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輝煌的宮殿裏隱隱的傳來幾聲沉重的咳嗽聲。
太和帝半躺在炕上,十六皇子薑天佑溫馴的坐在床頭,撫摸著胸口給他順氣。太和帝擺擺手道:“佑兒,這麼多皇子,父皇最疼你。”說到這他歎了一口氣。十六皇子微垂著頭,擺出一副恭敬的樣子。太和帝輕輕拍拍他的手,接著說:“可惜你太小了,朕早有意立你為太子,無奈你資曆太淺,非嫡又非長……”說到這他忍不住咳了起來,撕心裂肺的,聽著令人揪心。
“父皇,別說了,兒臣都知道。”十六皇子跪在地上含淚道。
太和帝擺手示意他起來,歎道:“你若是早生幾年便好了。”
“兒臣不會讓父皇失望的。”十六皇子用手將眼淚一抹,咬著唇說。
“咳咳,朕知道,你是個好孩子。父皇老了,也不曉得還能護你多久。你的那些兄弟們,個個如狼似虎,唉,你千萬當心。朕已經寫了遺詔,就藏在你宮裏那棵千年古槐的地下……”
聽到這十六皇子瞪大了眼,顯然有些意外,他問:“遺詔不在父皇宮裏?”
“那是騙外人的。”太和帝眼中閃過一絲絕情。他似乎想到了什麼,有些氣憤的道:“朕還沒死呢,一個個的都等著接位,朕倒要看看,究竟是誰如此不知好歹!”說到這他重重的哼了一聲,頗有雷霆之勢,也真正的顯示了一個君王的絕情。帝王無情,子孫對他來說,似乎不過是一個隨時可以犧牲、可以斬殺的生物。
話中的狠戾,連一向受寵的十六皇子不禁戰栗起來,下意識的縮了縮身子。
太和帝似乎有所察覺,他蹙蹙眉,摸摸十六皇子的手,頗為愛憐的道:“你跟他們不一樣,你是朕從小寵到達的兒子,將來這輝煌帝國的繼承人,朕對誰狠心也不會對你。朕故意放出了風聲,說遺詔藏在上陽宮內,如此一來,那些心有企圖之人必然有所行動。其實上陽宮內的遺詔是假的,朕要用這個假的遺詔,引出那些狼子野心之輩,好叫你知道哪些是自己人,哪些是異己。你,明白父皇的苦心嗎?”
“兒臣明白。”
十六皇子點了點頭,太和帝又道:“佑兒,你記住,為君需無情。父子、兄弟都不可要,金鑾殿上的那個位子太耀眼,誰都想坐上去。無論何時,你都得記著,防人之心不可無,指不定誰會捅你一刀子呢。”
“謝父皇教導,兒臣銘記在心。”十六皇子扯扯嘴角道。
太和帝又道:“朕為了你,可是煞費苦心,才想到這個計謀。”說起這個計謀,太和帝便有些自得,他對自己荒廢了幾個晝夜沒有臨幸女人而苦思冥想的計謀十分滿意。先散布消息說離了遺詔,如此一來,那些有野心的皇子必然有所動作,或是一探究竟。他暗中派人盯守,觀察異動,還不輕易的就查出誰有野心,誰陽奉陰違?
這隻是第一計,還有更厲害的第二計。
那份遺詔雖然是假的,所用玉璽也是假的,可上麵卻是真真切切的寫了一個皇子的名字——二皇子薑淵。
自上次密旨薑淵,令其秘密處死薑瑾瑜而不成之後,太和帝便對二皇子有了意見。後來又有幾件事交給他辦,明顯二皇子般的都不夠盡心,太和帝便更加不高興。
太和帝雖荒淫,卻非愚笨之輩。他對自己的兒子還是有幾分了解的,二皇子薑淵非平庸之輩,這點他心知肚明。他想,若是個愚蠢的倒還罷了,可是一個聰明能幹的若跟自己離了心,將來必成大患。先是薑瑾瑜,後又是薑淵,留著於自己無益。薑瑾瑜如今有韓家護佑,他不好下手,難道對付薑淵也毫無辦法?
儲君之位,看著光鮮,實則是眾矢之的。
所謂出頭的椽子先爛、槍打出頭鳥,他此刻把二皇子推出來,使他成為箭場上的靶子,他便是不敗,也得元氣大傷。再說當皇帝也要會運籌,有時候不一定自己動手,是個小手段,或許會有意想不到之效果,何樂而不為?橫豎太和帝是打定了主意,讓幾個兒子鬥得你死我活,兩敗俱傷,好讓十六皇子坐收漁利。
太和帝把這些告訴十六皇子,後者感動的涕淚橫流、碰頭有聲。
那悲切的樣子,別管是真是假,旁人相不相信,橫豎太和帝是相信了,心內忍不住感歎:這孩子孝順,有情義,沒白疼他一場!
皇帝又囑咐了十六皇子許多話,便囑咐他好好跟太師學習為君之道,令其退下。
十六皇子走後,太和帝便叫來李權,悄聲吩咐道:“你去容妃那,再取幾丸藥來。”自那次隱疾之後,太和帝便隻能依靠丸藥來維持他做男人的尊嚴。
性*欲的強行放縱,直接使他本就破敗不堪的身體每況愈下。
李權遲疑了一下,以頭叩地,咚咚有聲,滿麵哀戚的勸道:“陛下著了風寒,今日身子不適,還是略保養些吧。養好了身子,這些事,以後還不是隨心所欲?再者,是藥三分毒,吃多了,總歸不好。”
“胡說!”太和帝板了臉,不知是教訓李權,還是自欺欺人。他有些氣憤的喊:“容妃配置的藥丸豈是一般凡品可比的?那可是容妃千辛萬苦從《彭祖分脈》裏找到的秘方,吃了不僅能使人亢奮,還有延年益壽之效,要不彭祖怎麼能活八百多歲!朕吃那些藥便能強身健體,你這奴才倒不叫朕吃,莫不是盼朕早死,你是何居心?”
“陛下,奴才冤枉啊……”李權嚇得“噗通”跪在地上,叩頭不止,顫巍巍的道:“陛下,奴才不敢,奴才伺候陛下三十餘年,從而二心,奴才的忠心天日可鑒。奴才也是擔心陛下的身子,真心為陛下考慮……”
太和帝哼了一聲:“那你剛剛說那話是何意思?”
李權又是叩頭:“陛下,這……您是萬金之軀,吃什麼、服什麼,須得慎之又慎。就算容妃娘娘說的是真的,可是過了那麼多年,書中記載難免有遺漏之處,若真有一絲紕漏,說不得那要吃了便對人不好。以奴才看……不如……找一個可靠醫術好的禦醫,先查驗查驗這藥對人有沒有害再服用也不遲。恕奴才鬥膽,就算是好藥,也不能天天服用,須知……過猶不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