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後普京以政壇黑馬的形象入主克裏姆林宮,他在與各國領導人的會晤中應付自如的表現令外國政要和觀察家們大吃一驚,對此普京說:“他們所有人都忘記了,我在聖彼得堡七年的時間裏幹的就是這些。我們的城市非常有名,市長也有很高的聲譽,因此,我得以以很高的規格與他們見麵。我曾三次會見撒切爾夫人,三次會見科爾總理,還見過基辛格博士好幾次。這些對於我來說都是積累信息、學習交流技巧的好機會。他們把我當成保鏢或者隨員而沒有認出我來,這太正常了。不過,我在聖彼得堡七年的時間沒有白白度過。”
當然,除了這些,普京還接受了其他的鍛煉。作為第一副市長,工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麵就是經濟。在德國幾年的生活讓普京意識到引進外資的重要性。為了發展聖彼得堡的經濟,必須大膽進行招商引資,用外國的新鮮血液來發展自己。
於是,普京向一些大的外國公司和企業敞開了“懷抱”,鼓勵它們來聖彼得堡投資建廠。為此,他在聖彼得堡建立外彙交易所,減少合資企業在城市的注冊手續,積極在市政府和外國機構之間牽線搭橋,簽署大型協商協議。他還加速進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督促完成了聖彼得堡市到丹麥哥本哈根的通信光纜項目。
有時候,普京甚至親自審查選定項目,並參與談判。這些措施使得聖彼得堡的投資環境大為改善,一大批外國公司相繼來到這兒。在他的積極活動下,德國德累斯頓銀行前來“安家落戶”,建立分行,這相當於給聖彼得堡的銀行業打了一支“強心劑”;他還幫助法國裏昂信貸公司在涅瓦河大街找到了合適的辦公位置,那裏曾經是名為“男人之死”的列寧格勒著名的畫廊,後來畫廊倒閉,地方便閑置下來,正是理想的公司選址;也正是在這一段時間,寶潔公司與列寧格勒大學合作,建立了合資企業,列寧格勒大學占1%的股份;可口可樂得到了免征地方稅的待遇,他們在列寧格勒建立了分廠及銷售網絡……
雖然普京在大學所學的專業並不是經濟,但他卻像一個能幹的經濟學家那樣工作。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普京在列寧格勒大學通過了題為《市場經濟條件下地區礦產、原料基地的生產戰略規劃》的論文答辯,順利獲得副博士學位。
“我不喜歡選舉,而且是非常不喜歡”
普京在聖彼得堡的工作越來越得心應手,但正在走向巔峰之際,聖彼得堡給他上了結結實實的一課,課程名稱是選舉。
在所有的政治遊戲裏,選舉無疑是最重要也是最有“含金量”的一種。在國家領導人由全民選舉產生的國家,掌握選舉的藝術對於一個政治家的前途至關重要。普京要在政治的道路上要想走得更遠,就必須首先過好這一關。
不過,在他參與的第一次選舉中,他輸了。這給他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印象。
那是1996年5月索布恰克的市長連任競選。當時,五年的市長經曆讓索布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他認為聖彼得堡仍將像五年前那樣崇拜他,熱烈地擁護他,並繼續選舉他為市長。可惜,有一些情況已經發生了顯著的改變。
聖彼得堡是一座擁有大量軍工綜合體企業的城市,這是蘇聯強大的軍事、工業實力的基石。戈爾巴喬夫上台之後,他進行的改革步驟之一便是把財政的重心從大型軍工轉移到民用企業,於是顯赫一時的軍工綜合體逐漸沒落,退休人員越來越多,軍人的待遇、聲譽也在下降,企業的職工生活水平更是大不如前。聖彼得堡在這一方麵問題尤為突出,但作為聖彼得堡市父母官的索布恰克卻輕視了這個問題,他樂得看到軍工綜合體日益沒落,也從來不願意正視軍工綜合體龐大的員工群體生活問題,反而熱衷於抹去蘇聯的所有痕跡。
1991年,聖彼得堡市的工人階級因為切爾諾·梅爾金政府的政策而陷入生活困境,索布恰克卻忙著籌備將“列寧格勒”改名為“聖彼得堡”的慶祝大典。他甚至還鄭重其事地邀請弗拉基米爾·基裏洛維奇·羅曼諾夫大公從巴黎前來參加這一盛典。羅曼諾夫大公是沙俄皇室在世的最尊貴的一位,其時已經是80多歲,不過他很樂意參觀一下曾經屬於他的父輩的宮殿。這一次浩大的慶祝花費巨大,極盡奢華,但餓著肚子的工人們並沒有興趣參與,反而,他們隻是待在家裏喝酒,罵該死的政府對自己不聞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