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長的扮演者必須是一個能與伊斯特伍德分庭抗禮的演員。於是,劇本送到了吉恩·哈克曼手中,雖然常常飾演配角,他被公認為一位演技大師。曾以《對話》榮膺奧斯卡影帝的哈克曼拒絕出演這個角色,當年他也用同樣拒絕過《對話》的導演弗朗西斯·科波拉。後來,在解釋自己這麼做的理由時,他說:“我當初沒有看到克林特看到的東西,我隻是覺得這部電影太暴力了。”他的經紀人勸他重新考慮一下,他被說服了。哈克曼的加盟無疑增強了《不可饒恕》的影響力。
片中的兩名女演員也已敲定:正與伊斯特伍德打得火熱的弗朗西斯·費什爾扮演“草莓”艾麗絲,正是她號召大家湊錢為受害的姐妹伸張正義。在伊斯特伍德的電影裏,這是第一次由他真正的女友在片中扮演妓女。費什爾原本是要飾演影片開始被牛仔破相的妓女迪莉拉赫的,但後來這個角色移交給了安娜·湯普森。
由於理查德·哈裏斯、摩根·弗裏曼和吉恩·哈克曼等眾明星的加盟,《不可饒恕》得以跳出了馬爾帕索電影的框框。1991年8月,該片在加拿大的阿爾貝塔開拍,作曲倫尼·尼豪斯、剪輯喬爾·考克斯和攝影指導傑克·格林依然是製作班底的主力成員。曾經是布魯斯·薩爾蒂斯的學生的格林繼續保持了蒸蒸日上的勢頭,用弗朗西斯·費什爾的話來說,她幾乎能做到與伊斯特伍德“心靈感應”。薩爾蒂斯拍片速度快,大刀闊斧,格林也一樣,不過他更注重構圖以及在畫麵中有所保留——他總是把鏡頭推得很近——標誌著伊斯特伍德在視覺風格上的改進。
置景師亨利·巴姆斯特德重新歸陣,他最近一次為伊斯特伍德效力還是20年前的《紅城殲霸》。兩度獲得過奧斯卡獎的巴姆斯特德為《不可饒恕》搭起了一座大威士忌鎮,並與傑克·格林一起營造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幹涸荒涼的西部景象。
華納兄弟公司邀請主流媒體的記者前來探班,提前打響奧斯卡的宣傳攻勢。《洛杉磯時報》的傑克·馬修斯在現場作了報道。理查德·施克凱爾拍攝了一部表現拍攝幕後的紀錄片。《首映》的彼得·比斯康德趕在影片上映之前寫了一篇封麵故事,他沒有把伊斯特伍德的西部片與約翰·福特相比,而是預言它有可能成為伊麗莎白·泰勒的《埃及豔後》那樣的悲劇。
《不可饒恕》的拍攝周期是《蒼白騎士》的一倍。伊斯特伍德不僅用大量的時間進行排練,而且要求拍更多的條數,每個鏡頭都斤斤計較。
到1992年1月時,喬爾·考克斯完成了粗剪,華納兄弟公司將它拿到了一年一度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西部展映會上,並安排伊斯特伍德與全美的放映商見麵。然而,伊斯特伍德卻要求上映前的推廣宣傳必須低調,他不希望業界對這部電影有過高的期望值。
事實上,低調宣傳恰恰是華納兄弟公司最有力的推廣手段之一。他們想方設法在伊斯特伍德的作品中找出不同點,然後把這些不同點加以放大,最終造成一種更加“藝術化”的表象。特裏·塞梅爾和鮑勃·達利拒絕接受采訪,也許他們並不在意在報章上讀到采訪自己的文章,他們更樂於去看公司的盈利報表。
塞梅爾和達利的確是出色的推銷員。他們的精明足夠使他們意識到伊斯特伍德對年輕觀眾的號召力已經減弱,未來很長時期內,作為導演的伊斯特伍德要比作為演員的克林特更有價值。《不可饒恕》並非一場豪賭;《蒼白騎士》在美國本土收入6000萬美元的奇跡不可能重演。《不可饒恕》真正的考驗來自於影評界和奧斯卡獎評委。從一開始,塞梅爾和達利就打起了金像獎的主意。
1992年春,華納兄弟公司付諸行動,該公司的宣傳人員開始對那些有影響力的記者們做起了工作。在紐約舉辦的試映共請到了全美150家媒體的代表,組織者用好酒和大餐招待來賓,並安排他們與明星見麵。
兩套不同的宣傳片輪番地在全美各大電視台播映:一套是以伊斯特伍德為主,另一套則更多采取“女性視角”,強調影片蘊藏的道德衝突。電影海報也設計了兩種,一張上麵隻有伊斯特伍德,另一張則讓四位明星集體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