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講究中庸之道,比較保守,這點可以運用於炒股這件事情上,炒股也不能過於焦急,尤其是對估價,保守一點,再保守一點,這樣才不會超出自己的預測範圍,不至於在風險來臨時輸得很慘。巴菲特出入股市,經驗豐富,但是在估值上他還是一直很謹慎小心的。他從來就像剛入股市的新手一樣小心保守。
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股神告訴我們最基本的要求——先正確評估自己。幾乎所有的投資者在投資股市之前,總是認為自己會取得成功。然而,事實卻往往並不遂人願,這其中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於投資者在自我認識和評價上出現了偏差。人們估計自己總是很保守很謙虛,這就是每個人都有的自卑心理。但是好多人對股票價值的估計卻過於樂觀。巴菲特就用“老婆理論”來形象說明了人的這種僥幸心理。
讓我們再來回顧一遍這令人拍案叫絕的理論吧:估值就是估老婆,越保守就越可靠。
控製風險,保住本錢
炒股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其中存在著巨大的風險。股票交易的風險是指實際獲得的收益低於預期的收益的可能性。造成實際收益低於預期收益的原因是股息的減少和股票價格的非預期變動。股市風險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係統性風險,另一類是非係統性風險。不管是哪一類的風險,防範都是首先和必要的。那麼,股神對風險的預測和防範有什麼好的忠告呢?
“避免風險,保住本金”,這是美國“股神”巴菲特投資股市的經驗總結。
巴菲特本來是這麼強調的:“成功的秘訣有三條:第一,盡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第二,盡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第三,堅決牢記第一、第二條。”三條秘訣,反複強調,就是一條:避免風險,保住本金。三條秘訣,易記易學,就是八個字:避免風險,保住本金。
在1956年到2004年的46年中,巴菲特在股市的年均收益率也隻有26%。由此可見,他的巨大家產也不是一夜暴富得來的。所以避免風險的前提就是保住本金,隻有保住本金,保住源頭,才有可能開源,才有可能為更大的財富作積累。
但是這八個字,說說容易,做起來卻很難。股市有風險,已是人人皆知,但是,當人們沉醉在大筆賺錢的喜悅之中時,頭腦往往會不斷發熱,這樣就很容易把“風險”兩字拋到腦後。結果,越來越多的人認為,股市成了一隻“金飯碗”,隻要投錢進去,“金飯碗”裏就能源源不斷地生錢出來;一夜暴富的神話故事,經過媒體的誇張,誤導了成千上萬的民眾,於是股民的隊伍就不斷擴大,新鮮資金不斷湧入,股指也不斷攀升。
但是,任何事情都要一步一步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如果想讓我們的錢財細水長流,那麼就記住股神巴菲特的忠告吧!
另外,股民一定要對股市十分敏感,要有敏銳的洞察一切的目光,更要有善於分析掌握預測股市風險的頭腦。一般來說,“山雨欲來風滿樓”,任何風雨的到來都是有前兆的。如果人為製造操控的股市,股市就有可能成為一顆隨時會引爆的炸彈。一旦發生金融危機,股市必然首當其衝。俗話說:位高勢危。這是正確的。比如,我國滬深股市在“五一”黃金周後重開,繼續火爆行情,令人更為關注股市的泡沫問題。俗話說:“高處不勝寒”,“金飯碗”也有可能變成“泥飯碗”。所以股民不能隻想賺錢而不想到風險,也不能隻是擔心風險而不盡力去學避免風險的方法,而應該善於預測風險並沉著冷靜防範它。
不要借錢炒股
股市不是賭場。由於某些一夜暴富的個別情況被媒體大肆渲染,許多人就盲目得蠢蠢欲動。暴利效應會誘發出一種賭徒心態。有些人以賭徒的心態來進入股市,那是極其危險的。有人把自己價值近500萬元的房產及汽車進行財產抵押,並通過一家融資機構運作,貸來1000萬元現金,年利息為20%,且規定,貸款機構監控股票賬戶,如果虧損掉本金20%,即200萬,就會被金融機構平倉處理。到那時候,算上一年利息,3套房子、2輛汽車就要被沒收了,一旦他投機失敗,被提前淘汰出局,翻身的機會也就失去了。
此舉完全違反了巴菲特的投資名言——不要借錢炒股!每個普通人都知道借錢投資股票能夠將贏利擴大很多倍,為什麼絕頂聰明的“股神”卻不這樣做呢?
當前的股市出現了“賺錢效應”,這令許多散戶都忍不住動用全部家庭積蓄,甚至借錢或抵押房產炒股。但是股神提醒我們:股市是一個高風險的市場,即使在牛市中也會出現較大幅度的震蕩調整。在這種情況下,借錢炒股會令投資者壓力增大,心態容易扭曲,從而會影響其判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