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王斌傑:綠色天堂(1 / 2)

王斌傑———

機電分院能源與環境係統工程062班,現在上海理工大學讀研。在理工就讀期間,在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全國級以上獎項四項,浙江省級獎項四項,校級獎項三項等,曾獲2009年國家獎學金,第二屆學院“十佳大學生”。

畢淑敏在《藍色天堂》一書中曾經說:“如果天堂會有顏色,那麼它一定是藍色的,穿越過太平洋的浩瀚,那是一種澄澈而深邃的藍。”身著綠色軍裝的王斌傑,沒有環遊世界的經曆,也沒有越過多少大江大河,他描繪不出天堂的顏色,而他自己沒有發現,他的笑容就是畢淑敏筆下的“另一個天堂”。

佼佼者的自我角逐

一個人一生會走很多路,大學四年的美好是用來遺憾和回憶的。能認真做好每一件事的人,不容易;能在做好自己分內之事的基礎上,成為一名優秀黨員更不容易;能在做好學生工作之上,成為一名學科、學術上的拓荒者,更是難上加難。這一點,大學生是深有體會的。王斌傑,做到了。

作為班級學習委員,職務不大卻做著最繁瑣的任務,承擔著班級考勤、班級學風建設的主要責任。擔任者須有足夠的耐力和細心以及抵抗所有不滿情緒的內心能量,王斌傑做到了。

作為中共黨員,模範帶頭作用必不可少。哪裏需要你,就要出現在哪裏。“王斌傑品學兼優,不僅平時學習刻苦,成績優異,並且在社會工作以及其他方麵也十分出色。生活中的他作風樸素,關心集體,團結同學。隻要別人有困難,他就幫著做。自己不會的事情就向別人請教,再去幫助別人。在同學中的口碑很好,平時對人友善,又有愛心。經常參加學校的募捐活動,累計捐款千餘元。在他看來,這是再理所當然的事了。”在任學生第六支部組織委員時,他以介紹人的身份先後推薦了20多名同學加入中國共產黨,支部日常工作在他的協助下,井然有序地開展。

在擔任新生班助期間,他經常到寢室與新生聊天,幫助解決他們思想學習生活上的問題。直到現在2008能源2班同學仍然能回憶起軍訓時陪他們一起風吹日曬雨淋的王斌傑,在談到王斌傑這個名字時,他們臉上洋溢著驕傲和感動。

“學生,就應該以學習為生命。大學生,就該以研究學術為目標。”大學四年,王斌傑在各類學科競賽和知識競賽中碩果累累,國際及國家級獎項3項,浙江省級獎項4項,這些榮譽並不是任何一個理工學子所能達到的。也許,他早已足夠優秀,在自我角逐的路途上,他的起跑點已比別人快了一步。可他不是“龜兔賽跑”中的兔子。他曾說:“我相信每個人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是一樣的,每個人需要用辛勤汗水換來成功的喜悅是一樣的。在開拓創新的路上我和我的隊友艱難前進,堅持不懈,從不逃避,從不放棄。要用自己獨有的思想,將創新的意識、合作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作為一名“拓荒者”,他為理工學子開拓了一條“參加學科競賽,發揮創新意識”的光明之路。

追求卓越無止境

也許是學科競賽的成績鼓舞了他考研的熱情,又或者是年輕的心態使他對自己和未來的不可知充滿了征服的信心。考研過程之艱辛,非常人能夠想象。“那種反反複複的不確定加重了身上的包袱,想要擺脫一切誘惑和欲望是很困難的。期間我付出了很多很多,雖然考的成績並不十分理想,可我從不後悔。我知道,我的成長不能隻是用成績來衡量。”他的朋友告訴記者,考研之後的王斌傑,成熟穩重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