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欽先與毋丘儉共同反叛,兵敗後逃入吳中;唐谘本利城人,黃初中,利城郡反,殺太守徐箕,推谘為主,文帝曹丕遣軍討破之。唐谘走入海,從海路逃亡至吳。唐谘之叛,早於文欽。如今三叛盡聚壽春,加上全端等東吳之兵,城內的情況就比較複雜。
文欽、唐谘、全端等三萬軍隊駐紮在城西營盤中,東、南、北三地由諸葛誕軍隊駐防,三萬軍隊的糧草給養皆由諸葛誕統一調撥,文欽等議事要去諸葛誕府上。文欽其人,粗豪壯猛,投入敵國後,雖勢窮亡命,仍不屈人下,所以,東吳大將朱異等人特恨他,因有東吳丞相孫峻的回護,所以依然霸氣十足。
一日,文欽、唐谘等騎馬巡城,見萬人空巷,人頭攢動,文欽等以為有變故,遂馳驅近前。卻見人皆扭腰擺胯,雙手向天,口中嗚嗚呀呀,似吟似唱,如瘋如魔,文欽等大惑。俄而,卻見數十壯士擁一彩車,一女子裝飾甚麗,以桃枝蘸一大銅甕中的水向人群揮灑,在女子身後,有一人著大紅袍,端坐在一飾金椅上,麵容凝重,向人輕輕揮手。文欽等一看,著大紅袍者正是諸葛誕。忽然,人如湧浪,爭趨近前,舉臂如林,若溺水者之求生。有翁嫗不得近前,則跪伏路側,叩頭不止。文欽等大驚,問道:“這是怎的了?”無人理會他,眾人卻跣足散發,起舞狂歌,叫著“諸葛公!大救星!”反複誦唱,如呼如號。
文欽焦躁道:“什麼狗操的玩意兒!瘋啦!瘋啦!全他媽瘋啦!”
唐谘在後忙扯他的袍帶,急止道:“文將軍,且莫高聲!”接著道,“我在吳就聽說諸葛誕在淮南行‘北辰道’以惑軍民百姓,想來就是這東西!如今他造了反,我們來助他,合兵一處,以抗魏師。他在淮南經營已久,兵馬眾多,愚民信他如信神靈,在壽春他就是老大,司馬昭之師不日將臨,咱們可不能惹他!”
文欽道:“什麼狗操的‘大救星’!秦始皇燔書以愚黔首,也沒弄到他這個份兒上!”
唐谘道:“以邪道惑眾行其私,必塗炭百姓,乃國之大蠹也!壽春已成一座瘋城,你看這滿城都是瘋子!但瘋子也有一個好處,就是不怕死,現在需要的就是敢拚命的瘋子。”
二人說著,撥馬回自家營盤。
壽春城內,諸葛誕和其小妾繆人雖仍例行作法,但大戰的風聲卻越來越緊了。壽春數十裏外,魏國鎮南將軍王基的部隊正在修築營壘,據說洛陽方麵正在調集軍隊,一場惡戰是不可避免的。但“北辰道”的信眾們對此並無恐懼,他們堅信他們的“大救星”諸葛誕是不可戰勝的,他是神,是五百年才出一次的聖人。無論多少敵人來攻城,無須“大救星”出馬,隻要“聖水娘娘”一作法,那滴滴“聖水”就會變成滔滔的天河水,從天而傾,敵人立刻就會土崩瓦解!樂觀的情緒感染著每一個壽春人,他們每天都載歌載舞,歌唱著他們的救星。在這種狂歡裏,民眾們得到了愉悅和幸福,盡管糧食已經定量供應,但他們像勃起的陽物一樣激情澎湃。
唯有文欽、唐谘、全端等東吳之軍嗅到了日益逼進的血腥氣味,入夜,馬蹄雜遝,鼓角相聞,城頭上燃著一堆堆篝火,守夜的士兵們望著北方遙遠的夜空,一種寒凜之氣深入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