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影評界卻像音樂界善待《菜鳥帕克》那樣對這部風格化的西部片佩服得五體投地。《不可饒恕》先是為伊斯特伍德贏得了全美影評人協會獎的最佳導演獎,繼而又當選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的年度最佳影片,洛杉磯影評人協會也把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獎一並授予了伊斯特伍德。在全美兩百多個年度十佳影片的評選名單上,《不可饒恕》均榜上有名。
伊斯特伍德的運氣也真夠好,1992年是好萊塢大製片廠投資的電影最不景氣的一年。這一現象完全反映在了1993年1月揭曉的美國導演公會獎提名名單中,五位入圍的導演分別是《哭泣遊戲》的尼爾·喬丹、《霍華德莊園》的詹姆斯·艾弗利、《大玩家》的羅伯特·阿爾特曼、《義海雄風》的鮑勃·賴納和《不可饒恕》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其中,尼爾·喬丹是愛爾蘭人,拍的也是外國片;詹姆斯·艾弗利是徹頭徹尾的獨立電影人,他的電影也不是在美國拍的;阿爾特曼一直是好萊塢的局外人,《大玩家》甚至在諷刺和攻擊大製片廠的官僚主義。如此說來,隻有伊斯特伍德和鮑勃·賴納算得上是“美國本土電影的成功典範”。
伊斯特伍德是第一次在由美國導演公會9000多成員的票選中獲得提名。行業媒體透露,導演公會東岸的成員正在為阿爾特曼拉票,但是,和伊斯特伍德不一樣,阿爾特曼未做任何宣傳,而西岸人多勢眾,他們更希望伊斯特伍德勝出。3月,投票結果揭曉,伊斯特伍德奪得年度最佳導演稱號,按照以往的慣例,他幾乎已經注定要在當月舉行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再拿這個獎項。
《不可饒恕》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伊斯特伍德不僅提名為最佳導演,還入圍了最佳男主角。該片獲得的其他提名包括最佳男配角(吉恩·哈克曼)、最佳剪輯(喬爾·考克斯)、最佳原創劇本(戴維·韋布·皮普爾斯)、最佳美術指導和置景(亨利·巴姆斯特德、賈尼斯·布拉基一戈迪恩)、最佳攝影(傑克·格林)和最佳音響(萊斯·弗瑞斯霍爾茲、維恩·普爾、迪克·亞曆山大和鮑勃·揚)。總共9項提名,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洛杉磯時報》刊登了一篇分析提名形勢的文章,解釋伊斯特伍德為什麼是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的大熱門。首先,他的作品的確是一部上乘之作;其次,因為《不可饒恕》“保持了經典的傳統”;第三點,因為克林特是好萊塢土生土長的英雄,這要比那些外來戶占得更多的先機。不容忽視的是,伊斯特伍德的這部西部片是由“美國電影業巨人之一”的華納兄弟公司製作和發行的。“迄今為止,還沒有一部與好萊塢主流電影公司或主流製片人毫無關係的電影能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洛杉磯時報》如是說,“再者,克林特為這場奧斯卡的爭奪戰也是用盡了力氣,過去幾周裏,他在無數個頒獎前的熱身活動裏拋頭露麵——他總是麵帶笑容,這無疑增加了他受公眾喜愛的程度。”3月19日的奧斯卡之夜上出現的唯一的意外就是伊斯特伍德沒能拿到最佳男主角獎。他的競爭對手並不強大,分別是《卓別林傳》的小羅伯特·唐尼、《哭泣遊戲》的斯蒂芬·雷、《馬爾科姆x》的丹澤爾·華盛頓和《聞香識女人》的阿爾·帕西諾。但是,奧斯卡評委們最終沒有把票投給克林特,而是讓在過去數十年中六次獲提名卻沒拿過一次獎的帕西諾捧走了這份殊榮。
當晚,隨著喬爾·考克斯和吉恩·哈克曼先後登台領取了最佳剪輯和最佳男配角獎,屬於伊斯特伍德的時刻來到了。當宣布他為最佳導演獎的得主時,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他登台發表了簡短的致辭,感謝其他演員和全體工作人員——因為這一年是世界女.陛年,他在致辭結束時說,“對於女性的尊敬是我們拍攝這個故事的催化劑。”幾分鍾之後,他又登台從傑克·尼科爾遜手中接過了最佳影片獎的小金人,這一次他感謝了華納兄弟公司的宣傳主管喬·海姆斯、馬科·巴拉以及兩位高管特裏·塞梅爾和鮑勃·達利,尤其是在1992年初去世的前華納總裁史蒂夫·羅斯。“在這個屬於女性的年份中,”他接著說,“今晚在這裏我要特別感謝地球上最偉大的女性,那就是我的母親魯絲。”話音未落,電視鏡頭已經在觀眾席上找到了83歲的魯絲·伊斯特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