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仿造一個金磚單詞:ICEC,I代表Information(信息),C代表Communication(通訊),E代表Entertainment(娛樂),C代表Commerce(商務)。
多元化的目的是提供在線生活,在線生活的背後則是社區,上述所有服務都將通過社區串起來。
事實上,馬化騰進行多元化發展,涉足其他領域,完全是因為危機意識。馬化騰害怕失去原有用戶。因為涉足網遊、門戶等非IM服務來黏住網民,使得QQ跟MSN有差異化,進而在中國市場戰勝了MSN。馬化騰的胃口足夠大:
無線(增值)有100多億元的盤子,我們必須進去;網遊有70多億的盤子,騰訊不能放棄;廣告有30多億的盤子,騰訊不能放棄;騰訊不能放棄的還有搜索、電子商務。
在中國,早期做互聯網,隻需要吸引人們的眼球、注意力,就會有收入。以前騰訊肯定沒想過要做門戶網站,但隻要有用戶群,最後做哪些業務,其實隻是一個不斷摸索的過程。現在要吸引用戶不是說用一板斧、一個應用就圈得住的,競爭很激烈,為吸引更多新增用戶,就需要做各種業務的整合應用,所以騰訊不是在盲目追求大而全,這樣做是為了更好地留住原有用戶並發展新用戶。事實上,不止是騰訊,現在同時進行搜索、即時通信、電子商務的互聯網企業已經有三家。
2008年6月,馬化騰在接受《中國經營報》采訪時說道:
你永遠不會知道有什麼東西會突然發展起來,騰訊不能喪失機會,所以我們要及時決策,很多嚐試都必須做。
應該說騰訊的核心競爭力是即時通信的用戶區和社區,而不是簡單的占有率。因為別人可以通過一種手段開發一片新市場,把你的占有率弄低。但是我相信,隨著蛋糕的做大,我們也可以從原有的用戶群滲透進別人的用戶群,從而使自己的市場不斷增大,從這一點看,未嚐不是件好事。
多元化已成為互聯網的一種趨勢,因此,馬化騰表示:
從這個角度來看,不是你想進攻別人,而是想穩定你的用戶群,這樣就需要高水平的、全方位的服務,這是很自然的過程。每個企業都會想辦法做全業務,但這並不代表他會很冒進地把現在的主營業務丟掉,全力撲向其他業務,主營業務能否順利發展會決定你未來的走向。
2008年4月,馬化騰在接受《廣州日報》采訪時說道:
我們從積累用戶群到怎麼獲得收入是一個摸索的過程。大家做互聯網其實都沒有想太多,隻要有眼球、有注意力,就會有收入,那時大家隻是考慮廣告這種模式。10年過去了,現在網絡廣告才開始有一定規模,而規模最大的還是網絡遊戲,其次是互聯網增值服務和無線增值服務,品牌廣告收入隻能排到第三,搜索排到第四。
中國互聯網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長期看,網絡廣告肯定是排在第一。增值服務、網絡遊戲仍有三至五年的大發展時期,但也有飽和的時候。而網絡廣告的增速是非常高的。中國的互聯網企業都會順著這樣的潮流改變。
此外,騰訊亦可利用龐大用戶群推銷及提供騰訊的增值服務及產品。馬化騰相信,由於其他競爭對手難以建立如此龐大的即時通信服務用戶群,故此上述龐大而活躍的用戶群使其他競爭對手難以與騰訊抗衡。
要時刻做好準備
馬化騰認為:“一個希望成功的人敢於冒很大的風險。”但他同時表示:“一個希望成功的人首先要回避風險。”在互聯網領域,時間的因素被大大強化,甚至成為決定勝負的一張王牌。對於時間的這種緊迫性,馬化騰顯然深有感觸。
在我們這個行業裏,半年是個很大的概念。
這是馬化騰在談到他們上OICQ項目時提到的。當時就因為國內已經有兩家公司在經營中文OICQ項目,而且比騰訊早了半年左右,這就足以使他們在涉足這一領域時心懷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