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3.畫家羅國士(2 / 2)

羅畫月季幾乎幅幅可愛,不乏精品供人賞玩,然而挑不出像齊白石和徐悲鴻那樣眾口一詞的代表作來。

不足在布局,布局的背後是對美的發現,審美的背後是修養、是理性,是哲學。泰納在論及巴爾紮克時說:“一個科學家如果沒有哲學思想。便隻是個做粗活兒的工匠;一個藝術家沒有哲學思想,便隻是個供玩樂的藝人。”在畫麵的巧構方麵。天地開闊,有待作家不斷出奇製勝。我很看重美學家王朝聞對羅國士讚美以後的提示,他認為畫家如果能“在畫麵整體結構方麵作反複的推敲定將在苦中見樂也就是既嚴格又活潑地創造畫家自己”。羅兩士當然有能力到達這一絕妙的高度,我在自己特別喜愛的《問花花不語》、《春色滿長安》和《迎寒放北枝》中已經看到希望。

要是說羅國士筆下的月季像純潔的少女。即羅畫月季的基礎形象是純潔的少女的話,那麼,這少女不但純潔而且美麗,不但美麗而且溫柔。不但溫柔而且豎強,健美,俠骨柔腸,是一脈相承我國傳統美德的當代年輕婦女的生動寫照。

要是說羅國士的山水剛柔相濟以剛為主的話,那麼。他的月季則剛柔相濟而以柔為主了。

羅國士的藝術道路和藝術成就在這部傳記裏都做了較為詳盡的介紹,材料豐富、記述有序、文字精當。特別是羅國士的童年時期和他的藝術高論。都是第一手材料,何況傳記作者予畫畫也是內行。知之者深。

這部傳記動人之處還有傳主夫婦的甜中有苦苦中有甜我中育你你中有我的刻骨銘心的愛情與摯情。夫妻二人視藝術為生命,筆墨趣味相投。妻子是丈夫是助手、藝術顧問、保護神加(羅國士說的)“良師益友”,或者就是他的鋒刺畢露的月季。不經夫入頷首,先生的畫甭想溜出家門;她:一個感覺、一個念頭、一個動議、一個靈感點到妙處,常獲錦上添花之奇效。她是他的文學支柱。有的畫很難說就是羅國士一個人做出來的。老兩口相得益彰、楽辱與共、難舍難分,有詩為證:

舉目皆寂寞萬裏懷良人勿謂紅花香四季綠葉早發後凋零後兩句非常深情。

去年羅國士回國後大病一場,掙紮在生死線上,肖亮華日夜守護,從死神那裏把他奪了回來;今年肖亮華回國後大病一場,掙紮在生死線上,羅國士日夜守護,從死神那裏把她奪了回來。他們不但是患難夫妻,而且是生死夫妻。

離了夫人不成傳,羅國士尤其如此。

“欲向紅葉借顏色,奇峰寫盡未傳神。”好,我的不自滿的朋友!

羅國士才氣過人,很有藝術抱負。他是砍柴娃,應該爬山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