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炮兵英才——蘇寧(1 / 1)

第六十一章炮兵英才——蘇寧

【模範檔案】

蘇寧,男,漢族,山西省孝義市人,中共黨員。生於1953年,1969年入伍,1991年4月21日,為搶救投擲手榴彈失手的戰友而光榮犧牲。生前係中國人民解放軍65435部隊參謀長。

【無上榮譽】

1993年,中央軍委授予他“獻身國防現代化的模範幹部”榮譽稱號。

2009年9月14日,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高尚人生】

被譽為炮兵英才

入伍22年,以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無比忠誠,蘇寧在所工作過的崗位上都取得了出色成績。當戰士時他是訓練尖子;當班長時他帶領全班奪得全團訓練比武第一名;當幹部時被樹為基層幹部標兵、優秀指揮員。在走上團級領導崗位後,他嚴於律己,廉潔奉公,勤奮工作,率先垂範,帶領部隊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苦練軍事技術,不僅熟練掌握炮兵業務,而且努力鑽研合成作戰理論。

他心係祖國安危,著眼於未來戰爭,一心為提高部隊戰鬥力著想。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刻苦學習和掌握現代軍事科學和軍事技術,潛心鑽研軍事理論,結合軍隊現代化建設實際,先後撰寫了70餘篇、共30多萬字的學術論文,其中一些觀點受到上級領導機關和軍事專家的高度評價。

他還腳踏實地進行部隊急需項目的改革,為提高部隊戰鬥力作出貢獻。從1981年到1991年4月,他自己完成和參與研製的改革有162項,其中1項獲全軍模擬器材二等獎,6項受到總部、軍區機關肯定和推廣,1項獲軍區科研成果四等獎,8項被軍區、集團軍推廣。蘇寧被讚譽為“炮兵英才”。

用生命踐行了誓言

1991年4月21日清晨,一陣清脆的哨聲響起,蘇寧帶領炮團機關的幹部參加越野考核。早飯後,蘇寧又第一個來到靶場,他要親自組織指揮手榴彈實投考核。

投彈開始後,蘇寧投了第一彈,給大家做示範。然後按照順序,一個連一個連地投擲,進行得很順利。當輪到十二連投擲時,意外情況發生了。一名投彈手由於用勁過大,手榴彈撞在塹壕的後沿,落在不到一米外的監護員腳下。

手榴彈哧哧冒煙,在35秒內就會爆炸,可監護員一點都沒察覺。就在這萬分危急時候,蘇寧大喊一聲:“快臥倒!”一個箭步,從右側一米多遠處衝過來,推開監護員和那名投彈手,雙手抓起冒煙的手榴彈,就在扔出去的一刹那,手榴彈爆炸了。

一聲巨響,氣浪把蘇寧掀出了一米多遠。兩名戰友得救了,而蘇寧卻倒下了。戰士們用最快的速度把蘇寧送到師醫院搶救。經專家會診:蘇寧的雙手被炸斷,腦子被震爛,腦細胞完全死亡。經過9天8夜搶救,1991年4月29日下午6點8分,蘇寧光榮犧牲,年僅38歲。

他用生命實踐了他“唯有軍人是用鮮血和生命為祖國服務”的誓言。

獻身國防現代化的模範幹部

蘇寧同戰士情同手足,曾先後3次冒著生命危險保護戰友。他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冷暖掛在心上,看到附近一戶以修鞋為業的外地人生活困難,就多次把自己家的豆油、糧食、蔬菜送給他們。他的父母、嶽父母都是領導幹部,妻子是軍醫,家庭生活條件較好,但他自己一直過著儉樸的生活。

當參謀長以後,他住的宿舍是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背陰小屋,卻把向陽的大房間讓給公勤人員。團領導兩次要給他換房子,都被他謝絕。他自己平時花錢十分節省,但別人有困難時卻慷慨接濟。大家讚揚他“像雷鋒那樣做人,像焦裕祿那樣做官”。

蘇寧同誌舍身救戰友的英雄行為和高尚品德,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等各大報刊連續報道他的事跡,讚譽蘇寧是一個“想現代化、鑽現代化、幹現代化的先進典型”,是新時期的雷鋒,是廣大官兵學習的好榜樣。1993年2月19日,中軍委授予蘇寧“獻身國防現代化的模範幹部”榮譽稱號。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為之題詞,號召全黨、全軍向他學習。

【精神傳遞】

蘇寧思考現代化、鑽研現代化、幹現代化的進取精神,使他成為新時期高素質青年軍人的光輝典範。關鍵時刻的英勇獻身,使他充分展現了一個優秀軍人敢於犧牲的偉大情懷。蘇寧代表了軍隊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品格和風貌,在蘇寧身上充分反映了科技素養和英雄主義的結合,體現了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遠大理想與求實精神、甘願奉獻與卓著貢獻的統一。每一個戰士都應該向他學習,當一名具有較高素質的士兵,做一個敢於犧牲、樂於奉獻的好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