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去塞外尋找幸福——王昭君(1 / 2)

有不少女人認為,愛一個人就要為他粉身碎骨。比如下麵要講到的綠珠、薛濤,等等。有這種想法的女人道行再深也是枉然,因為,這個世界上值得你為他粉身碎骨的人,不會忍心讓你為了他去犧牲,而讓你犧牲的人則根本不值得你這麼做。

曆史上身居險境、及時抽身的美女不是沒有,比如名垂千古的大美人王昭君、才華橫溢的班婕妤。隻是,要做到眾人皆醉我獨醒,需要過人的智慧。

王昭君是美女界的一個異數,集美貌與智慧於一身,實為難得。

前文說過,王昭君是與埃及豔後同時代的美女。她是西漢南郡秭歸(今屬湖北)人,名嬙,字昭君,晉朝時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或明妃。名列我國曆史四大美人之一。

王昭君的故事在中國流傳甚廣。無數文學藝術作品,都以她作為主角。幾乎所有的文學作品都從大漢民族以及大男人主義的立場出發,一口咬定王昭君在塞外受苦受難。甚至還有文學作品稱,王昭君因深恨被放逐蠻荒,在呼韓邪單於死後,不願再嫁而自殺。更有其他版本說,王昭君在去塞外的途中就投水自盡了。

這些傳說不過是中原人士一廂情願的杜撰,事實上,王昭君嫁入匈奴汗國是自願,在那裏所受到的是頂級享受,並且幸福地死去。

我們先來看一個流傳最廣的傳說。

傳說昭君是她的父母許願而得的。當時夫妻倆因多年未孕,便到附近的屈原廟進香許願,祈求得到一個像屈原那樣忠於國家、熱愛人民的後代。結果真的很靈驗,八月十五夜裏,一輪明月投入昭君母親的懷中,不久比天仙還標致的昭君出世了。昭君從小聰明伶俐,勤奮好學,心地善良,為鄉親們做了不少好事,因此深得人們的喜歡。

後來昭君被漢元帝選做後妃,前往長安。王昭君到京城後,和其他被選的秀女一樣,先到畫師毛延壽那兒畫像。有的美女為了得到皇帝的青睞,重金賄賂毛畫師,毛就將她們畫得美貌非凡。王昭君不信這個邪,沒有給毛延壽金銀財寶,毛畫師就有意在王昭君眼睛下麵點了一點,結果沒入漢元帝法眼,被冷落在後宮。

這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改變了昭君的命運。

早在漢宣帝時,匈奴發生內亂,五個單於分立,相互攻打不休。其中有一個呼韓邪單於,被別的單於打敗,逃到漢朝來,向漢宣帝請求援助。因為呼韓邪單於是第一個到中原來朝見的單於,因此,漢宣帝親自到長安郊外去迎接他,並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宴會。呼韓邪單於在長安住了一個多月後,漢宣帝派了兩個將軍帶領一萬人護送他到漠南,同時送給他三萬四千斛糧食。呼韓邪單於非常感激。西域各國看見漢朝對呼韓邪單於這麼好,也都爭先恐後地同漢朝打交道。

漢宣帝死後,他的兒子劉奭,即漢元帝即位。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於再一次到長安,自願要求當漢朝的女婿,漢元帝同意了。以前匈奴強大,漢朝和匈奴和親,都是挑選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兒,現在呼韓邪的匈奴已成了漢朝的附庸,於是元帝決定挑五個宮女給他。他吩咐人到後宮去傳話:“誰願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當公主看待。”民間選來的宮女,進宮後就像鳥兒進籠一樣,都希望出宮,但聽說要離開本國到匈奴去,卻又不樂意。這時候王昭君挺身而出,自願到匈奴去和親。呼韓邪臨辭之前,元帝召見五女。隻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漢元帝雖然見美女無數,也大為震驚,昭君一見漢元帝也是脈脈含情,兩人情意相投,但是事情已經沒法改變,兩人隻好依依不舍地分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