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仲見莊公對自己母親如此態度,就接著說:“姓薑的和你弟弟段太貪得無厭,不如早點解決!”小小年紀的莊公說了一句千古名言:“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莊公以如此幼小的年紀卻想出如此陰毒的招數,可見,他是一個極有心機、有城府的人。這可能是他的本性使然,也可能是因為他從小受母親的傷害太深,所以要報複母親和弟弟。總之,這個時候的莊公對母親和弟弟一點親情也沒有了,而是在設套作局,要除掉武薑和親弟弟。
後世認為,武薑為兒子要京這個大地方,是為了陰謀篡權,其實未必。她最初可能隻是想為自己喜歡的兒子爭取更大的利益。隻是最後還是發生兄弟相殘的慘劇。
不知道為什麼,武薑總覺得鄭莊公會對寶貝小兒子段不利,於是在段來向她道謝並辭行時,她悄悄對段說:“你哥哥這人不念兄弟之情,對你相當刻薄。這次我好不容易說服他把京城封給你,但他心中肯定不服氣。你到京城後,應該招兵買馬,早做準備。等到時機成熟,我發一個信號,咱們裏應外合,把這江山搶過來!”
段回去後果然明裏暗裏搞了許多小動作,比如,拉攏或吞並周邊的城市,招兵買馬,修築城牆。這些消息讓鄭國那些大臣們急得不得了,鄭莊公卻隻是微笑不語。
鄭莊公當國君的第22年,他去周朝國都長安公幹,武薑和段以為時機已到,準備奪權。他們哪裏知道,鄭莊公早就盯著他們了。玩政治,段遠不是鄭莊公的對手,最後隻得哭著抹了脖子。
收拾了弟弟,鄭莊公回頭跟媽媽算賬。他讓人將武薑趕出都城,讓她搬到鄉下去住,並說了一句很絕情的話:“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意思是說,我除非死了,否則再也不和你見麵。說此話時,莊公將近四十歲,武薑應該有六十多歲了吧。
過了一段時間,莊公對於驅逐母親這件事後悔了,但是苦於找不到台階。這時一個叫潁叔考的人出現了。他到國都晉見鄭莊公,在招待宴上故意偷偷將一些好吃的東西藏在袖子裏。莊公問原因,潁考叔說,我娘沒吃過君主賜的飯食,我要帶回去讓她嚐嚐。聽了這話,老奸巨猾的莊公也難免上鉤,他歎息道,你還有母親可以送給她吃的,我卻不能,我說過隻有到黃泉才能見她。
潁考叔趁機說:“這有何難,您隻要叫人挖一個隧道,直挖到見到地下水的地方,然後你們母子在那裏相見,就不違反您的誓言啊。”鄭莊公一聽有理,立刻命潁考叔主持挖隧道。隧道完成之後,母子二人在地下見麵,抱頭痛哭,兩人還各自吟誦了一句臨時作出的詩。莊公走進去時說:“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武薑走出來時說:“大隧之外,其樂也懌懌(高興的樣子)。”
武薑和她的兒子以地道為台階,完成了大團圓的收場。但《左傳》中對這件事的收尾十分耐人尋味:“遂為母子如初。”如初,就是跟原來一樣。如果理解不錯的話,就是說武薑依然不喜歡這個大兒子。
鄭莊公處心積慮地為自己的弟弟和親媽設下那麼大一個陷阱,讓人心寒。但是武薑是兄弟相殘的最大推手。對於親生的兒子,有所偏愛本無可厚非,她卻偏激地一方麵打壓天資縱橫的大兒子,一方麵愚蠢地挑唆本就讓她寵壞了的小兒子,結果把段推向了深淵,也把自己的家庭幸福打得粉碎。這是一個愚蠢、無知,並且心機刻薄的女人。
當然武薑這樣的母親畢竟是少數,但在家庭生活中,有武薑行為的人卻不少。比如婆婆破壞兒子與兒媳的關係,妻子挑撥丈夫與公婆的關係。誰都覺得自己這樣做是迫不得已,事實上,多數情況下隻是緣於自私和愚蠢。
聰明的女人一定是能夠處理好家庭關係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