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嚴嘴角劃過一絲苦笑,手上並沒有使力,或者重傷的他,已經使不出多少力氣了,僅僅是單手旋起槍身,以矛尖引開長刀,槍柄已然直指壯漢的咽喉。指而未刺,因為情義已絕。兩人的身形由靜而動,又由動轉靜,連帶著將四野的沉寂一驅而散,蜀兵重新四散開來,各去收拾行裝。
一盞茶地功夫,蜀兵已然散盡,留下肯降的人並不多,讓孟獲稍微有一點點失望,他還以為能意外地在這裏撿起一支山嶽兵卒,不過,這勝而未傷的結局,恐怕也是最好的了。
不過,在留下願追隨李嚴的百來蜀兵之中,孟獲意外地看到那個怒而舉刀的壯漢,想必李嚴也感到奇怪,他應是家中有妻兒老小的人,為何會選擇留下追隨一個不確定的未來。
“我沒有勇氣回去麵對十幾個家庭的追問,所以隻能相信,你的選擇是正確的。”壯漢看起來並不想多說什麼,和其他留下的兵卒一樣,他們同樣是做出了屬於自己的選擇,不論這心許的是李嚴還是蠻王孟獲。
李嚴將蜀營中尚存的糧餉等分發給要千裏返鄉的蜀兵們,畢竟,多數人掙紮的還是生存而非理想或者信念。
孟獲分派了一個蠻卒回營報信,想來軍師還不知道這裏的一切,如果讓軍師知道他在睡夢之時,我們已然勸散了蜀軍,還新招了百來素有悍卒之稱的益州山嶽兵,不知他會不會有驚訝而期許的神色。或者說,軍師會暗自慶幸蜀軍並沒有暴起而擊,將蠻王與祝融都扣為人質。
不過,等呂凱帶著蠻卒們來會的時候,孟獲才發現自己又沒有算準軍師的心思。因為呂軍師完全不是沒有準備的樣子,相反地,看來在孟獲等人剛出營的時候,軍師就好像已經預料到了這結果一般,早吩咐安排蠻卒們收拾軍械糧餉,拆營毀寨,全軍來會蠻王。
待兩邊相彙,呂凱與李嚴見禮畢,孟獲還想誇大一下今天初到蜀營時的凶險,卻被軍師截住話頭,“大王,此去建寧尚有十日山路,若不速行,恐那楊鋒抵擋不了多久。”
聽軍師這麼一提醒,孟獲才猛地想起來,這次越嶲蜀軍是三路齊出,方今才一路得勝,遠非能高枕無憂的時間。“不過現今永昌之兵被我們悉數調出,若越嶲再出兵往攻永昌,該如何是好?”孟獲心裏縈繞不去的還是王太守那個保境安民的百試良方。
呂凱也不言語,但以目視李嚴,孟獲早會其意。
“李將軍,還請你率所部兵卒,先回永昌休養,這一城軍務,就全托付於你了。”孟獲想著不僅是這李嚴,想來那另外兩路蜀兵不知多少是江陽等地所抽調的兵力,若用這百來降兵去戰,難免有鄉誼之礙,不如就讓李嚴帶著這百來人,先回永昌駐守,一是方便大將養傷,二來也免了自己後顧之憂。
李嚴知蠻王所憂,亦不多言,轉身帶了新降的百來兵卒便往永昌退去。
孟獲則收束蠻軍,清點完人力物資,便急急翻山往建寧行來。
PS:看著又多了個推薦,今天再補一章!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