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零七章(1 / 2)

Intetnet是全世界最大的計算機網絡,它起源於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ARPA)於1968年主持研製的用於支持軍事研究的計算機實驗網ARPANET。ARPANET建網的初衷旨在幫助那些為美國軍方工作的研究人員通過計算機交換信息,它的設計與實現是基於這樣的主導思想:網絡要能夠經得住故障的考驗而維持正常工作,當網絡的一部分因受攻擊而失去作用時,網絡的其他部分仍能維持正常通信。1985年在美國政府的幫助下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組建了第一個網絡,命名為NSFnet。1986年該網開始取代ARPANET成為Internet的主幹網,這是當今世界最大的計算機互聯網。目前,互聯網已經覆蓋了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

一、互聯網在我國的發展

互聯網進入我國才不過十年多一點的時間,但互聯網在我國的發展速度、網絡規模、技術水平、用戶數量、應用領域及其對社會經濟發展、信息文化的傳播和交流以及對政府管理方式等方方麵麵產生的影響,都足以令世人刮目相看。互聯網已經改變並還在繼續改變著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而且還在以超出人們想像的深度和廣度影響著我們的社會生活。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07年初發布的第1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06年12月31日,中國的互聯網使用人數已達1.37億,占中國人口總數的10.5%。而1997年2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調查的結果顯示,當時中國的互聯網使用人數隻有62萬,同期全球互聯網使用人數也隻有2410萬。互聯網的這種普及速度超過了電話,超過了移動電話,以幾何速度蔓延到人類的生活當中。

第1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與2006年同期相比,中國網民人數增加了2600萬人,是曆年來網民增長最多的一年,增長率為23.4%。1994年中國全功能聯入國際互聯網,10多年的發展後,目前我國每10人中就有1人是網民。

報告還顯示,截至2006年底,全國網頁數和網頁字節總數分別為44.7億個和122306GB,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86.3%和81.7%。另外網站數、IP地址等也迅速增長,分別達到84.3萬和9800萬。從域名、網站數、IP地址、網頁數等增長情況來看,我國互聯網資源得到了全麵提升。在中國互聯網進入寬帶時期的同時,3G時代也悄然臨近。手機上網將成為互聯網接入方式的新潮流。目前我國手機上網的網民數達到1700萬,占網民總數的12.4%。其中,男性、未婚、18-24歲、職業為企業單位工作人員、居住在城鎮的網民是使用手機上網的網民主體。

當然,我們還應清醒地看到,相對於龐大的中國人口來說,1.37億互聯網使用人數仍為很小的一部分,目前仍有近90%的人沒有上網。

二、互聯網的發展是信息社會的重要標誌

個人計算機和互聯網的發展是信息社會的重要標誌(DaneelBell,1988;ManuelCastells,2000)。可以說正是由於互聯網的發展才使得人們真正跨入了信息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