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甄選學官,注重素質(1 / 1)

在唐代名人中,韓愈重視教育、致力興校辦學,可以說是最為突出的。他的許多政績乃至曆史影響,都與教育有著密切聯係。

韓愈在任國子監祭酒的時候,對國子監進行整頓。國子監祭酒是中央教育機關首長,掌管雖不如三省六部重要,地位卻相當的尊崇,非碩儒有文者不授。韓愈自貞元末入仕起,數次在國子監所屬學校任過教職,對其內部的教育程序相當熟悉。韓愈對教育事業非常重視,但又常常不能安於此位,這是以直接參政為人生價值追求目標的韓愈對教育事業的矛盾態度。但他從來不輕忽職守,既然作為博士,則認真授徒,既然為祭酒,則通盤考慮學校教育的措置。尤其是韓愈已經在當時認識到了老師對學生的重要性,老師素質、知識的優良與否,直接關係著學生將來的學習效果和發展。

元和十四(819)年,韓愈因諫阻憲宗奉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剛一到任,他就到老百姓中間體察民情,詢問疾苦。看到當地人鄙陋而不開化,韓愈便在潮州設立學校,還自己拿出錢來辦學。並且,他親自教人們讀書,幫助人們糾正字詞的讀音,使地方語言逐漸地規範化。潮州也漸漸由閉塞落後的地區,變成了像鄒魯一樣文明的地方。當地人們傳唱著“不有韓夫子,人心尚草萊”,對其功績加以歌頌。潮州有韓山、韓江,街道以“昌黎”命名,都是當地人們景仰韓愈的標誌。韓愈做國子祭酒時,更是積極從事辦學。為了辦好學校,他奏請朝廷要嚴格挑選優秀的儒生擔任學官,主張每天會講,提出具體措施以整頓國學。韓愈既重教,而且也特別注意尊師。當時國子監有位直講(學官),學識淵博,能講解《禮記》,但容貌醜陋,因此貴族子弟出身的學官棄視他,不願和他在一起吃飯。韓愈知道此事,用餐時就派人叫來直講與之共食。國子監的老師們看到國子祭酒與之同食,知道韓愈很欣賞這位直講的才幹,自此以後,學官們再也不敢輕視直講了。

另外《國子監論新注學官牒》是韓愈針對甄選學官的一部文書。《牒》中說,此前“吏部所注,多循資敘,不考藝能”,學官中多有學既不博、藝亦不專者,“至令生徒不自勸勉”,要求吏部此後“非專通經傳、博涉墳史及進士五經諸色登科人,不以比擬”,凡是所注擬,國子監另外加“研試”考核,然後才能上任。接著韓愈就上了《舉薦張籍狀》。張籍當時是為秘書省校書郎,官職卑微,很長時間生活都陷於貧困之中。韓愈舉薦張籍為國子博士,以加強國子監學官的質量和教學水平。

早在韓愈貶潮州前的大曆十三年(778),潮州才士趙德已登進士第。按唐代的科舉製,中進士隻意味著取得做官的資格,必須再由吏部主持的考試合格以後才能正式授官。也許是因為未通過吏部試,趙德隻能長期地“婆娑海水南,簸弄明月珠”。韓愈被貶潮州後,發現趙德是一位賢士,於是毅然舉薦他“攝(代理)海陽縣尉,為(州)衙推官,專勾當(主管辦理)州學”。即由平民一下子提為副縣級官員並主管全州的教育事務。

韓愈對潮州文化教育作出的最大貢獻,不在於捐款的多少,或教育方式之高明,而在於他能大膽啟用當地人才主持學政,使地方教育事業不受或少受因州郡長官的變動而帶來事業的鬆弛,為潮州教育史揭開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