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唯才是舉(1 / 1)

唐太宗接受大臣的建議,廢除了世襲製,要求不拘一格選聘人才,量才為用停封世襲官職。

由隋文帝開創的科舉製度(科舉製度:魏晉以來,官員大多從各地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擔任高官。隋煬帝時期正式設置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科舉製度正式誕生由於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在此時得到很大的完善,大量出身寒門的讀書人通過科舉走入了統治階層,這些人的到來,為唐王朝的統治隊伍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他們大多飽學多才,富於激情與能力,整個王朝在他們的努力下煥發出勃勃的生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盛世之象。太宗看著新科進士魚貫而入,曾經誌得意滿地說道:“天下英雄入我彀(gou)中矣。”

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唐太宗剛剛登基沒有多長時間,國家各項事務的管理也沒有走上正軌,正是迫切需要人才的時候。唐太宗於是就催促右仆射封德弈,讓他抓緊時間給自己舉薦人才。封德弈推托說,自己一直盡心盡力為他尋找,隻是目前在朝中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唐太宗聽了這樣的回答很不滿意,於是就說:“曆代帝王隻要能善於用人的,不論在本朝中還是前朝中都能夠尋覓到合適的人才,因為無論哪個朝代都有有才能的人。你們不能因為這些賢人為前朝服務過就不再重用他們,對他們加以歧視。你這樣的觀念很狹隘啊!”封德弈聽了羞愧地退了下去。

自從和封德弈談過話以後,唐太宗就放寬了對選拔人才的限製,同時督促官員加緊選才。但是,看到這一工作的進展過於緩慢,於是他就對房玄齡、杜如晦說:“我知道你們身為仆射,每天協助我操勞國家大事,忙著聽取和接受訴訟的狀子,工作的確非常辛苦。但是,你們即使再兢兢業業,也無法對每件事情都過問,所以尋找人才就很重要了。以後,你們就替我尋求察訪賢明有智慧的人,你們手中的事情可以暫時放一放。”於是,他下了一道詔書命令尚書省,凡是細碎的事務都交付左右丞處理,隻有重大疑難案件才該上報給仆射,讓仆射們集中精力尋找賢良。

對出身低下的才士,李世民同樣加以愛惜任用,他任用馬周便是極好的一個例子。

唐太宗不但注意官吏的實際工作能力,善於從實際工作中選賢舉能,並且還能在官吏的言行舉止中推斷出一個人的品性。唐太宗聽說洛州刺史程名振善於用兵,於是就把他召來,與他討論孫子之言和領兵打仗的謀略。徹談之後,唐太宗發現他智勇雙全,而且對兵法的實際運用了如指掌,大有將相之才。於是,唐太宗就極力挽留他,並打算加以重用。

程名振知道唐大宗要重用他,但他卻沒有對唐太宗表示感謝。唐太宗就假裝生氣,責備程名振沒有禮貌。誰知程名振毫不畏懼,平靜地回答道:“我對領兵打仗在行,但是對禮儀卻並不太熟悉。我剛才還沉浸在陛下問我的問題當中,正積極想著解決的方法,因此忘記了向您行禮致謝,請陛下原諒。”

唐太宗看見程名振雖然被自己訓斥,但是絲毫沒有惶恐不安,言談舉止仍然非常自然,而且對答如流,心中暗暗讚許。他想,房玄齡已經跟隨了我二十多年,每次看見我訓斥別人,還會被嚇得麵如土色。程名振從未見過我,我責備他,他卻泰然自若。這樣的人派他去領兵打仗,他臨陣一定不會慌亂,的確是個將才。於是,當天就任命程名振為右驍衛將軍。

唐太宗不拘一格選用人才,為唐朝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國家統治的穩固都起到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