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得寵的妃子很多,但若論情況之離奇,誰也比不過萬貞兒——以長於皇帝17歲的年齡,獲得皇帝一生的專寵。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話說明憲宗朱見深即帝位時17歲,正是青春年少的時候。兩宮太後為他選擇皇後頗費了一番心思,最後精挑細選出吳氏作為皇後。誰知大婚之後,皇帝新郎並不貪戀吳皇後的青春美色,而是常常宿在嬪妃萬氏宮中。這個萬氏就是萬貞兒。吳皇後又氣又羞,她不明白,無論姿色才學還是門第修養,自己哪一點不比徐娘半老的萬妃強?她更不明白的是,比皇帝年齡大17歲的萬妃用什麼手段把皇帝的心死死拴住?
那麼,萬妃有什麼法寶呢?這其中的故事說來話長。
原來,朱見深兩歲時,他的父親明英宗遭遇土木堡之變,被瓦剌人抓去當了俘虜。為了防止瓦剌人以皇帝為砝碼要挾明政府,明朝大臣們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為帝,即明代宗。當時,孫太後已經成功地將朱見深立為太子,但她知道即將登上皇位的朱祁鈺保不準什麼時候會來一個斬草除根,於是,她派出自己的一個親信宮女萬貞兒去保護朱見深。
那一年,萬貞兒19歲,朱見深2歲。
樹倒猢猻散。大臣們都認為朱見深被廢掉是遲早的事兒,所以沒有多少人願意接近他。他的母親周貴妃雖然也常常來探望他,但宮中到處都是朱祁鈺的耳目,為了不惹麻煩,每次總是來去匆匆。在幼小的朱見深身邊,隻有這個萬姑姑日夜守候在他身邊。
事實證明,孫太後的政治感覺是準確的,朱祁鈺坐穩皇位之後,就想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於是他廢了朱見深的太子地位,並將他逐出宮門,原來在朱見深身邊的太監和宮女們全都離開了他,隻有萬貞兒繼續陪伴著他。當時朱見深年僅五歲。
後來朱祁鈺在大臣們的強烈要求下向瓦剌人討要哥哥,瓦剌人見抓在手上的明英宗也沒什麼用了,就把他放了回來。回來後,朱祁鈺沒有歸還皇位,而是把哥哥供為太上皇,其實就是被閑置了。本來,這可能就是最終的結局了,沒想到,朱祁鈺得了一場重病,一幫大臣和太監趁機幫助英宗複辟,這樣,作為英宗的兒子,原來的廢太子朱見深也跟著複辟了。
英宗死後,朱見深即位,就是明憲宗。這個時候,他對當年的萬姑姑已經生出深深的愛意。照他心思,真想冊立萬貞兒為皇後,但以她的年齡和地位根本不可能坐上皇後寶座。迫於禮製,也迫於母命,憲宗隻得與吳皇後成婚,而萬氏隻得了一個小小的妃嬪名號。盡管如此,皇帝對皇後和其他嬪妃根本看不上眼,一心隻想著萬姑姑。
萬貞兒是個有野心的女人,她知道此時的皇帝已完全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所以,她覺得自己完全有可能坐上皇後寶座。皇帝的專寵也助長了她的嬌氣,她根本不把吳皇後放在眼裏,每次謁見吳皇後時,總是板著臉,甚至故意拿架子。吳皇後非常生氣,起先礙著憲宗的麵子還隱忍著,到後來實在忍不住斥責了她一頓。可萬貞兒非但不知收斂,還對皇後惡語相譏。一次惹得吳後性起,命宮人將她拖倒在地,親自取過杖來打了她幾下。這下可不得了,萬貞兒找到憲宗,哭哭啼啼地訴苦。憲宗大怒,要去找皇後評理。萬貞兒又故意攔住憲宗不讓他去,還假意期期艾艾地說:“妾已年長色衰,不及皇後玉女天成,還請陛下命妾出宮,以免皇後生氣,妾也省得受那杖刑了!”
這一番話讓憲宗對萬貞兒更加憐惜,再看到萬貞兒身上的杖痕更是怒火中燒,第二天就把冊封才一個月的吳皇後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