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殺出個奧斯卡(1)(2 / 3)

尚接受化療時,她接到阿爾·魯迪的電話。魯迪是《衝動》的製片人,也是伊斯特伍德社交圈裏的老人。他請桑德拉去他在貝佛利山的辦公室,在那裏,他解釋說自己不得不充當一回“外交使者”,看看有什麼辦法讓這位女演員與伊斯特伍德和平解決爭端。

這時,桑德拉滿腦子想的都是盡快恢複健康,繼續她的職業生涯,而魯迪則告訴她:他想建議伊斯特伍德說服華納兄弟公司與她簽一份導演合同,以此作為對她的補償。

在桑德拉看來,對伊斯特伍德電影的盲目崇拜已經毀掉了她的表演前程,自己的未來必定隻能去當導演。她相信魯迪是真心想幫她,但也不排除伊斯特伍德聽到了她患乳腺癌的消息,他不想背上落井下石的罵名。

果然,這是一份交易。如果桑德拉原因放棄所有對伊斯特伍德不利言行的話,回報將是一份華納兄弟公司長達數年的導演合約;戈登·安德森將依然擁有新月山莊的房子,桑德拉則會拿到馬爾帕索公司補發的45萬美元的傭金和價值150萬美元的導演合約。桑德拉接受了伊斯特伍德開出的條件,盡管這意味著她將永遠退出斯特拉德拉路寓所的所有權之爭並且去迎接一個不確定的未來,因為她必須重新回去工作才能兌現她所獲得的補償。

在終結了與桑德拉的糾紛之後,伊斯特伍德直接飛往外景地,開始了《不可饒恕》的拍攝。

《不可饒恕》的編劇戴維·韋伯·皮普爾斯是一個地質學教授的兒子,他的少年時代一半是在菲律賓度過的。從柏克萊的英語係畢業之後,他多年從事新聞片和紀錄片的編輯工作。他編導的關於核試驗的紀錄片《核試爆後的一天》獲得過奧斯卡提名。1982年,他參與創作的《銀翼殺手》為其職業編劇生涯取得了重大突破。

早在1976年,皮普爾斯就寫出了西部片《斬婦鎮大屠殺》的劇本。這個後來改名為《威廉·芒尼大屠殺》的劇本屢屢被製片廠拒之門外,以至於被認為永遠不可能拍成電影。

即使在伊斯特伍德手上,它也被擱置了六年多。華納兄弟公司公關部負責人喬·海姆斯後來解釋說,伊斯特伍德想等到他足夠老的時候才會扮演片中的主角。伊斯特伍德自己說:“我多少把它視為西部類型片的最後一部,或許也是我拍的最後一部西部片。”然而,《蒼白騎士》卻讓西部片在80年代起死回生。而到1991年的時候,馬爾帕索公司已經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劇本部,也沒有製片人被授予選擇劇本的權利,所以幾乎沒有任何劇本的儲備。

盡管從1985年到1990年,馬爾帕索一直握有《威廉·芒尼大屠殺》的劇本,但它隻是放在那裏,僅僅作了最少的修改。皮普爾斯後來說,伊斯特伍德幾乎原封不動地照搬了劇本,他與編劇本人從未麵對麵地討論過。皮普爾斯也未獲準去外景地探班,直到該片在華納兄弟公司內部試映時他才第一次見到伊斯特伍德。

在隨後出現的影評文章裏,把《不可饒恕》說成是一部“修正主義者的西部片”似乎成了一種慣例。用肯尼斯·圖蘭的話來說,“這是一部純粹的修正主義作品,一部刻意要去除屠殺的神話色彩的暴力電影。”伊斯特伍德本人在采訪中也強調說:“這部電影就是要讓人們重新去認識暴力行為。”其實,皮普爾斯的劇本是很傳統的,它對好萊塢西部片陳詞濫調的顛覆遠不及塞吉奧·萊昂內的“鏢客三部曲”。所有的修正主義的說法、所有的暴力非神話論都是小題大做,是為了宣傳而加以誇大。

不過,這個劇本的確有反常規的地方,它為伊斯特伍德以外的其他角色提供了足夠多的亮相時間。皮普爾斯首先塑造了“英國人”鮑勃這個傳奇式的賞金殺手角色,由愛爾蘭演員理查德·哈裏斯飾演。片中,鮑勃與伊斯特伍德飾演的威廉·芒尼從未碰麵,作為一條情節線獨立存在,這與以往伊斯特伍德在電影中統領一切的設計有著顯著的區別。

劇本還給了扮演年輕槍手“斯科菲爾德小子”的加拿大演員詹姆斯·沃爾夫特不少戲份,並且把威廉·芒尼的老搭檔內德·洛根放在了極為重要的地位,這個黑人在其暴力生涯中丟掉了整個的胃。摩根·費裏曼是好萊塢最出色的性格演員之一,在此之前他已經分別以1987年的《花街傳奇》和1989年的《為黛茜小姐開車》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和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大威士忌鎮警長是分量僅次於威廉·芒尼的一個角色。利特爾·比利·達格特是個偏執狂,他以鐵腕控製著這個懷俄明州的小鎮。業餘時間他忙於建造他的“夢之屋”。佩戴上警徽後,他便用殘暴的手段行使執法權。當威廉·芒尼為了賞金替受害的妓女討還血債時,達格特成為他麵前最大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