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如此用人,在古代也是如此。
《史記·高祖本紀》載,上(劉邦)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韓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如何?”信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從這段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劉邦在用人方麵確實有他獨到的地方,連韓信這樣帶兵多多益善之人也為之所“禽”。的確,在謀略方麵,他比不上張良、陳平;在打仗方麵,他比不上韓信、彭越;在治理國家上,他不及蕭何。然而,劉邦能夠“將將”,能夠最大限度地使用人才,知道把手下的人才放在最合適的位置,這就是劉邦的用人之道。
劉邦用人不拘一格,不計前嫌,他的隊伍裏麵,有很多人原來曾經是在項羽手下當差的,因為在項羽的部隊裏麵待不下去跑過來投奔劉邦,劉邦敞開大門,不計前嫌,一視同仁表示歡迎。如韓信、陳平,韓信原來是項羽手下的人,因為在項羽手下不能發揮作用,來投奔劉邦。陳平走的路更多,陳平原來是魏王手下的人,不能發揮作用投奔項王,不能發揮作用再投奔漢王,劉邦“大悅之”,並立即任命他做都尉。
其實,一個領導者也應如此,如果老是小肚雞腸、計較甚多,總是想著員工過去與自己有什麼分歧,員工如何跟自己做對,能招募來好的人才嗎?恐怕連帳下之人也會離他而去。這裏說到劉邦的用人之妙,也很好地證明了不用往事做資本,給人留夠麵子,能促進自己不斷發展壯大。企業如此,個人也是如此。黃金榮在這一點上就非常聰明,雖然對於蔣介石退還門生帖子算不上是知人善任吧,但也為自己以後的道路拓展了一些,憑借蔣介石跟他的關係別人也不會小看了他。他退還門生帖子的做法也讓蔣介石心裏沒有了疑慮,沒有了擔心,反而對他還有些許的感激。如果黃金榮以後在上海灘有什麼事情需要蔣介石幫助,蔣介石憑借這個退還門生帖子也會鼎立相助的。
每個人都有往事,做為一個知人善任的上司,會懂得如何照顧自己下屬的麵子,那些不光彩的往事不會從他們的口中說出。即使員工與上司之間曾經有過不愉快,也不必擔心上司會乘機報複自己,從而愉快高效地投入工作。這樣,上司是一個成功的上司,員工也是工作情緒高漲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