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時期,是上官婉兒紅得發紫的巔峰階段。她對政治的攪和也到了瘋狂的地步。李顯掌權第二年,武三思依靠韋後和安樂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繼設計貶殺了張柬之、桓彥範等五王,權傾人主,不可一世。上官婉兒又在起草的詔令中,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氣憤不已。後來,李重俊忍無可忍,假傳聖旨,率左羽林軍殺了武三思及其親黨十餘人,又領兵搜捕上官婉兒。上官婉兒急忙逃到唐中宗和韋後處,對他們說:“觀太子之意,是先殺上官婉兒,然後再依次捕殺皇後和陛下。”李重俊不是韋後的兒子,她早就想廢了他,這正是個好機會,中宗又是個窩囊廢,於是在兩人的挑唆下命右羽林軍救駕。李重俊所帶的羽林軍聽說是矯詔,回頭殺了他。
除了太子以後,上官婉兒更加放肆。她勸說中宗大興文學之風,在皇宮裏舉辦各種各樣的賽詩會。當時,宮內官員可以隨便出入皇宮。詩會上,文采飛揚的上官婉兒每次都同時替中宗、韋後和安樂公主,數首並作,詩句優美,時人大多傳誦唱和。對大臣所作之詩,中宗又令上官婉兒進行評定,名列第一者,常賞賜金爵,貴重無比。因此,朝廷內外,吟詩作賦,蔚然成風。
上官婉兒成為炙手可熱的人物,投機鑽營的人便紛紛投靠,婉兒也毫不吝嗇地隨手提著官員,就像朝廷是她家的。
此一時期,上官婉兒的私生活也糜爛到極點。身為皇帝的昭儀,她不但和武三思私通,還秘密購買私宅,在宮外和一些不三不四的紈絝子弟以及巿井無賴鬼混於其間。《新唐書》說:“邪人穢夫,爭候門下,肆狎昵……”
她最著名的情人就是崔湜。兩人初相識時,崔也就二十三四歲,婉兒已是四十多歲的半老徐娘。為了報答婉兒的垂青,崔湜厚顏無恥地引薦了自己的三個親兄弟:崔蒞、崔液、崔滌。為了表示對崔湜的喜歡,婉兒給他不斷加官晉爵,最後這樣一個繡花枕頭竟然升到了宰相的高位。
上官婉兒是一個極會見風使舵的主兒。景龍四年(710年),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勢力日盛,上官婉兒又靠了上去。這年六月,野心極大的韋後和她的女兒安樂公主毒死了中宗李顯。接著,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一起草擬遺詔,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韋後知政事,相王李旦參決政務。七月的一個晚上,時任臨淄王的李隆基發動宮廷政變,殺了韋後及其黨羽。上官婉兒不但不逃,反而帶著宮人執燭迎接。她把自己與太平公主所擬遺詔拿了出來,因為相王李旦是李隆基的父親,她希望李隆基念在她在遺詔中支持李旦免她一死。但李隆基不許,說道:“此婢妖淫,瀆亂宮闈,怎可輕恕?今日不誅,後悔無及了。”當即將她斬於旗下。至此,上官婉兒總算鬧到頭了,時年47歲。
李隆基雖然殺了上官婉兒,但也不能不佩服此女的才華。開元初年,李隆基派人將上官婉兒的詩作收集起來,編成文集20卷,令張說作序。此集今佚,《全唐詩》僅收其遺詩32首。
智商越高的人欲望也會越盛,像範蠡那種懂得急流勇退的人畢竟是少數。雖然有無數的前車之鑒,但是當一個人熬到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地位時,鮮有人舍得放棄。再說,聰明人往往很自負,以為自己可以玩弄世界於股掌之中。
上官婉兒曾用非凡的政治智慧“稱量天下”,她利用自己超絕的能力控製了那些身居要位的男人,從大唐皇帝到市井紈絝,她總能讓自己在他們的生活中顯得無比重要。
她的才華之高,被後人讚為“為盛唐的文學麵貌繪出了清晰的藍圖”。不過,貌美如花,才高八鬥,太有思想,讓她的欲望洶湧而出。以她的聰慧,何嚐不知道位高遭人嫉,可是,太多的權欲、物欲、情欲,讓她把持不住自己,也沒能把握住自己最終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