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春慷慨負奇氣,善騎射。慨敵兵縱橫,將帥多不敢應戰,數謂人日:“使吾領選卒五千,俺答、丘福不足平也。”作《禦寇論》,論戰守甚悉。既秉將印,益思以武功自奮,功雖不就,天下皆壯其氣。
少喜談兵,讀書善強記,凡天文、地理、戶口多寡之數,能曆曆誦之;所為文章豪肆,與唐順之、王慎中齊名。順之嚐日:“宋有歐、蘇,明有王、趙。”其詩如《七月三日下錦衣獄》:“壯誌多辛苦,浮生甘坎坷。明夷欽聖軌,衰德愧狂歌。用拙存餘陋,力微奈而何。不辭落陷井,搔首漫吟哦。”《巡邊》:“塞繞黃河萬裏流,木添紅葉雁驚秋。茲遊欲遂平生誌,攬轡麾車過武州。”所作《東塔記》文略日:“睹斯塔者,當儼然研其精義,人於正覺。彼以殺為戒,則凡省苛法以壽民。節宴遊以裕物者,不可不知也。彼以貪為戒,則凡薄賦斂以惠下,謹禮教以睦族,斥遠言利之臣,式昭恭儉之德者,不可不知也。彼以嗔為戒,則凡讒佞構間之來,過差嫌隙之端,待之以定性,馭之以至公者.不可不知也……”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返至故裏。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著手編纂本地府誌,曆時近5年,編成《平涼府通誌》13卷,取舍精詳,記事賅確,為國內名誌。另有文集《浚穀集》17卷刊行。
參閱《明史》卷200;
張維《甘肅人物誌》;《平涼市誌》
段續
段續生卒年不詳。字紹先,號東川,蘭州人。明隴右名儒段堅侄曾孫。蘭州水車創造者。
嘉靖二年(1523年)中進士,任雲南道禦史,卓有政聲。上疏論事,抨擊朝政,獲罪,被降為河南郾城縣丞,又遷為杞縣知縣。治理地方,不畏權勢,革除積弊,以治績突出擢為湖廣參議,再遷為密雲兵備副使。後辭官歸裏,卒於家。
住湖廣參議時,見當地以竹木所製筒車,利用水力激輪旋轉,提水灌田,所惠甚大,即受啟發激勵,考察其構造原理,繪製圖樣,走訪農戶。求教工匠,學其製造之法。晚年辭官歸裏後,深感蘭州黃河兩岸農田幹旱,河水不能利用,農民甚貧苦,乃自備木料,聘請工匠,按其所攜圖樣仿製水車。因對構製原理未能準確把握,屢經失敗,反複試驗,幾經修改圖樣,終獲成功。將首輪水車安裝於段家灘小南河,後被稱為“祖宗車”。首輪水車製成,在甘肅水利上產生重大影響,蘭州地區黃河兩岸農村爭相依式仿造,提水澆灌農田。“續居蘭時,創為翻車,倒浼河流以灌田,致有巧思,沿河農民皆仿效焉”。至民國末,今蘭州市境內水車達252輪,提灌農田10萬餘畝,民眾受惠甚巨。段續創製水車,造福桑梓,貢獻巨大,影響深遠,至今稱頌不絕。蘭州市修建水車博覽園,有其塑像。
參閱清《重修皋蘭縣誌》;
《蘭州市·城關區誌》
鄒應龍
鄒應龍生卒年不詳。字雲卿,號蘭穀,蘭州人【3】。明代名臣。早歲在五泉山西龍口攻讀。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進士,授行人,升禦史。
內閣首輔嚴嵩專權亂政20年,彈劾官員常遭殺身之禍,朝臣噤若寒蟬,其子嚴世蕃更為貪縱枉法。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五月,應龍冒死上疏,彈劾嚴世蕃依仗父權,為非作歹,疏日:“工部侍郎嚴世蕃憑借父權,專利無厭。私擅爵賞,廣致賂遺。使選法敗壞,市道公行。群小競趨,要價轉巨。刑部主事項治元以萬三千金轉吏部,舉人潘鴻業以二千二百金得知州。夫司屬郡吏賄以千萬,則大而公卿方嶽,又安知紀極。平時交通贓賄,為之居間者不下百十餘人,而其子錦衣嚴鵠、中書嚴鴻、家人嚴年,幕客中書羅龍文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