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直皖大戰(4)(1 / 3)

擺脫了張敬堯的掣肘,吳佩孚順利抵達鄭州,將部隊擺在鄭州至保定一線,擺出了要對付皖係的陣勢。但考慮到北洋軍閥裏段祺瑞是老資格,威望還是存在的,為了將風浪控製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他提出的口號成了“懲辦徐樹錚、解散安福係”。

吳佩孚很有自信,本身他就不是個怕事的人,再加上他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因為張作霖這時以“調停人”的身份帶著兩營衛隊、一個機槍連進入了北京,張作霖表麵上忙於了解各方要求,調解各方關係,暗地裏與直係共商討皖之計。

段祺瑞不會束手待斃,他一直在拖延時間以備戰。事實上,他6月中旬就把徐樹錚從庫倫調回來以布置戰事。30日,當張作霖再次來到團河,討問段對曹錕的要求的意見時,段認為同直係決戰的時機已成熟,便不再模棱兩可,而是怒氣衝衝地對張指責吳佩孚以一個小小的師長,竟敢公然要挾罷免邊防大員,幹預政事,簡直就沒把中央政府放在眼裏,如果一定要罷免徐樹錚,就必須同時罷免吳佩孚。

就在這節骨眼上,段祺瑞又遭受了重重一擊。由於傳說吳佩孚已經將軍隊開到保定一帶,隨時準備進京,徐世昌召開了特別會議,下令解除徐樹錚西北籌邊使、西北邊防軍總司令等職,並將邊防軍交陸軍部接收,一下子把皖係的重要軍事力量和地盤給擄奪了。

此時的段祺瑞又一次氣歪了鼻子,他對張作霖說: “罷免吳佩孚,萬事皆休。”張作霖說: “這恐怕辦不到吧。”段一聽更加惱火: “辦不到也要辦!你們辦不到,我一定要辦到。”

徐樹錚知道張作霖調停的條件竟然是罷免他自己,心裏對他是恨之入骨,幾近瘋狂的他策劃了暗殺張作霖的行動,並報告了段祺瑞。但段祺瑞的為人還是比較坦蕩磊落的,他不喜歡搞陰謀,所以徐樹錚沒能下手。咽不下這口氣的徐樹錚決定再次單幹,趁張作霖回奉天要路經廊坊之機再行暗殺,將生米做成熟飯,到時候讓段祺瑞接受既成事實。但消息走漏,靳雲鵬很快知道了這一計劃,馬上密報張作霖,張作霖化裝連夜趕赴天津,得逃一劫。

不依不饒的徐樹錚隨後又搞了個暗殺團潛入奉天,企圖暗殺張作霖。

麵對徐樹錚種種乖張的行為,張作霖再也不能容忍了,公開表明他要進行“武力調停”,且對曹錕表示他的立場是支持直係反對皖係的。

段派方麵一直在積極備戰,直軍也在布置防線,吳佩孚從來就不是個優柔寡斷的人,麵對曹錕的猶豫,他拍著胸脯保證: “有我吳佩孚在,兩星期結束戰鬥,您就放心吧!”形勢越來越緊張,段祺瑞再也坐不住了,決定先下手為強,於是他立即回到北京,在將軍府召開特別會議,決定將曹錕、吳佩孚、曹銳免職,交段親自查辦。但是這項決議送到大總統徐世昌那兒,徐世昌卻麵露難色,他是擔心一旦命令下達,局麵將再也無可挽回,兩方勢必直接攤牌,一場戰爭在所難免了。這對於中國政局來說不一定是什麼好事,同時自己的大總統位置恐怕也坐不了多久了。於是他幾次推脫,就是不在公文上簽字蓋印。段祺瑞早已下定決心攤牌,對徐世昌的牆頭草作風極為惱火,一怒之下,他幹脆派兵包圍總統府,逼迫徐世昌同意。

被大兵包圍的徐世昌騎虎難下,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隻好違心地下令懲辦曹錕、吳佩孚。段祺瑞的皖係覺得自己占得了先機,卻沒想到適得其反。因為直係軍隊方麵得知大總統令竟然是由段祺瑞的軍隊威逼發出的,不由得同仇敵愾,一下子抱成了團,枕戈待旦,下定決心與皖係決一死戰。

偷雞不成蝕把米,直皖開戰已經是迫在眉睫了。

7月9日,段祺瑞將邊防軍改為“定國軍”,在團河成立討伐曹吳的“定國軍總司令部”,自任總司令,靳雲鵬為副司令,徐樹錚為總參謀長,段芝貴為第一路軍司令兼京城戒嚴總司令,曲同豐為第二路軍總司令兼前敵司令,魏宗瀚為第三路軍司令。同日,邊防軍第3師陳文運部開赴廊坊,第一師曲同豐部與陸軍第九師魏宗瀚部、第十三師李進才部、第十五師劉詢部開赴長辛店、盧溝橋、琉璃河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