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永不言退(2)(1 / 3)

戈德曼認為原著最大的問題就是人物太多,主次不夠分明,但其中有三個段落令他印象深刻:一處是開始部分長達70頁的對總統性虐待嗜好的描寫;另一處是寫盧瑟麵對秘密特工和死者的丈夫雇傭的殺手的雙重夾擊;最令他震撼的是盧瑟的意外身亡,而且死在讀者以為他轉危為安之際。

後來許多對該片發表評論的影評家沒有讀過原著,所以不理解為什麼安排盧瑟死去,為什麼讓埃德·哈裏斯飾演的塞斯·弗蘭克接替盧瑟繼續偵查罪案並且漸漸成為故事的中心。“盧瑟·惠特尼必須死,”戈德曼說,“他的死不僅構成了影片的高潮,而且也能使影片的故事自圓其說。”在戈德曼改編劇本的同時,城堡岩石則在做伊斯特伍德的工作。《絕對權力》可以作為《火線出擊》的姊妹篇,伊斯特伍德也可以自導自演。城堡岩石原以為伊斯特伍德會選擇飾演塞斯·弗蘭克,雖然這個角色與他以往演的警探有些雷同,年紀也有差距。

不過,如果伊斯特伍德決定演盧瑟·惠特尼,那麼他將遇到一生中少有的挑戰,意味著他要在影片進行到一半時死去。或許他還會考慮扮演有虐待狂的總統——這一幾率少得可憐,除非伊斯特伍德決定要為藝術獻身。

伊斯特伍德讀了戈德曼的劇本後,他傾向於飾演盧瑟·惠特尼,一個好人,一個悲劇英雄;另外,他希望盧瑟“活下來並且把總統搞下台”。戈德曼被這個要求“驚呆了”,但是他又十分渴望與伊斯特伍德合作。

“還有一個問題,”戈德曼說,“現在已經是11月,按照合約,我必須在聖誕節前交出劇本的完成稿。克林特的經紀人也很著急,《絕對權力》是臨時插進伊斯特伍德的工作日程的,他希望能盡快拍完這部電影。”2月,《絕對權力》在全美2568家影院同時上映,這是近10年來伊斯特伍德電影難得一見的首映規模。為此,華納兄弟公司也是煞費苦心,他們不得不壓縮《征服情海》、《邁克爾》、《贖金風暴》、《星際旅行:第一次接觸》和《驚聲尖叫》等旗下影片的上映檔期,以便給《絕對權力》騰出足夠多的影院。最終,該片的票房收人為5000萬美元。考慮到伊斯特伍德以及其他大牌明星高昂的片酬,這一結果多少令人失望。況且1997年是好萊塢大豐收的一年,起碼有30部電影的票房都超過了50007j‘美元。不過,伊斯特伍德的名字在海外市場依然具有強勁的號召力,《絕對權力》的海外票房是本土票房的一倍。

在美國上映前,《絕對權力》一直被鎖定為戛納電影節的閉幕片,組委會也希望伊斯特伍德能在10年中第五次光顧這座法國的海濱城市。然後在最後一刻,因為擔心他的新片可能招致負麵的評價,伊斯特伍德取消了行程,令電影節的組織者大為失望。伊斯特伍德給出的借口是他已經前往外景地開拍他的下一部電影——根據暢銷書改編的《善惡花園的午夜》。

實際上,他對法國影評家的顧慮是多餘的。從他出道至今,法國影評家始終對他抱以十分友善的態度。這一回,《電影手冊》同樣拿出兩頁紙的篇幅盛讚《絕對權力》麵對政治權力這一敏感話題時的敢作敢為,其包容度會讓法國本土的任何一位導演感到嫉妒。

由前《君子》雜誌專欄作家約翰·貝倫德特創作的《善惡花園的午夜》締造了美國出版界的又一奇跡,其銷售量與《廊橋遺夢》不相上下。這本非虛構的著作是旅行見聞、市井小道消息與犯罪故事的巧妙結合,集中反映了佐治亞州小城沙凡納寧靜外表下的斑駁人性。

這本書是由蘭登書屋而非華納出版社出版的,但在出版之前,它的手稿一直由貝倫德特的經紀人阿諾德·斯蒂耶費爾代理,而他與華納兄弟公司關係深厚。作為同性戀者的斯蒂耶費爾同時也是貝蒂·米德勒和洛德·斯圖爾特等演藝名人的經紀人,他本想自己出任製片人,所以雇傭了以《完美的世界》聞名的編劇約翰·李·漢科克將該書改編成劇本。1994年,華納兄弟公司從斯蒂耶費爾手中買下了改編權,委托喬爾·西爾弗的西爾弗影片公司負責製作。

每個讀過這本書的人都知道它很難被改編成電影。與《廊橋遺夢》不同,《善惡花園的午夜》缺少清晰的結構、連貫的故事,甚至在一堆稀奇古怪的人物中間找不出一兩位男女主人公。說白了,這本書根本沒有考慮情節,工夫都下在了氣氛的營造上。漢科克希望把該書的敘述者約翰·克爾索變成主人公來解決缺乏情節主線的問題,至少這位記者隨時在用紙筆記錄下周圍這些怪人的言行以及圍繞他們所發生的神秘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