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東山再起(6)(3 / 3)

什麼叫帝國主義

段祺瑞執政時期的中國,一直是動蕩不安,兵連禍結。就在舊軍閥們在中國大地上作威作福的時候,革命運動也在蓬勃發展。五四運動後,工人階級就已經宣告自己作為一支政治力量登上了舞台,孫中山創立的廣東革命根據地一天天得到鞏固,中國共產黨已經從星星之火發展為燎原之勢,工農群眾運動方興未艾,群眾自發組織的廢除不平等條約運動也是如火如荼。

然而,西方大國是不甘心就這樣退出他們經營日久的勢力範圍的,很快,他們就向中國人民展示了什麼叫帝國主義11925年2月上旬,上海的日本紗廠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無理解雇工人,然後用未成年的童工代替成人幹活,但工資卻不到成人的一半,工人失業忍饑挨餓,年幼的孩子在工廠飽受折磨,資本家們卻每天躺在中國工人的白骨上醉生夢死。魯迅先生說得好: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工人們為反對廠方以“養成工”代替成年男工和拘捕工人代表,憤而罷工。

罷工的工廠很快發展到22個,罷工工人達四萬多人。此時的中國共產黨已經由最初的十幾個人發展為一個日益成熟的組織,並且在不斷的對敵鬥爭中發揮出越來越大的影響力。當時中共中央指派李立三、鄧中夏指導這次罷工,罷工鬥爭由上海發展到青島。4月,青島日本紗廠的中國工人要求廠方承認工會和增加工資而舉行大罷工。5月15日,上海日本紗廠資本家對罷工工人實行報複,槍殺了帶領工人與其交涉的工人共產黨員顧正紅,並打傷10多人。租界當局非但不懲辦元凶,反而逮捕工人,提起訴訟。這就是“五卅”

運動的導火線。

在共產黨的號召下,上海日本紗廠兩萬多名工人立即罷工。各大學學生紛紛起來募捐,救濟死難工人家屬。5月28日,青島日本紗廠的資本家再次勾結奉係軍閥張宗昌,野蠻槍殺罷工的中國工人,打死8人,打傷20多人,逮捕了70多人,這更加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憤怒。在中共中央的領導下,各界群眾決定於5月30日在上海外國租界舉行遊行示威。

30日上午,各校學生兩千多人在上海公共租界各馬路散發反帝傳單,發表反對槍殺顧正紅、反對逮捕學生的各種演講。下午,租界巡捕大肆捕人,有100多名學生被捕。憤怒的群眾聚集在捕房外,強烈要求釋放被捕學生。此時有位英國捕頭叫愛活生的竟然下令巡捕向手無寸鐵的群眾開槍射擊,當場打死13人,重傷8人,輕傷10多人。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上海總工會於31日成立,並決定6月1日起實行總同盟罷工。到了這天,工人罷工,學生罷課,商人罷市,甚至公共租界的華捕也有半數以上罷崗。7日,上海反帝運動的領導機關工商學聯合會成立,提出了與帝國主義交涉的17項條件。

軍閥也不都是冷血的,他們其實也有激情和熱血。平時忙於政治爭鬥,顧不上想更多,一旦麵臨真正的民族生死存亡的大是大非關頭,很多軍閥的表現並不是一無是處。“五卅慘案”發生後,馮玉祥、嶽維峻、張之江、孫嶽等人就聯名致電段祺瑞執政府,要求迅速對外,不必顧慮內部矛盾,初步顯示出了國難麵前同仇敵愾的愛國之心。其他的一些軍閥,如張作霖、趙恒惕、唐繼堯等,不管出於怎樣的動機,也都紛紛致電段祺瑞,表示不同程度的抗議。

對帝國主義者的暴行,段祺瑞即使再怎麼不情願,也做不到無動於衷,外交總長沈瑞麟與他溝通意見後,向北京外交使團發出抗議照會,要求其馬上指揮上海領事團趕緊釋放被捕的人,並要避免發生同類事件。

但是他們還是低估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囂張,6月4日,上海租界捕房不顧中國政府的抗議,繼續開槍殺人,北京外交部為此再次照會外交使團提出抗議。段祺瑞也感到忍無可忍了,令孫寶琦為淞滬市區督辦,負責上海的地方事務,並派稅務督辦蔡廷於、外交次長曾宗鑒到上海查辦“五卅慘案”。

然而,北京外交使團軟弱無能,麵對帝國主義的咄咄逼人,他們退卻了,態度轉化為“主要責任在示威運動者”,段祺瑞隨即態度軟化,要求全國人民回到原來的秩序、軌道上來,等待政府調查事實。

為了繼續維護自己在中國的特權,向中國人民示威,英、日帝國主義開來大批軍艦停泊於黃浦江上,海軍陸戰隊也集結上海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