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平台為王”:多元化發展(3)(1 / 3)

社區:聚集用戶

傳統BBS、博客隻是單向度聯係,而增加了社區功能,朋友、同學、熟人等關係鏈都搬到網上,這是最大的核心競爭力。對騰訊來說,即把IM的平台性和社區的體驗性結合,進行資源擴展。而社區之所以成為核心,正是因為在各種新技術的輔助下,更好地滿足了人們在當前互聯網時代的需求,那就是超越簡單產品和服務的體驗性,以個性化、情感化、娛樂化、休閑化為代表,一種體現互動、個性的互聯網新社區生活。

最後大家都會殊途同歸,目的是讓用戶不管是實時的狀態還是不實時的狀態,其信息和活動都會在互聯網上、社區內留下痕跡,大家的方法都是通過各種產品與服務,通過這個社區內的關係增加黏性。Facebook許多新的做法給我們帶來的衝擊,讓我們覺得,我們這麼“老”的即時通信廠商還有這麼多創新空間,我們的用戶還有這麼多的挖掘空間。

通過QQ秀、QQ寵物、QQ空間等橫向服務不斷擴展用戶在IM平台上的個人屬性和關係鏈,使應用更豐富;同時,縱深挖掘更多新需求,提供更多個性化服務。這樣橫向擴展平台,縱向豐富應用。

在中國互聯網公司中,目前隻有騰訊最有可能實現溝通、門戶、商務、搜索、娛樂和支付等互聯網業務的最佳組合,而完成這一組合的背後,是馬化騰對於年輕人的把握、對於創新的模仿,正如搜孤張朝陽所言,在“互聯網行業,誰掌握了年輕人誰就掌握了這個行業的主動權”。而今天看來,真正理解並踐行這句話而取得成功的人並不是張朝陽,而是馬化騰。

馬化騰也表示:

騰訊網是典型的以社區聚集用戶,以內容滿足用戶,反過來以用戶成就社區。

即在線生活3C模式:圍繞已經形成的社區進行全麵的業務布局,為社區用戶提供信息獲取、溝通、娛樂、商務等全方位的互聯網內容服務。

確實如此,擁有龐大用戶群的平台並不少,像許多遊戲、郵箱、門戶都擁有大量的用戶,但為什麼成功複製其他業務的卻幾乎沒有?這就在於QQ的“用戶黏性”。也就是通過社會關係網絡扭結在一起的強勢用戶關係。隻有這群用戶相互之間不斷交流,形成一種相互依賴的關係,才能真正形成競爭力。馬化騰可以憑借自己的用戶,圍繞用戶的人際關係處理來做更多的文章。但新浪不行,因為新浪的用戶不是關係用戶,相互之間沒有依賴關係。

也正因為如此,無論涉足哪個領域,QQ忠實用戶的順勢遷移都會轉化為龐大的流量和潛在的現金流。以QQ空間為例,除了把IM的基本資料轉移之外,增加音樂、相冊等更多表達個性、品位這些能產生共鳴的東西。其他如QQ秀、QQ寵物等,通過網友表達自我,情感依托來獲利。這樣就擴展了關係鏈的能力。正是這種擴展了的關係鏈,展示著不同的形象,衍生更多需求,進而寄托情感,產生巨大的需求。

這個以“社區優勢”為一切核心競爭力的思路,同樣正融入到馬化騰以QQ為基礎平台、基於“多維與複雜的人際關係鏈”的未來Web2.0社區夢想中。

目前騰訊已覆蓋90%以上中國網民。在構建在線生活平台的過程中,騰訊通過多產品和平台服務,聚合了每個用戶的多重關係,例如好友關係、興趣關係、話題關注、購物分享等,由此逐漸形成了豐富的泛關係鏈網絡。

金磚ICEC:多元化是趨勢

用戶是互聯網的立業之本,而開放的特性也賦予互聯網行業一個特質,那就是互聯網上一切最終的決定權全部在用戶手上。中國互聯網的同仁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和美國等互聯網強國相比,中國互聯網產業依然有很大差距,譬如以收入規模計,中國前十大互聯網公司2009年的收入總和,還比不上Google一個季度的收入。在互聯網行業裏麵,用戶是最終和最挑剔的裁判員,在用戶的選擇麵前,一切商業法則,戰略,模式或者壁壘都會變得次要,而任何公司,無論大小,都有平等的在用戶麵前獻技的機會,如果一個企業未能把握住這樣的機會,他的服務就有可能被用戶放棄,被對手超越,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騰訊在互動娛樂、互聯網增值、門戶等領域的崛起路徑,印證了一個互聯網界的“傳聞”,有龐大的QQ用戶群做支持,騰訊在擴張路上幾乎是撒豆成兵。盛大CEO陳天橋戲稱馬化騰練就了“吸星大法”———QQ從無線增值服務做起,將互聯網世界裏的每一例成功的商業模式都巧妙地與QQ結合,並創造出了驚人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