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好時間必須有好的觀念
總結起來,以下十五種時間管理的觀念值得大家借鑒。
1.培養個人的時間管理習慣;
2.要有遠大的眼光;
3.要有控製欲望的能力;
4.培養個人的特質,在行動中自我操練;
5.學習微視,以每分鍾來衡量時間;
6.學習如何說“不”;
7.要記住時間等於金錢;
8.要以每小時的工資為基礎,來衡量每一件您被期待去做的事;
9.完成較高價值的工作;
10.時間管理是一生的技巧;
11.平衡與適度:放輕鬆、要休假和運動;
12.確定您的目標與價值一致;
13.定期健康檢查;
14.吃清淡的食物;
15.下定決心活到100歲。
以目標為導向安排時間
·確立人生的目標
人的一生,隻有短短的幾十載,如何管理好這幾十年的光陰,創造人生價值,首先需要明確人生的目標。目標能最大限度地聚集你的資源(包括時間),能刺激我們奮勇向上。隻有目標明確,才能最大限度地節約時間。
目標,讓我們不會去消極和過多地關注失意的方麵。在人生的旅途上,沒有目標就好像走在黑漆漆的路上,不知往何處去。時間不會造成“貧富的差距”,不管是誰,時間都給予平等的對待。世間的人與人之間之所以存在心理和物質的貧富差距,在於時間的活用能力。而時間的活用能力的大小,在於是否以大目標支配人生時間,冷靜地向著最終目標努力,走向成功。
愛默生說:“用於事業上的時間,絕不是損失。”人生的道路,存在著時間與價值的對應關係。有目標,一分一秒就是成功的記錄;沒有目標,一分一秒都是生命的流逝。
隨波逐流,缺乏目標的人,永遠不可能發揮自己的潛能。因此,我們一定要做一個目標明確的人,生活才有意義。然而不幸的是,多數人對自己的願望,僅有一點模糊的概念,而隻有少數人會貫徹這模糊的概念。
案例:目標影響人生的調查
哈佛大學曾做過一個非常著名的關於目標對人生影響的跟蹤調查。該項調查的對象是一群智力、學曆等條件都差不多的年輕人,調查結果發現: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比較清晰的短期目標;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長期目標。
25年的跟蹤調查發現,他們的生活狀況十分有意思。
那3%的人,25年來幾乎都不曾更改過自己的人生目標,他們始終朝著同一個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後,他們幾乎都成了社會各界頂尖成功人士,他們中不乏白手起家的創業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
那10%的人,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那些短期目標不斷地被實現,生活質量穩步上升。他們成為各行各業不可缺少的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工程師、高級主管等等。
那60%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他們能安穩地生活與工作,但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成績。
剩下的27%的人,他們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他們的生活都過得不太如意,有的失業,靠社會救濟,並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會。
調查者因此得出結論:目標對人生有巨大的導向作用。成功在一開始僅僅是一個選擇。你選擇什麼樣的目標,就會有什麼樣的成就。
目標就是一個指南針,引導你決定是否要繼續當前的工作,啟發你應當把精力用在何處以及其他問題發生時如何應對。如果你拚命地在錯誤的事情上浪費精力,即使把所謂的“工作”做得十全十美,那也隻能是南轅北轍,不會給生活帶來任何有意義的結果。
很多人由於缺乏目標,在行動的方向上總是處於盲目的狀態,最終擺脫不掉失敗的惡果。
那麼,究竟該如何確立人生的目標呢?
·目標設定的步驟
1.寫下目標:通常隻想還不夠,一定要寫下您的目標,才能加深印象,進入我們的潛意識;
2.設定優先順序:目標可能有很多,一定要排定其優先順序;3.擬定計劃:依據目標之優先順序擬定計劃;
4.對計劃設定優先等級和先後順序;
5.排定時程表;
6.確實做、馬上做。
·策略性的目標設定
您需要有六個月、一年、三年、五年、十年以及一生的目標,甚至於想好將來自己的墓碑上要刻哪些字,這是一生的目標。
·策略性目標的設立,需要:
1.除掉障礙;
2.尋求合作;
3.充實知識;
4.決定關鍵步驟;
5.人類因夢想而偉大:做偉大的夢、並使它們實現;
6.每天早上重寫一遍您的目標,每天晚上審查這些目標:每天如此做,這樣才會進到我們的潛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