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王斌傑回憶,剛開始備考的時候,他什麼都不懂,隻知道自己要考研,像一個沒有方向的孩子。從起初不知道考研需要考什麼科目,到最後確定他要考的學校及專業,他花了大量的時間去搜集信息。“在這一點上,學長學姐的建議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前人走過的路無論是對或是錯,都是值得學習的經驗。”
隻有經過地獄般的磨煉,才能鍛造出創造天堂的力量;隻有劃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奏出世間的絕唱。除了有抉擇的信心和勇氣以外,最重要的是要經得起過程的考驗。經過同一爐灶的錘煉,同樣會有青花瓷和普通瓷器的區別。“累與不累,是隨著每個人的心態、狀態而變的。有時候一天24小時會複習將近20個小時,但如果學習效果好的話,仍然會覺得樂在其中,一點也不累,並且樂意將這種學習時間持續下去;有時候一天隻學9個小時,然而如果不在狀態,或是做錯了很多題,就會心煩,然後覺得很累,進而有了中斷的念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總而言之,考研真的是一件熬人的事情。關鍵就在於自己如何看待了。”
暑假的時候,為了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王斌傑選擇了留校複習。一方麵他克服了自己的懶性,每天按時上考研輔導班;另一方麵他也學習到了很多的知識。“我想,如果我回家學習,或許會賴床,或許就不會堅持到最後。所以我至今認為這個選擇是正確的。在這裏我也想告訴學弟學妹們,如果你們也選擇考研,會麵對同樣的選擇———假期到底回不回家。其實我認為,回不回不能決定什麼,關鍵在於你是否有良好的自製力。如果你的自製力很強,回家複習也是沒有問題的,而且還可以見到家人,解決了想家的問題。相反,如果你的自製力不太好的話,還是不回的好,因為這樣很容易促使你的惰性泛濫,影響你的考研。”
考研氛圍對考生有著重要的影響,很多有誌考研的同學會提出申請考研寢室。可王斌傑沒有這麼幸運,“宿舍裏隻有我一個人考研,大家每天幹的事情多數是睡覺、上網或是逛街。為此我也曾苦惱過,也曾試圖說服舍友和他一起考研,但均失敗。後來我也漸漸習慣了。”可無巧不成書,誌同道合的朋友總在彼此需要的時候出現。據說,王斌傑在自習室遇到了一個和他一樣孤軍奮戰的女孩。為了互相鼓勵,兩人相見恨晚,決定結伴衝刺考研。最難熬的一段日子,是這個特殊的戰友陪著他一起度過的。情緒不穩定、狀態不佳的情況下,兩人越戰越勇,一起探討問題,共享考研信息,甚至是一天的複習成果,幫助對方重拾信心,用彼此的信念支撐著走到最後。“可以說因為她我才會順利走出考場,才會像現在一樣可以安靜無憂地講述著考研的心得。”
走在一起是緣分,一起在走是幸福。戰場上的友情無可替代,考研角逐路上的友情同樣細水長流。“考研,我無憾!這更是我人生的一筆財富,因為它教會我的不僅是一種知識,一份執著,還是心靈上的收獲!”沉澱了一年的努力,那是一種氣質,一種豁達,一種創造天堂的涵養。
采寫:胡 量 詹 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