向和動向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方向性,能和周圍的人或物體產生動勢聯係,與周圍環境發生關係,又有利於調度和取景,因此是攝像方向中運用最多的一種拍攝方法。

5後斜麵方向拍攝

後斜麵方向拍攝簡稱後斜向拍攝,它是指拍攝鏡頭在背麵和側麵之間移動時的某一點上的拍攝。即在人或物後部的左右進行拍攝。

這種拍攝角度與前斜向拍攝正好處在相反的方向上,它的特點與前斜向拍攝相同。如果用這個角度拍攝人物,可以表現人背部或肩部的特征,也可以用來表現該人物正在寫字的特寫鏡頭,左後斜向是拍攝人物寫字的最佳角度。

後斜向拍攝與前斜向拍攝的角度是相對的,比如電視新聞中經常出現的鏡頭,新聞記者拿著話筒采訪某個人,被采訪者的角度是前斜向,而新聞記者的角度是後斜向。所以拍攝兩個人的交談也經常使用這個角度。

各個方向上的拍攝有著自己的特點,攝取的畫麵形象、表現空間、立體感、空間感都是不同的。有些方向適合表現景物,有些方向更適合表現人物。

一般我們在攝像時,總是先選擇拍攝距離,其次選擇拍攝方向,最後再選擇拍攝高度。攝像時的站位很重要,這三者的不同組合將會形成不同景別、不同視角的眾多畫麵。攝取的鏡頭效果反映了攝像人員的基本功和藝術修養。

63畫麵構圖

構圖是根據主題思想和藝術規律的要求把被攝對象合理地組織起來,在一定的空間安排和處理人、物的關係和位置,把個別或局部的形象構成能表達某種含義的、協調的畫麵。

影視畫麵構圖的目的是強調和突出主體,恰當地安排陪體,選擇合適的環境,舍棄與主題無關的信息,正確運用光線與色彩,采用符合影片風格的影調,用合理的構圖形式構造出有美感、有衝擊力的畫麵。

631構圖元素

在影視畫麵構圖中,光線、色彩、影調、線條等也是影響構圖的很重要元素。

1光線

畫麵構圖,光線先行。光線的選擇是決定攝像和畫麵構圖質量的關鍵因素。影視拍攝與攝影的光線相比更加複雜,攝影使用的是瞬間光源,攝像記錄的是一段時間的光色變化,所以攝影用的瞬間光源是不能用作攝像用光的光源的。攝影是靜態的,攝像是動態的,所以攝像在選擇、處理光線時就必須隨時隨地考慮畫麵空間變化、方位變化對畫麵光影結構的影響。攝像時光線隨著環境、被攝主體、機位的變化直接影響畫麵的造型效果。

攝像還應根據不同類型影片的風格選用不同的光效,例如紀實片強調真實自然的光效,劇情片強調用人工光來創造光效。

2色彩

如果說光線賦予影視畫麵以靈魂,那麼,色彩就給影視畫麵注入了情感。通過主體與陪體的色彩設計、畫麵形象選擇搭配,收到強烈的藝術效果,從而渲染、烘托出主題情緒基調和特定氛圍,因此色彩在構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攝像還應根據不同類型影片的風格選用不同的色彩,例如紀實片強調色彩的正確還原,藝術片強調的是用色彩形成視覺的衝擊。

3影調

影調是指影視畫麵中的影像所表現出的明暗層次和明暗關係。影視畫麵從畫麵明暗分布的傾向劃分,有亮調、暗調、中間調。亮調,又稱高調、明調、淡調。暗調,又稱低調、深調等。中間調,畫麵明暗均衡,如階梯一樣,有大量的次亮、暗亮等過渡層次,層次豐富。影視畫麵從畫麵明暗反差的傾向劃分,有硬調、軟調和中間調。硬調景物的亮暗層次少,缺乏過渡,對比強烈,差別顯著,給人以粗獷、硬朗的感覺。軟調畫麵缺少最亮和最暗的調子,反差小,給人以細膩、柔和之感。從畫麵的明暗對比來看,中間調層次豐富、明暗兼備、反差適中,有從最亮的景物到最暗的有中間有過渡層次。

4線條

線條是指畫麵形象所表現出的明暗分界線。比如河流的水平線、高樓的垂直線、山路的S形曲線連線等。

632構圖方法

構圖根據線條可分為直線和曲線構圖,又可以根據畫麵的均衡分為對稱與非對稱構圖。畫麵構圖的原則是畫麵的重心必須平衡,畫麵構圖是對一個合格攝像師的基本要求。

構圖的方法大致可以分為水平線構圖、垂直線構圖、斜線構圖、曲線構圖、黃金分割式構圖和九宮格式構圖。

1水平線構圖

水平線容易產生寬闊之感,在拍攝如河流、海洋、大地等時,常以水平線作為構圖的主線條。

2垂直線構圖

垂直線充分顯示景物的高大和深度。采用這種構圖的目的往往是強調被攝對象的高度和縱向氣勢。如拍攝林立的高樓、高大的樹木、瀑布的水流等景物時,是以垂直線來作為構圖的主線條。

3斜線構圖

斜線是畫麵中的主線條與畫麵的框架非平行,常常可以用來表現運動、動蕩、傾斜、失衡的場景。典型的斜線是畫麵中的兩條對角線,把主體安排在對角線上的這種構圖方法使主體與陪體發生直接關係,容易產生線條的彙聚。

當構圖以斜線作為主導線條時,畫麵顯得活躍,有一種運動感和指向性,如當一輛汽車在橋梁上運動,或一條小溪水的流動,或一條石橋人在上麵行走,都會吸引觀眾的眼球隨之運動,從而達到突出主體的效果。

4曲線構圖

曲線則指一個點沿著一定的方向移動並發生變向後所形成的軌跡。典型的曲線構圖是S形構圖,比如山路、河流、曲徑、高架橋等。當構圖的主線條是以曲線為主線條時,會使畫麵表現出生動活潑的視覺,有種優雅、協調的感覺。

5黃金分割式構圖

黃金分割即把一條線段分為兩段之後,使其中一段是全長的0.618。黃金分割借鑒到電視畫麵構圖中,具有一定的美學價值。黃金分割式構圖,被攝主體處在寬度w的0618w位置。

6九宮格式構圖

九宮格式構圖:九宮格式也稱井字構圖,“井”字的四個交叉點就是主體的最佳位置。可以將被攝主體放在兩個對角的位置上,畫麵結構平衡與完整,給人以滿足的感覺。也可以將被攝主體放在九宮格式左邊或右邊兩個連接點上,那麼陪體將在另外兩個連接點的連線上,構圖穩定,主體陪體相互呼應。

633構圖成分

影視畫麵構圖,即根據拍攝的目的,形成創作的藝術構思。拍攝時除了要考慮構圖元素外,還要考慮影視畫麵的成分元素。

要拍好畫麵,首先要學會解讀、分析畫麵。比如要先把畫麵的所有成分拆開、歸類並分析它們的造型特點與功能,然後再結構畫麵。

根據對影視資料的分析,構成影像除了有光線、色彩、影調、線條等影響構圖的重要元素外,還有主體、陪體、前景、後景、背景、環境等幾個構圖成分。

1主體

主體示例

主體是畫麵中用來表述內容的主要物體,也是畫麵構圖的重點。從主題的角度分析,主體應是畫麵的內容中心。從構圖的角度分析,主體應是畫麵的結構中心。

主體的特點:

(1)主體是畫麵表現的主要物體,是畫麵主題的主要物體。其他成分元素可以缺少,主體是不能缺少的。一個畫麵如果沒有主體即不具備任何藝術表現意義,也就喪失它作為畫麵存在的價值。

(2)主體應是畫麵的視覺中心。主體是畫麵內容表現的主要對象,也是畫麵的視覺中心。在結構影視畫麵時,應該使主體突出,使其給人以鮮明的印象,位置總處在引人注意的地方。在構圖安排上,安排在畫麵的最近處,安排有較大空間,使它成為畫麵視覺中心。

(3)主體形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它可以是一個對象,也可以是一組對象。由於表現主題的不同,畫麵裏的主體也不相同。有的畫麵裏的主體是人物,有些畫麵裏的主體是物體。主體既可以是某事件中的主角,也可以是配角。同一人物形象,在一組鏡頭中,可以是畫麵主體,也可以是畫麵陪體。

2陪體

在主體周圍,總有一些和它構成特定關係,幫助它說明主題的物體,這些物體就是陪體。陪體是相對於主體而言的,有了主體,才會形成陪體。陪體是指畫麵中與主體有緊密聯係的對象,來陪襯主體的人物或景物。

(1)陪體的特點:

①處於陪襯主體的位置。陪體在畫麵構圖中應處於與主體相應的次要位置。陪體不能獨立存在,離開主體即不具備表現主題的意義。在畫麵的位置上,它也要讓位於主體。吸引觀眾注意力的應該是主體,陪體的出現切忌喧賓奪主。陪體在畫麵上的形象,如人物和神情動作,色調的選擇,都要與主體密切配合,不能脫離主體。

②陪體對主體起到支持和烘托的作用。陪體在畫麵構圖中應處於的次要位置,但卻是不可缺少的位置,因為它是和主體行為交織在一起來幫助說明主題的。如果缺少陪體,有些內容光靠主體就表達不清楚。比如一個人在唱歌,如果沒有樂器和舞台作為陪體,我們就不能判斷主體所處的場合,所以陪體對主體起到支持和烘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