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堅毅的神情再一次幫蠻王安撫了雜亂的心境。想必她已經對事態抱有著萬全的心理準備,因為無論結果如何,她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用自己所有的心力,去捍衛自己的信念,保護相隨一生的伴侶,這種決絕使得她並不畏懼任何情況,也讓絕境顯得安詳而自然。
孟獲再一次從夫人哪裏尋找到了慰藉,並轉而相信,李嚴,將會是他最得力的大將。
蜀兵卻找不到這種寧靜。驚訝、慌張、猶豫甚至絕望,都逐漸在人群中蔓延開來,雖然良好的訓練和嚴格的軍紀能保障秩序和安靜,但本是牢而不破的一支軍隊,這時已悄然分化為一個個人,開始想念和選擇自己的回憶。
李嚴看著這些他從江陽帶出來的兵卒,他們曾經信任且追隨他,來到這距家千裏的陌生之地,那時,他也信誓旦旦地要為大家帶回更加輝煌的一個未來,並相信自己有能力肩負起眾人的期望。但戰爭的殘酷就在於,它並不是依信念的強弱而決定勝負的,或者,蠻王所統領的軍隊對勝利的渴求超過了他。但不管因由,敗就是敗了,他不會逃避這個結果,他的堅韌,就在於他有勇氣麵對任何現實,並堅定地往自己一貫的目標不斷地走下去。現在,他仍舊希望自己的信念能夠再次感染這些昨日的部卒,或者說,能勸服他們,珍惜自己的生命,將希望而不是眼淚帶回去給他們的家人。
慢慢地,蜀兵開始有了自己的選擇,這不是一個整體上優劣的決定,而隻是每一個人,對自己信念的抉擇,有一個小頭目已經收起了兵器,對李嚴抱拳施禮後,悄悄帶著幾十個部曲鄉卒,離開了圍堵的陣列。
雖然判斷是基於每個個體的過往經曆所做出的,但他人的方向,終究還是會不斷地擴展開來,更多地蜀兵收起了兵刃,選擇了離開,這讓孟獲鬆了口氣,也讓李嚴肩上的單子鬆了幾分。
不過,敢於挑戰未知的勇士曆來都是不會缺乏的,還是先前那個顯得頗為壯碩的頭目,單獨地從陣列之中大步走出,怒吼道,“李嚴,我不服。千裏而來,卻隻能將十幾個兄弟的死訊帶回去,我沒法和他們的家人交待。既然你現在是蠻軍的將領了,那我就想試試,看能不能用你的項上人頭,換回一個對他們的說法。”
異變,使得幾撥原本已打算離開的蜀兵又停下了腳步,讓孟獲本已鬆下去的心再次憑空飄浮了起來,連祝融攥住長標的手都又緊了三分。
李嚴轉回沉默,言語總是比現實顯得貧乏,他也沒抱有簡單地幻想,以為自己的心意,能夠完完全全通過幾句話便傳遞到每一個人的心裏。在從身側蠻卒那裏接過一杠長槍後,他深深吸了口氣,勉力將身形定在地上,舉槍相待。
蜀兵都看得出李嚴身負重傷,那名壯漢也不例外,但一片沉寂中沒有人多說什麼,而隻是自覺地後退幾步,騰出了一片空地,沒有人想改變什麼,大家隻是靜靜地等待變化的到來。
孟獲以目相注,對著本欲挺身而出的祝融微微搖了下頭,這不是勝負之爭,而隻是情義之絕。
壯漢用的是長刀,也沒擺任何架勢,隻是怒喝了一聲,高舉著大刀直挺挺地當頭就劈了過來,任由全身空檔顯露。或許,他隻是全力求勝,或全心求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