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一個江湖術士
金兵退去,北宋朝廷又恢複了以往那樣平靜的生活,欽宗趙桓更是以為天下太平,絲毫沒有加固邊防的意思。隻有大臣李綱憂心忡忡,多次上書請求加強戰備,以防金兵再侵。趙桓不僅不采納李綱的意見,反而通知門下侍郎耿仲南等人對於李綱上書不得上報,全部扣押。金國派出的刺探回報說宋朝廷沒有什麼舉動,金國認為宋朝軟弱可欺,於是僅僅過了半年,又卷土重來,再度南侵。靖康元年,兩路金軍會師圍住汴京城。此時各地勤王兵由於接到不得妄動的命令,因此離京城甚遠,不能解燃眉之急,而趙桓身邊也隻有衛士和弓箭手七萬人左右,這下欽宗急壞了。他病急亂投醫,聽信一個自稱能撒豆成兵,生擒敵帥的騙子郭京,賜金帛數萬,召來市井無賴7777人,於次日出城決戰,結果“神兵”一敗塗地,郭京也逃跑了,金兵趁機攻進了汴京城。趙桓悔恨萬分,痛哭道:“朕不用種師道之言,以至於此。”可惜後悔已晚。他對前途完全喪失了信心。此時,汴京百姓爭欲巷戰,嚇得金人宣布要議和退兵,趙桓仿佛撈到了一棵救命稻草,親自出城向金人懇求,奴顏婢膝,低聲下氣地伏首稱臣,乞求寬恕。簽字已畢,趙桓又擺下香案,望金國方向拜了幾拜,算是盡了臣禮,金人這才同意放他回城。
回城後,趙桓下令搜集金銀、騾馬、美女送與金使。計有金一千萬錠、銀二千萬錠、帛一千萬匹、牲畜七千餘匹、少女一千五百人,甚至連自己的嬪妃也拿來充數。但金人貪得無厭,嫌所得金銀數量不足,聲稱要洗劫城池,並要趙桓再去金營議和。嚇破了膽的趙桓隻得再次前往,卻被金人當做人質扣留下來。趙桓被迫下令城中官吏加緊搜刮金銀,百姓各分坊街,互相監督,即使婦女的釵釧之物也在搜刮之列。直弄得汴京城裏翻江倒海,民不聊生。
這次“議和”讓趙桓在金營內受盡了苦頭和屈辱。他整天被困在一間小屋裏,忍受著砭骨寒風,缺吃少喝,晚上蜷縮在一鋪土坑上,連被褥都沒有,真是生不如死。後來,他的父親太上皇趙佶也被押來了。四月一日,金兵在大肆擄掠後開始撤退。金兵退走時,帶走了大量金銀財寶、儀仗法物、圖書典籍、古董文物,百工技藝、倡優雜技人等,北宋王朝“二百年府庫蓄積”為之一空。趙桓及趙佶、皇後、妃嬪宗室、大臣兩三千多人也成為俘虜,隨金兵北歸。
趙桓到金國後,頭戴鬥笠,騎著馬,由人監管。每過一城池,就掩麵而泣,然而,淚水再多也洗不掉這亡國之君、階下之囚的恥辱啊。趙桓到金國後,被封為“重昏侯”,意思是他與其父“昏德公”趙佶加一起是一昏再昏。後來趙桓客死在金國,終年6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