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股神忠告(1)(2 / 3)

再次,還要充分及時掌握各種股票的信息。這就相當於打仗前準備好了槍支彈藥。因為信息對股市的重要性很大,充分及時掌握各種股票信息是投資成功的法寶。投資者可以針對自己的投資目的或風險控製目標,有選擇地收集各種信息。收集的途徑主要有:新聞媒體、企業正式發布的各種資料、交易所信息網絡、證券投資谘詢公司、專業書籍等;收集到各種信息以後,投資者還應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判斷信息的準確性以及可能對股市產生的影響。

最後,利用已經掌握的信息,作出自己的投資決策。在這個過程中,信息的準確性十分重要,否則不僅不能規避風險,反而會加大風險,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這就是掌握了把握情況,運用工具的能力,“不打自己沒有把握的仗”,是避免風險的一個很好的對策,尤其是對初入股市的股民們,是一樁低成本高收入的生意。

第一時間糾正錯誤

誰都會犯錯誤,這是不可避免的,沒有錯誤的人是不存在的。但重要的是要能快速準確地發現錯誤,並且在第一時間及時改正錯誤。在風雲變幻的股市,稍微不留神就會有錯誤發生。而且還有可能會影響大局,所以更應該第一時間糾正錯誤。

被譽為股神的巴菲特承認他經常犯錯,彼得·林奇也坦言自己有一大堆錯誤,但他說需要的隻是在十年內選中幾支飆股,若手中的十支股票有三支大贏,就能彌補其中一、二支的虧損和另外六七支表現平平的股票了。他們之所以敢於坦言自己的錯誤,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能保證在第一時間發現並改正自己的錯誤,那麼造成的損失就會小得多。

而且巴菲特還說:“看到缺點,我就放心!”發現錯誤也是找出並改正缺點的前提。市場參與者的偏見會影響市場價格,而且有時候不僅影響價格還會影響基本麵,所以他在剖析投資標的時,就習慣帶著找碴的眼光,試圖看出其缺點。因為隻要知道缺點所在,他就能領先樂觀派的投資大眾。有的投資者卻恰好相反,他們害怕犯錯誤,而且極力隱瞞自己的錯誤。這樣就是一錯再錯,等到真正知道悔改的時候,可能已經為時已晚了。

股神索羅斯還常與實際操盤人就投資問題做檢討及辯論,索羅斯的作風就像博士班學生考試時的口試委員一樣,不斷質疑考生論文的論點,試圖找出缺點。倘若一問,問題百出,就不斷進行檢討,他的問題又專業又刁鑽,一直到部屬回答都正確時,再也沒有問下去的必要,才放心進行投資。

邱永漢也犯過很多的錯誤,在早其他所做的事業大多未能成功,除了上麵提到的小型彩色印刷技術、砂石會社外,還包括投資超級市場作戰的失利。不到一年,他最初的立體構想便遭到破產,樓層紛紛關門。一方麵他需要按月支付銀行本息和一部分未付的建築費,另一方麵他畢竟還需要生存,為了蓋房子和彌補砂石工廠的虧損,手中股票幾乎賣光了,剩餘的股票則因為跌價而不值錢了。但是他能及時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教訓,為他以後的道路打下了基礎。

這就是所謂的股神的做法,也許一些人質疑,那麼叱吒股場的人物竟然是從錯誤中走出來的,他們竟然不逃避錯誤。

事實就是這樣,其實贏利很簡單,就如改正錯誤也很簡單,但是,前提是,你要第一時間發現!

估值就是估老婆,越保守就越可靠

對股票進行估值,不能運用平時的價值決定價格,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理論,這種理論往往在股票市場上行不通,有時甚至產生與其相反的結果。

關於估值,巴菲特還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價值評估既是藝術,又是科學。估值就是估老公:越賺錢越值錢。估值就是估老婆:越保守越可靠。估值就是估愛情:越簡單越正確。根據這套理論,巴菲特也采取了措施,比如他主要采用股東權益報酬率、賬麵價值增長率來分析未來可持續贏利能力。

股票估值是炒股的一個重要環節,估值估得好不好,直接影響到最後的結果。那麼依據什麼才能很好地估值呢?巴菲特提出“在小處著手,觀察細微”的方法,他喜歡用適合的價格購買進優秀管理人員管理的優秀的穩定企業。這裏有兩個重點,合適的價格和優秀企業,這兩個問題是相互關聯的。巴菲特的所有關於公司的要求都是為了能夠可靠的預計企業未來可以產生的現金流量,如果沒有這一前提,計算出的企業價值將是非常不可靠的。如果不是優秀的企業,什麼價格都談不上合適!因為你無法確定企業的未來!巴菲特的一切理念都是為了爭取更為可靠的估值,這也是巴菲特不斷強調能力圈的原因,隻有自己能夠理解的業務和企業才能夠計算出準確的現金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