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西峽後,才知道這一文化古縣有大量的恐龍蛋化石被發掘出來,聲名遠播。
到西峽後,才知道農、林、牧、副、漁、工、商、運、建、服十業興旺,使“山產百貨風行,千旅萬商雲集”的“西峽口鎮”春風得意。
到西峽後,才知道菊花山、菊潭曾留下李白、孟浩然、蘇東坡、司馬光、元好問的詩句、銘文。
到西峽後,才知道宛西四縣聯防司令別廷芳攔河築壩、鑿石為門的“三河堰”就是現在的“石龍堰。”
到西峽後,才知道這裏有座“屈原死諫”的“屈原崗”。相傳屈原諫以“孤軍伐秦,恐導致亡國”。懷王大怒,舉鞭策馬,車輦飛屈身而過。
到西峽後。才知道這裏是“天然藥庫”,作為“長壽搖錢樹”的山茱萸巳成為全國重點產區之一。
到西峽後,才知道朱鴻雲研植的果中之王獼猴桃碩果累累。
到西峽後,才知道縣委縣政府領導對文敎事業的重視,1992年成立“書畫院”,1976年成立“春風書畫館”,後更名為“藝雲齋書畫館”。
到西峽後,才知道喬典運並非光杆司令,全縣已擁有省以上作家協會、美術家協會、攝影家協會、曲藝家'協會、戲劇家協會、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18人,各類創作形成優勢,進入盛期。
耳聽是虛,眼見為實;不看不知道,西峽真奇妙。
人材濟濟,百業興旺;洋樓成群,山實水秀;殷勤待客,和藹可氣勢非凡,氣度過人;氣派而兼大氣,實在而又實誠。“我們地處窮鄉僻壤,百業待舉顯然謙恭之詞。”
看傻了眼。我哪裏是在參觀一個山野小縣!
我喜愛書法,但不習此道者久矣哉。小學畢業至今,凡40餘載,手邊不備文房四寶;除“文革”寫過幾張大宇報外,再沒有寫過幾個毛筆字。於西峽,卻在眾人一再盛邀下抓起筆來重操幼業,真、草、隸、篆一起上,直抒胸臆,縱情運墨。文人字嘛,看個性不看功夫,論氣質不論流派,留心緒不留技法,見笑、見笑。
題獼猴桃研究所——“猴喜之人寶之”。雨中。
題宛西製藥廠——“對症”。雨中。
題軟木廠——“軟而彌堅”。
題獵槍廠——“有我無它”。
題果酒廠——“誰敢不醉”。
題油漆廠——“色美”。
題絕緣材料廠——“道是絕緣卻有緣”。雨中。
題森林公園——“美景無價”。雨中。
題水電設備廠——“水電”(自由式大篆)。
題玉雕廠——“氣韻生動”。
題水泵廠——“為虎添翼”。
於二郎坪為旅遊區題——“煉丹闋”、“打鐵潤”(自由式隸書)。
於文物所參觀恐龍蛋題——“生生不息”。
題玉器廠——“入化出神”。
題西峽賓館——“真情待人”。
題交通大隊——“安危。豐、之”。
題贈孫幼才——“南相多才子”。
題贈周熠——“靈氣”。
題贈周同賓——“文采斐然”。
題贈廖華歌——“文質彬彬”。
題贈周大新——“淡泊”。
題贈喬典運——“大俗成雅”。
不敢言書法藝術,表明一點心跡而已;為要流露真情,不料丟人現眼。可是。我不後悔,三個字,四個宇,五個宇,甚至兩個宇,不也喚起對一個單位、一位朋友、一種美好事物的心向往之的切切追憶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