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施成成:我用腳步丈量夢想(1 / 2)

施成成———

一副無框眼鏡,幹淨板寸頭,單眼皮,友善溫和的笑容,正是這個時代大學生的模樣,然而,當你望著他的眼睛,卻會發現有一種不屬於這個年齡的沉靜滄桑。他有著較廣的人脈關係,大家都喜歡他偶爾的風趣幽默;他善於思考,對於市場動向有著敏銳的覺察力;他喜歡旅行,曾遊曆中國的大片山水。他喜歡獨自出行,到遠方看山、看水、看人、看事,他說這是他年輕時的夢想。而他的座右銘就是“用腳步丈量我的夢想”。

汶川———開始蛻變

當汶川大地震發生的時候,施成成向父母提議去汶川救助那裏的孩子們,但是父母不同意,擔心他去那麼危險的地方不能夠保護好自己,害怕他受傷,不想為他擔驚受怕。可是成成已經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去汶川為孤苦無依的孩子們作出自己的貢獻。他費盡了心思,最終讓父母同意了自己的請求。於是,他奔赴了汶川,撫慰了孩子們受傷的心靈,而他自己也感受頗深。從那以後,他的所有外出旅行,父母都極大地讚成,因為他們看到了自己孩子經曆各種事件過後的成長,他們為他的改變而欣慰。一個平凡的學生,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正如蝴蝶的幼繭開始了蛻變,原本的“醜惡”逐漸成為美麗的化身。蛻變,一切開始改變,人生亦如此。

西藏———生命的挑戰

從浙江出發,乘飛機飛往重慶,而後的他一路行走一路遊玩。他自帶衣服,交通費用加住宿餐飲費用合共5000元左右。當他在青年旅社大廳看雜誌時,聽到旁邊的人談論走川藏線,正好是他下一個目的地的必經線路,便搭上越野車(除了他自己還有四個中年男子,一個警察,一個退伍軍人,一個生意人,還有司機)。司機給了他優惠,隻需支付3000元包車費,而其他人是3500元。但開出的條件是讓他幫司機說話,因為每個人走什麼線路有自己的想法,有施成成的幫助,司機的路線選擇會更方便些。從這裏,成成明白了社會中所謂的利益共生。

一路上,他和他們談天說地,歡聲笑語,彼此不斷地深入了解。車上的四人都喜歡抽煙,而成成則討厭抽煙,在那樣一個封閉的空間裏,他學會了忍耐,受住了煎熬。與此同時,他更多地了解了當今社會的現狀,學會了如何在複雜的社會中生存。一個原本有點靦腆的男孩與陌生人天南海北的聊天。漫長的坐車過程,使他一個理科生學會了靜心,學會了沉澱,學會了靜下心來做事情。知道了準備考研時看不進去那種厚厚的全是字的書籍是自己不夠冷靜,不夠沉著。

遠行者的路上不隻有疲憊相困,更有艱險峽道相隨。道路崎嶇不平、塌方、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各種情況層出不窮。路邊是懸崖峭壁,開車很艱難,隻有越野車適合,其他車開不過去。130公裏的路要開8小時(城市裏隻要1小時),這是何等的漫長啊。當他親眼目睹一輛車拐彎不慎,一個輪子懸空然後翻下山崖後,直歎生命的脆弱,路途的艱辛。

當在去西藏的318川藏線上,他親身經曆了一次驚心動魄的時刻:從昌都到類烏奇的那段路剛下過雨,路麵有點滑,他們的車行駛在崎嶇的道路上。突然,身邊的大叔感覺到異樣,大喊:“刹車!”成成探頭往車外一看,一個輪子居然已經空了。也就是說,此時他們的車子隻有三個輪子在地麵上,另一個踏的是懸崖上方的空氣。當我們問他現在是否仍心有餘悸,他笑笑說:“走多了,一些東西就淡了,雖然驚險,但過去始終是過去了,路依然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