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是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無論你生活在何種環境,都離不開競爭。隻有競爭,才有發展,競爭是社會發展的催化劑,是人們取得成功的動力。現代社會,凡有人群的地方,無不充滿了激烈的競爭,或明爭,或暗鬥,或強攻,或智取,勇者鬥力,智者鬥計。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在麵對改革開放、科技進步和市場經濟的大潮,必須培養健康的競爭心理,提升競爭力,這對自身的健康成長是大有好處的。競爭是青少年實現自我完善的一個過程,因為在競爭過程中,青少年需要不斷地調節自身的思維、情感和行為方式,發揮自己的潛能。通過競爭,青少年才能認識到自己的力量,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斷的進取。
競爭是成長的動力
每個人都有爭強好勝之心,隻有在和別人的相比之下,才能進步的更快。就青少年而言,競爭是實現自我價值而做出的不懈努力,從而使自己的優勢得以充分挖掘和發展,將來為祖國貢獻更大的力量。競爭讓人們滿懷希望,朝氣蓬勃。這是一種健康的心理。
競爭是實力的展現。擁有豐富的知識,掌握比較多的技能,善於把握時機,敢於展示,才能表現為競爭能力。在社會上龐大的求職大軍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在同等學曆的畢業生中,或多一個外語能力、或多一個計算機能力、或多一個寫作能力、或多一個公關能力等,都會引起用人單位的特殊興趣,並先行選擇他來從事某一職業。因此,培養競爭能力的重要前提是提高綜合實力,而不僅僅是一種爭強好勝的抽象意識。
競爭是人格的考驗。競爭的目的是為了使人們在危機感中不斷尋找拚搏前進的新的製高點,讓每個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地發揮,從而使人類的精神和物質財富得到空前的豐富。違背這一目的的行為就是不正當的競爭,充其量隻能是對社會財富、他人利益掠奪的權術,是人格和道德的墮落。因此我們說,競爭是對人格的考驗,所以,在學生在和他進行競爭時,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目的。
除此之外,競爭還會給人們帶來以下好處:
(1)競爭能激發人的創造精神,它使人體充沛,思維敏捷,反映靈活,想象豐富;
(2)通常情況下,人隻能發揮自身潛能的20%-30%,而在競爭過程中,人處於緊張的情緒狀態,這種情緒有利於個體潛能的發揮;
(3)通過競爭,能夠使人們增強信心,從而樹立更高的奮鬥目標;
(4)競爭中的失敗者通過總結經驗,調整目標與行動方式,為進一步取勝打好基礎。
在競爭麵前,青少年朋友對待競爭對手的態度一定要誠懇,不嫉妒、不報複競爭對手,要敞開心胸告訴對手:“我想趕過你,和你一樣有成就,讓我們一起努力吧!”拳王阿裏曾說:“誰能戰勝我,說明拳擊事業發展了,這是我終身的追求--發展拳擊。”競爭是激活機體的活躍細胞,它帶來進步的活力,使勝利者繼續前進,失敗者急起直追;對強者是鼓勵,對弱者是鞭策,其結果是“你我他”的共同發展。
總之,在瞬息萬變、紛繁複雜的社會生活中,青少年朋友一定要努力培養自身的競爭能力,保持良好的競爭態度,如此才能應對自如、穩操勝券。
培養正確的競爭觀
在當今社會,受各種環境的影響,大部分的青少年都有著較強的競爭心態和成功欲望,但往往由於缺乏正確的競爭觀、人生觀的理論引導,再加上他們正處於心理發育不夠完善的特殊期,對競爭容易產生錯誤的、片麵的理解,認為競爭就是不擇手段地戰勝敵人,過分看重每次競爭的結果,或不能正視競爭的結果,致使競爭惡性化,從而阻礙了良性的健康的發展,引起心理障礙,損害身體健康,甚至造成事故或產生越軌行為,走上犯罪道路。因此,青少年樹立一種正確的競爭觀尤其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