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明代(5)(1 / 2)

年尤桀黠,士大夫無恥者至呼為鶴山先生。遇嵩生日,年輒獻萬金為壽。臧獲富侈若是,主人當何如。嵩父子故籍袁州,乃廣置良田美宅於南京、揚州,無慮數十所,以豪仆嚴冬主之。抑勒侵奪,民怨入骨。外地牟利如是,鄉裏又何如。尤可異者,世蕃喪母,陛下以嵩年高,特留侍養,令鵠扶櫬南還。世蕃乃聚狎客,擁豔姬,恒舞酣歌,人紀滅絕。至鵠之無知,則以祖母喪為奇貨。所至驛騷,要索百故。諸司承奉,郡邑為空。今天下水旱頻仍,南北多警。而世蕃父子方日事掊克,內外百司莫不竭民脂膏,塞彼溪壑。民安得不貧,國安得不病,天人災變安得不迭至也。臣請斬世蕃首懸之於市,以為人臣凶橫不忠之戒。苟臣一言失實,甘伏顯戮。嵩溺愛惡子,召賂市權,亦宜亟放歸田,用清政本。”此時明世宗對嚴嵩的寵信稍減,降詔嚴嵩退休。嚴世蕃下獄,後斬首。嘉獎應龍盡忠言事,升通政參議、大理寺少卿、太常卿。行大祀,東廠太監馮保由導者引進,正麵燒香,儼然行天子禮。太常卿應龍大驚,彈劾馮保僭禮製,馮保暗懷深恨。

隆慶初(1567年),應龍以副都禦史總理江西、江南鹽屯,升工部右侍郎。時逢黔國公沐朝弼驕橫不法,朝廷任命應龍為兵部侍郎兼右僉都禦史巡撫雲南。查證核實沐朝弼濫殺無辜,勾結地方勢力謀圖不軌的罪證,予以檢舉,依法逮捕沐朝弼,押解南京治罪。

萬曆初(1573年),又平定雲南鐵索箐等少數民族的叛亂。臨安土官普崇明、普崇新兄弟率士兵相互攻殺,應龍命部將楊守廉彈壓,楊縱兵搶掠、殺人,被打敗。應龍被迫退休,又革職,病卒於家。應龍有才氣,以劾嚴嵩得名,驟致通顯。及歿後,“遺田不及數畝,遺址不過數楹,恤典未被,朝野所恨”。萬曆十六年(1588年),明神宗時恢複應龍官司銜,賜祭葬。

蘭州市東稍門外原有“鄒蘭穀禦史故居”牌坊,又有鄒應龍祠堂。

參閱《明史》卷210;

張維《甘肅人物誌》

金鑾

金鑾生卒年不詳。字在衡,號白嶼,隴西人。明代詩人。

鑾早年曾從胡纘宗學文,後隨父宦遊,萬曆間(1573~1620年)僑居南京。後家道中落,轉而學詩。性豪爽,好遊曆,喜結交,精通音律。酒興吟唱,美妙動聽,人皆歎服。無功名,布衣終身,年90而卒。

鑾生活在明王朝由盛而衰的時代。詩作《金白嶼集》1卷,有213首詩,後刊人《盛明百家詩》後編。散曲《蕭爽齋樂府》2卷,刊入《湧芬寶叢書》初編,有小令134首,套數24套。詩作在明代詩史上有一定地位,散曲成就更在詩作之上。有寫自己貧病生活的《立秋日呈一二知己》等,顯示了作者倔強的性格;有評論曆史人物的《出塞》、《漂母祠》等,體現了作者厭惡官場,淡泊利祿的品德;有寫自然景色的《重遊徐太傅園》等,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有寫自然災害的《北沉醉東風》等,表現了作者同情勞動人民的思想;有譏諷世風的《北落梅風》等,表達了作者不為世俗所屈的情操。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稱譽其詩“風流宛轉,得江左清華之致”。清朱彝尊《靜誌居詩話》評為:“白門詩家……諸金之中,吾必以在衡為巨擘焉。其五七言近體,風情郎潤。譬褚觓角靈犀,近之,遊塵盡辟矣。至若‘明月照人千裏共,涼風吹麵五更多’,尤為警策。”清陳田《明詩紀事》則說:“山人詩,清圈瀏亮,無當時叫囂之習。”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讚:“南都自徐髯仙(徐霖)後,唯金在衡最為知音,善填詞,其嘲調小曲極妙,每誦一篇,令人絕倒。”

其詩如《自京師抵家值除夕》:“又見一年盡,初從萬裏回。青燈笑兒女,自首戀尊壘。故業琴書在,餘寒鼓角催。翻然忘老去,亦自喜春來。”《除夕》:“還憶去年辭白下,卻憐今夕在黃州。空江積雪添雙鬢,細雨疏燈共一樓。世難久拚魚雁絕,家貧常為稻粱謀。歸來故舊多凋喪,愁對東風感壯遊。”《北沉醉東風·憂旱》:“我則見赤焰焰長空噴火,怎能夠白茫茫平地生波?望一番雲雨來,空幾個雷霆過。隻落得焦煿煿煮海煎河。料著這露水珠兒有幾多,也難與俺相如救渴。”《北河西六娘子·閨情》:“海棠陰,輕閃過鳳頭釵,沒人處,款款行來,好風兒不住的吹羅帶。猜也麼猜,待說口難開,待動手難抬,淚點兒和衣暗暗的揩”。

參閱《隴西縣誌》;

《甘肅曆代詩詞選注》

達雲

達雲(1551—1609年)字騰霄,號東樓,涼州衛(今武威市)人。明代西北良將。

雲先祖恪納牙,係哈密畏兀兒人,洪武初朝貢赴京,授試百戶,駐紮涼州,落籍為涼州人。恪納牙家生一馬名達裏麻答思.取首字達為姓,達雲為其六世孫。

雲彪悍有智略。萬曆中,承襲世職為指揮僉事。後升任守備,又為肅州遊擊將軍。蒙古瓦剌部炒胡兒人境騷擾,同參將楊浚敗炒胡兒,因功晉升為西寧參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