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ȸ̨72(1 / 3)

第二卷曹魏王朝之“君臨天下” 第72章愁雲戾氣鎖囚龍樓船歌舞娛將軍

司馬昭是穿著靴子,佩著劍,徑直走入曹髦宮中的。

“陛下!”

曹髦正在伏案寫字,吃了一驚,手一抖,筆頭戳在白帛上,淋漓的墨漬塗了一片。司馬昭看著帛上的字,道:“陛下是在做詩?”

曹髦端坐了,表情不很自然,道:“無才做詩,胡亂塗鴉而已。”

司馬昭念著帛上的字:“上不在天,下不在淵;困於深窟,以待雷電。霹靂隆隆,以震我心;電光閃閃,以開我眼。風雨來兮,穹隆開兮;我欲飛天,我欲……”下邊的字還未寫出,卻塗上了墨漬。司馬昭連叫道:“好詩,好詩啊!”

曹髦道:“前有臣子奏報,有青龍出現在溫縣井中,說是好兆頭,我卻不這樣看。龍者,上飛於天,下行於淵,如今既不在天,又不在淵,卻困於井中,非吉兆也。故胡謅一首《潛龍詩》,以詠此物。”

司馬昭又連叫好詩,說:“陛下將此詩賜予我如何?”

曹髦遲疑道:“可已被墨汙損……”

“不妨不妨!”說著,司馬昭拿過案上的詩帛,端詳久之,笑道:“陛下的詩尚未完,我為陛下添上兩字。”說著,抄起筆來,在後麵加上“入地”兩字。笑道:“上天入地,無所不能,這才是龍,這才成體統嘛!”

曹髦無言。後麵的兩個字他本欲寫“行淵”,“飛天行淵”乃龍之本色,如今司馬昭添上“入地”兩字,不僅於音律不合,而且怎麼看怎麼別扭。君臣各有心曲,詩的話題不能再往下說了,再說就難以收場了。

司馬昭道:“淮南諸葛誕擁兵反叛,陛下聽說了吧?”

曹髦又吃了一驚,脫口道:“諸葛誕反了?”

司馬昭道:“反了。如今真是‘霹靂隆隆,電光閃閃’了,毋丘儉之叛剛平,諸葛誕旋繼其踵,淮南又是‘風雨來兮’!”

曹髦臉色很難看,對於司馬昭引用他詩裏的話來形容諸葛誕之叛,他心裏很不舒服。司馬昭接著又說:“國家有變,此龍飛之時也,臣請禦駕親征,以勵士氣。臣已征調四方精銳,不日南進,陛下若親履戰地,則王師一發,叛賊必土崩瓦解!”

曹髦正年輕,心存振作之誌,數年來困居宮中,交接的都是內臣宦官、後妃宮女,正苦於不能接近統兵的將帥和重臣。聽司馬昭要他禦駕親征,略一沉吟,便毫不猶豫道:“朕願親臨三軍,以討叛逆!”

司馬昭笑了:“太好了!雷霆一怒,玉宇澄清,叛賊指日可滅。臣請太後也一同隨軍,以宣國威!”

要太後也隨軍征伐?這是曹髦壓根兒沒有料到的。“太後久居深宮,也該出去散散心麼!”司馬昭辭出後,他的話還在曹髦的耳邊縈繞。曹髦抓起案上的硯台向屏風砸去,把一架玉屏風砸得粉碎。宮女和內侍們聞聲跑進來,隻見曹髦呆坐著,兩眼直瞪瞪的,臉色青白,下唇被咬出了兩個紫印子。

“陛下!”他們俯伏在地。

“沒什麼,”曹髦平靜地說,“我的牙有些痛。”說著,他就捂著腮幫子,徑直走進內宮去了。

司馬昭征調二十六萬大軍臨淮征討。兩宮隨軍,由八千鐵騎護衛,遵大將軍令,車駕至項城,為了皇帝和太後的安全,不再前進。太後原就不願出宮,可架不住大將軍敦請,隻好上路。離洛陽後,一路風塵顛簸,雖然貼身的內侍和宮女小心侍候,還是病倒了。太後消瘦、蒼白、兩眼呆滯,整日的心口疼,且頭暈、惡心,任什麼也吃不下,夜裏睡不好,好歹眯上一覺,卻又亂夢不斷……早先的美人相一絲也不見了,瘦骨支離,精神恍惚,讓人看了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