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羅波夫是1967年才被任命為克格勃主席的。正是在當年一個由勃列日涅夫主持的政治局會議上,他的前任弗拉基米爾·謝米恰斯內受到嚴厲批判,並被當場解除了克格勃主席職務,理由含糊不清。弗拉基米爾·謝米恰斯內可算是克格勃的“重臣”,參與了眾多的重大政治謀劃,因此,當時在座的人心裏都清楚,他知道得太多了,對於勃列日涅夫而言,讓這種人繼續掌握克格勃大權是非常危險的。
安德羅波夫倉促上陣,他原來沒有搞過特工,而是一個標準的黨務工作者。不過在性格上,他雷厲風行、力求變革,不喜歡因循守舊。這多少彌補了缺乏克格勃經驗的不足。到了克格勃之後,他立刻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首先,他要讓克格勃的工作從陰暗的角落裏走出來,讓克格勃的工作人員從人們異樣的眼光中走出來,讓他們能自由地沐浴在陽光下,享受應有的榮譽。非常重要的舉措便是借助兩次慶典,掀起宣傳克格勃的浪潮,塑造英雄偵察員的形象。這樣的好處很多:長期以來,克格勃的神秘讓蘇聯的老百姓感到驚恐和害怕,公開之後他們開始覺得不如想象中的可怕了;這些宣傳可以向老百姓闡述克格勃的工作性質和任務,爭取得到他們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而跟年輕的普京密切相關的是,安德羅波夫還希望通過這些宣傳把更多優秀的年輕人吸引到克格勃。時代在發展,形勢也在不斷變化,必須不斷補充有理想、有文化、有幹勁、有當代視野的年輕血液。
這種宣傳是長期的,也是有效的。安德羅波夫1982年離開克格勃,並於當年年底成為蘇共中央總書記,一共“在位”15年,正是在這段時間內,無數優秀的大學生被吸收進克格勃,成為克格勃前進發展的主要力量,其中,就包括未來的俄羅斯總統——普京。
談到克格勃對普京的影響,還可以追溯到1965年出版的小說《盾與劍》,這是一本專門講述偵察員故事的書。他的好朋友回憶說,他們看這本書完全入了迷,有關偵察員的電影也是場場不落,那時他們白天談的、晚上夢的全都是偵察員。1968年,這部小說被改編成為電影,他們一起看了很多遍,百看不厭。
也許正是在那幾年的時間裏,普京確定了進入克格勃工作並當偵察員的人生理想。有一次,他的好朋友維克托·鮑裏先科在他的書桌上看到一張軍人的照片,覺得很奇怪,便指著照片問:“這是誰?”“他是楊·卡爾洛維奇·別爾津。”普京回答說。
說來奇怪,楊·卡爾洛維奇·別爾津與普京頗有“淵源”,他間接影響了年輕的老普京,由此影響到未出生的普京,並直接影響了年輕的普京。
為了實現當偵察員這個理想,普京專門去克格勃列寧格勒接待處打聽“情況”,一個細心禮貌的軍官告訴他,當克格勃的最佳途徑是上大學法律係。於是,普京以堅強的毅力成功考上了列寧格勒大學法律係。
不過,這還隻是第一步。克格勃在全國有非常發達的篩選機構。他們負責到各地的大學挑選優秀大學生,這是一項沙裏淘金的工作。必須經過的程序是,先由基層黨組織推薦,然後黨組織的“幹部委員會”將相關學生的檔案交給克格勃人事管理局,核查通過之後他們會派專人對該學生的方方麵麵進行考查,如家庭狀況、學習成績、思想狀況等。有時候甚至設下各種陷阱對挑選對象進行考驗。對於這一切,被考查人完全不知情。
毫無疑問,普京肯定也通過了這些考查。當時蘇聯大學的慣例是在學生臨畢業的時候找學生談話,以確定他們的畢業方向。而克格勃選定的人則在這之前,由克格勃的官員專門找他們談話。於是,在普京大學五年級的一天上午,他被叫到一個小黑屋子裏,裏邊坐著克格勃的一個軍官。
軍官直截了當地對他說:“弗拉基米爾·普京同學,這些天我一直在通過學校和你們法律係的共青團組織了解你。通過調查、了解和我這段時間對你的觀察,我發現你頭腦靈活、思維敏銳、學習優異、少於言談,身體強健,是一個難得的好青年。你願意到克格勃工作嗎?”
這對於普京來說多少有些意外,努力良久的目標突然要實現了,他一時有些手足無措,不過他還是迅速冷靜了下來。他表示願意為克格勃工作。
當天晚上,他找到他的好朋友維克托·鮑裏先科,說:“走,我們去喝兩杯去。”後者感到很驚異,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不過,他也知道普京的性格,他不想告訴你的事情,問了也沒用。因此,他什麼也沒問,跟著普京到了大街上的一家咖啡館。那天,普京表現出少有的高興,酒量也仿佛比平時大了一些,不過直到最後他也沒有向朋友透露這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