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省聯軍北上順利,奉軍節節敗退。張作霖一麵在10月23日通電表示願意維持和平,一麵繼續派人與馮玉祥磋商合作事宜,馮玉祥仍然模棱兩可。
此時,在津浦線,五省聯軍和奉軍在進行著非常慘烈的戰鬥。奉係這方的主要戰將是施從濱,當時已經是70多歲了,頭發胡子沒有一根是黑的,也難為了他,這麼大年紀還不肯放下權欲,還在跟一幫小年輕玩官兵抓強盜的遊戲。但他賴以自豪的鐵甲車部隊卻因為孫傳芳部隊繞道後方,把鐵軌拆掉,鐵甲車傾倒路旁,施從濱和隨從人員全部被俘。
被俘後的施從濱倒沒有什麼慌亂,就跟平時下班一樣,很自然地對前來抓他的孫傳芳部下說: “你們辛苦了。”孫傳芳手下大將謝鴻勳俘虜他後不敢怠慢,派人把他送到蚌埠總司令部,還寫報告給孫傳芳,要求優待施從濱。
混了一輩子的施從濱什麼場麵沒見過,但這回該他倒黴,因為他遇見的是一個他下輩子才能遇見的混蛋孫傳芳。孫傳芳似乎不知道中國有一個敬老愛老的傳統,看見施從濱進來,他躺在床上動也沒動,便笑著說:“施老,你好,你不是來當安徽督辦嗎?你馬上去上任吧!”就命人把施從濱拖出去槍殺了。
前文已經交代過,民國時期的政治紛爭就如同一台大戲上演,來來往往的軍閥政客們如過江之鯽。但既然是遊戲,就一定有他的規則,否則就沒法玩了。有些規則是明文規定,更多的都是心照不宣的“潛規則”,那就是: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大家為了地盤和權力可以爭來鬥去,但僅限於政治軍事上的,輕易不會升級為肉體消滅(當然,這裏僅針對中國政治舞台上出演角色的政客軍閥,不涉及充當炮灰的老百姓)。
孫傳芳此時得意忘形,兒戲般地槍殺了施從濱,給自己惹下了殺身之禍。10年後,他窮途潦倒。一日,他正在天津英租界的居士林佛堂合掌閉目、口誦經文的時候,一個中年婦女朝他連開三槍,殺死了他,開槍之人正是施從濱的女兒施劍翹。
當然,這是後話!
孫傳芳聯軍攻克蚌埠以後,又以東西南扇形之勢圍攻徐州,河南嶽維峻的國民二軍在與孫軍聯絡好之後,兵分三路向東開進,進攻山東、直隸的奉軍。張作霖見此形勢,急令奉軍撤出徐州,退守山東。為防馮玉祥的國民一軍抄了後路,張作霖派重兵把北京包圍起來,隔斷國民軍一軍、二軍、三軍之間的聯係。
張作霖圍了國民軍控製的北京城,陸軍總長吳光新害怕因為自己同張作霖關係密切,而被國民軍抓了去,便向段祺瑞請求辭職,由次長賈德耀代行其職,同時交出所轄的執政府衛隊旅。結果教育總長章士釗、交通總長葉恭綽、財政總長李思浩、警察總監朱深以及許世英等人也紛紛向段提出辭職。
他們一走,政府形同癱瘓,令段祺瑞頓感手足無措,有人勸他就此自動下野,以免將來難堪。段祺瑞還是貪戀權位,思考再三後還是拒絕了。
11月8日,聯軍進占徐州、海州等地。至此,孫傳芳達到了他將奉軍逐出江蘇,並控製蘇、皖、浙、閩、贛五省的目的。
浙奉戰爭後期,國奉已經開始決裂,張學良攜張作霖的進攻令入關,抵達天津召集眾將領開會,商討對馮玉祥的處理辦法,沒想到滿臉殺氣的張作霖碰到了這樣的場麵:手下大將都不願意與馮玉祥開打;手握重兵的郭鬆齡已在暗中醞釀聯馮反張,不同意打;李景林想坐穩直隸位置,生怕節外生枝,不願意打。
段祺瑞見此情形,積極予以調解,勸張作霖主動妥協,同意將保定、大名重新讓給國民軍,並從京畿周圍撤軍,張作霖隻好半推半就,同意了段祺瑞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