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遠矚
吳仁寶高瞻遠矚、以過人的膽識駕馭華西經濟發展。1999年,“中國農村第一股”華西村股票在深圳上市,共籌資2.9億元。進入新世紀後,他根據“現有企業為基礎,技改延伸找出路”的思路,在2000~2001年間,先後投資8億元,做強華西的紡織、冶金和三產。2002年,總投資12億元的化纖、煉鋼項目同時啟動……華西的發展步入了快車道。現在,華西村已形成鋼鐵、紡織、旅遊三大產業,華西集團擁有固定資產62.77多億元,成為擁有八家公司、1000多個產品的國家大型一檔鄉鎮企業,在全國1000家大型企業中名列第100位,企業產品遠銷國內外市場。2004年,全村共實現國稅開票銷售260.31億元。
“下千日之功,拿下一千億”,把華西的“三農”變成“三化”(農村工業化、農民知識化、農村城市化)。如今,新三年的奮鬥目標又展現在華西人麵前,這是老書記吳仁寶製訂的藍圖,令人鼓舞,催人奮進。新書記吳協恩接過吳仁寶的班,帶領華西人又開始了新的創業征程。
吳仁寶帶領華西人民經過四十多年的艱苦創業,使當初的理想變成了現實。如今的華西村,農業小村變成了工業強村,農民變成了工人,鄉村變成了城鎮。華西金塔下的每戶家庭都擁有400~600平方米的別墅,100萬~1000萬的存款,1~3輛轎車。千百年來,城鄉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在華西村變得無影無蹤,相反,華西這樣的農村已非一般城鎮可以比擬了,華西人的生活更讓城裏人感到羨慕。美麗的華西村成了每年百餘萬中外遊客向往觀光的地方。吳仁寶每當想起華西村和他自己的成長曆程時,常常感慨地說,“如果沒有共產黨,我吳仁寶隻能從放牛娃變成放牛翁;沒有黨的好政策,華西村也不可能發生這些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我熱愛共產黨,一輩子心向黨,一輩子跟黨走,決不含糊。”
千裏結遠親
“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國富了才算富。”華西村過上富裕生活後,吳仁寶懷著對黨、對社會主義的感激之情,帶領華西人民,先富幫後富,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反複要求村民做到不忘國家、不忘集體、不忘左鄰右舍和經濟欠發達地區。1994年2月,他從國家召開的“87”扶貧政策計劃會議上獲知,全國還有部分人口處於貧困狀態,國務院決定通過東西合作方式幫助這部分人。對此,他久久不能平靜。華西是從貧困過來的,貧困的人是我們的親人。回到華西後,他立即召開村黨委會,會議決定,華西村要用7年時間,采取東西合作的方式,幫助中西部貧困地區10萬人脫貧,1萬人奔小康。從1995年5月開始,華西村把共同富裕之路向全國各地延伸。吳仁寶認為,“扶貧先扶人,扶貧先扶誌。”一個幫助中西部地區智力扶貧的工程在華西拉開了序幕。華西先後投資近千萬元,幫助中西部地區20多個省、市、自治區培訓縣、鎮、村基層幹部1萬多名。培訓班就像一架播種機,把致富農民的火種撒向了中西部地區。許多學員學成回去後,開工廠、建市場、興三產,搞得熱氣騰騰。智力扶貧帶動了10萬多人脫貧致富,更主要的是使華西人的創業精神四麵開花。這是全麵開花式的扶貧,還有重點扶植式的幫困——
1995年6月下旬,吳仁寶帶著村黨委副書記一行,千裏迢迢,到寧夏、甘肅等地考察。他進村入戶,細細詢問農民的收入和生活情況。西北鄉親們的貧苦窘境,緊緊揪住了他的心。他提出的在寧夏建立“華西村”的想法得到了當地領導的大力支持。經過5年多時間的努力,寧夏華西村遷入近800戶,新建住房200多間,開發荒地6000餘畝,呈現一派興旺景象。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稱讚吳仁寶的這一做法,是我國扶貧史上的一個創舉。此後,吳仁寶又在黑龍江肇東市五站鎮建立了“黑龍江華西村”,經過3年的努力,原先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現已超過4000元。黑龍江省委副書記目睹了華西人帶領這裏的村民開荒、深翻土地的動人情景,忍不住連聲讚歎“好一個華西精神!”
吳仁寶千裏結遠親,可沒忘了周圍的近鄰。
2001年6月以來,吳仁寶在共同致富的道路上又邁出了新的一步,他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統”(村企分開,經濟統一管理,幹部統一使用,勞力統一安排,福利統一發放,村建統一規劃)建設大華西的新舉措,將周邊16個村納入華西共同發展。如今,華西的麵積已由原來的0.96平方公裏,擴大到30平方公裏,人口由原來的1533人擴大到30340人。“一分五統”後的大華西,路變、河變、橋變、房變、人變。實現了“基本生活包,老殘有依靠,就業促勤勞,小康步步高”。青年人得到了就業,老年人按月領取保養金。數千戶周邊村村民高高興興地遷進了華西村為他們新建的別墅和公寓房。2001年~2004年,華西村為周邊村村民發放保養金、糧食補貼及其他費用5849.24萬元,為周邊村支付修橋築路、福利等8項費用7400多萬元。村民人人得到了實惠,看到了希望,幹部增強了信心。在大華西建設中,麵對眾多的拆遷農戶,吳仁寶堅持做到讓拆遷戶“拆進”,而不是“拆出”,維護了村民的利益。因此,無論是建房築路,還是移墳遷墓,周邊村的老百姓無一怨言,一呼百應。2004年9月24日的新華社電訊通稿以《華西村——共同富裕的典範》為題,稱讚華西村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村”。以吳仁寶為代表的華西共產黨人,以實際行動履行入黨誓言,是共產黨人的博大胸懷和黨性原則的最好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