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節 時間管理的問題(1 / 3)

什麼人最需要做時間管理?

人人都需要做時間管理,那麼哪些人最需要做時間管理呢?總結起來,最需要做時間管理的人是:

1.感覺時間有限,而工作無限的人。

2.努力工作,卻收不到成果的人。

3.努力工作,卻不是很快樂的人。

4.想要趁早實現自己理想的人。

5.常常連吃飯都沒有時間,但不想累死的人。

偷走你的時間的凶手

我們的時間總在不經意間悄悄流逝,許多小事,許多不良習慣都是偷走我們時間的凶手。浪費時間的主要原因有:

1.缺乏計劃

許多人總是喜歡隨意改變心態,或者刻意安排時間去做計劃。

查爾斯·史瓦在半世紀前擔任伯利恒鋼鐵公司總裁期間,曾經向管理顧問李愛菲提出這樣一個不尋常的挑戰:“請告訴我如何能在辦公時間內做妥更多的事,我將支付給你任意的顧問費。”李愛菲於是遞了一張紙給他,並向他說“寫下你明天必須做的最重要的各項工作,先從最重要的那一項工作做起,並持續地做下去,直到完成該項工作為止。重新檢查你的辦事次序,然後著手進行第二項重要的工作。倘若任何一項著手進行的工作花掉你整天的時間,也不用擔心。隻要手中的工作是最重要的,則堅持做下去。假如按這種方法你無法完成全部的重要工作,那麼即使運用任何其它方法,你也同樣無法完成它們,而且倘若不借助某一件事的優先次序,你可能甚至連哪一種工作最為重要都不清楚。將上述的一切變成你每一個工作日裏的習慣。當這個建議對你生效時,把它提供給你的部屬采用”。

數星期後,史瓦寄了一張麵額兩萬伍仟美元的支票給李愛菲,並附言她確實已為他上了十分珍貴的一課,伯利恒後來之所以能夠躍升為世界最大的獨立鋼鐵製造者,據說可能是導因於李愛菲的那數句真言。

可見計劃的擬定能給我們帶來諸多的好處,但我們大多數人從來不做或是不重視做計劃,究其原因,不外乎如下幾條:

1.因過分強調“知難行易”而認為沒有必要在行動之前多做思考;

2.不做計劃也能獲得實效;

3.不了解做計劃的好處;

4.計劃與事實之間極難趨於一致,故對計劃喪失信心;

5.不知如何做計劃。

進一步說,由於我們的工作缺乏計劃,將導致如下惡果:

1.目標不明確;

2.沒有進行工作歸類的習慣;

3.缺乏做事輕重緩急的順序;

4.沒有時間分配的原則。

2.不分重點

做事不分重點,不懂得把握重點、要事第一、選擇機會去做事等原則,往往浪費了時間。

請看下麵的行事次序,看看你自己平時喜好用哪種方式?

1.先做喜歡做的事,然後再做不喜歡做的事。

2.先做熟悉的事,然後再做不熟悉的事。

3.先做容易的做,然後再做難做的事。

4.先做隻需花費少量時間即可做好的事,然後再做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才能做好的事。

5.先處理資料齊全的事,然後再處理資料不全的事。

6.先做已排定時間的事,然後再做未經排定時間的事。

7.先做經過籌劃的事,然後再做未經籌劃的事。

8.先做別人的事,然後再做自己的事。

9.先做緊迫的事,然後再做不緊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