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東山再起(8)(2 / 3)

12月24日,也就是郭鬆齡兵敗被殺之日,李景林兵敗逃入日本租界,隨後又到濟南和張宗昌會合,組織直魯聯軍。這一日,馮玉祥致電段祺瑞,要求他任命孫嶽為直隸軍務督辦兼省長,取代李景林,段祺瑞答應了,第二天即發布此項命令。

事實上,為維持自己搖搖欲墜的地位,段祺瑞一直委屈自己極力討好國民軍。但他的一再討好,還是換不來期望中的穩定政局。因為一場更大的政治風浪又席卷過來,這就是人民反關稅會議的鬥爭。

前麵說過,關稅會議通過了以裁厘為條件的關稅自主方案。厘金是各地方軍閥的重要財源,在軍閥割據紛爭的時局裏,裁厘基本上是不可能,關稅自主便成了一句空話。中國國民黨、北京總工會、北京學聯等團體召開“關稅自主國民示威大會”,要求絕對無條件地實行關稅自主,群眾與警察發生衝突,100多人受傷。全國各地人民紛紛熱烈響應北京人民的反關稅會議的鬥爭,形成反帝反軍閥政府的洶湧浪潮。駐守京畿的國民軍受革命潮流的影響,也同情並支持人民群眾的鬥爭。中國共產黨北方區委更是決定聯合國民軍,開展以推翻段祺瑞政府、建立國民政府為目標的革命鬥爭。

放眼中國,革命浪潮蓬勃發展,除了段祺瑞還在貪戀權位不願離開,其他老牌政客們還是經驗豐富的,他們很快就發現,現在的中國政局,已經不適合他們玩下去了,再玩,恐怕性命都得搭進去。於是,北京政府上演了一出空城計:段祺瑞政府裏的諸位總長集體總辭職,各自逃逸,內閣癱瘓。

先是主辦‘‘金佛朗案”的財政總長李思浩,他第一個撤退。利用法國銀行對他的好感,他逃到東交民巷,租下兩棟房子住下。這兩棟房子都是獨立別墅式院落,幾進幾間,房間約有將近二十個。這倒不是他有錢喜歡住大房子,而是他深深了解目前的局勢,他知道早晚有一天,自己這幫撈天下的皖係哥們都會進來的。

李思浩沒有算錯,他的租金也沒有白交。很快,老哥們曾毓雋就被鹿鍾麟逮捕軟禁起來。曾毓雋買通看守,連夜脫逃,來到桂樂第李思浩的房子與他會合。梁鴻誌一聽說曾毓雋被捕消息,就知道大事不妙,也立即逃竄,來到這裏。

在這種形勢下,段祺瑞不得不考慮自己的去留問題,他先是打電報給馮玉祥,要他進京商討解決時局晦辦法一做派黃郛、許世英到張家口麵邀馮入京,以謀求馮的支持。馮玉祥認為,如段祺瑞下台,此時無人可代,便在11月27日致電段,表示始終擁護。

段祺瑞滿心以為執政府又可以太平一段日子了,因為它剛從馮玉祥那兒得到一顆定心丸。然而還沒有來得及消化一下,又出事了!這次的事件曆史上有專稱:“首都革命”。

說到“首都革命”,就不能不說一下他發生的背景。段祺瑞曾一手主持召開善後會議,商量解決時局的辦法。但段祺瑞骨子裏不相信孫中山倡導的主權災民的思想,因此大會根本沒有見到任何人民群眾的代表。段祺瑞執政,依靠的是軍閥武力。但中國人民已經開始覺醒了,辛亥革命後,民主共和的觀念就已經一步步深入人心,然而段祺瑞始終沒有看到這一曆史潮流,還在用封建社會官場那一套治國平天下,老百姓的意見從來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當然鬱積的憤怒一天天升溫。然而隻要民眾發出一點反抗聲音,遭到的都是政府的武力壓製。老百姓逐漸認識到,隻有用自己的武力來反抗政府的暴力。

在這一指導思想下,溫文爾雅的大學生們開始成立自己的武裝團體:學生敢死隊;廣大工人階級成立自己的工人武裝保衛隊。他們在中國政治舞台上發出的聲音越來越大。

28日上午,北京各校的學生敢死隊、工人武裝保衛隊突然出動,張貼散發《中國共產黨北京地方執行委員會宣言》、 《告國民軍》等傳單。

下午,北京五萬多民眾在神武門舉行國民大會,提出了屬於人民自己的要求:推翻段祺瑞政府、召開國民會議、組織國民政府。會後開始舉行大遊行,遊行隊伍包圍了執政府,準備與段祺瑞當麵談判,但是恰好(也許是有意)段祺瑞不在辦公室,執政府也沒有主要官員辦公,遊行隊伍馬上掉頭,直接衝向段祺瑞的住宅所在地吉兆胡同,擺出一副不找到段祺瑞誓不罷休的架勢。

馮玉祥雖然同情人民革命,但此時他還需要段祺瑞維持局麵。段祺瑞要是垮台,馮玉祥將會失去緩衝,要麼自己出麵主持政府,要麼將北京交給奉係。前者不可能,因為憑自己的實力還不足以影響各路軍閥,隻能躲在幕後,後者更是不可接受,北京再落入奉係之手,他就得卷鋪蓋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