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2 / 3)

大千世界,萬種誘惑,什麼都想要,會累死你,“無欲則剛”,該放就放,是人生最寶貴的經驗,它將使我們能在障眼的迷霧中辨明方向,勇往直前;將使我們在與邪惡的鬥爭中伸張正義,克敵製勝。“無欲則剛”,使人如同蒼鬆翠柏,不怕烏雲翻卷,不怕雨暴風狂,挺立世間,永不摧折。

把握好你的無價之寶

溫馨的小家絕對勝於輝煌卻冰冷的宮殿。和美的家庭,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資本。

有一個人一心想尋找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他問遇到的每一個人:“世上最寶貴的東西是什麼呢?”黃金、美女、鑽石、權力、知識、法術……人們的說法不一。

因為弄不清楚最寶貴的東西是什麼,這個人便決定走遍天涯海角去尋找,他想,這樣一定可以找到世上最寶貴的東西。

許多年過去,這個人走遍全世界,但他窮了,老了,病了,卻一無所獲,也不快樂,隻好失望地回家。

冬天的傍晚,遠遠地他就望見家中窗戶裏透出溫暖柔和的燈光,向窗裏探望,飯桌上有熱騰騰的飯菜,家人圍坐,單空著留給他的座位。這個人流淚了,他終於發現,原來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便是自己的家。

家,是心靈的港灣;家,是溫馨的歸宿。美國一位經濟學家在研究之後稱,良好的家庭和美滿的夫妻生活比一個年薪5萬美元的工作更令人感到幸福。所以,有專家建議,在辛苦的工作之餘多花時間陪陪你的家人,家庭給你的精神上的愉悅和幸福比任何重要的工作都要重要。

在美國,有一個叫湯姆的人擁有21億美元的資產,有一個專門從事通信服務的大公司。湯姆年輕有為,妻子是個律師,擁有兩個可愛的兒子。這似乎是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自從湯姆出任總裁後,他的全部精力和時間讓工作占滿了,家庭中的溫馨氣息淡多了。妻子任勞任怨,沒有一句怨言,隻是淡淡地說了句:“對於世界而言,你隻是一個老板;對於我和孩子而言,你卻是我們的整個世界。”

聽了這句話後,湯姆大為震驚。他知道,除了做生意掙大錢之外,還有更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去做。於是,他毅然辭掉了總裁的職位,遵從兒時的夢想,去附近的學校當了一名教師。湯姆犧牲個人的巨大代價換來的是什麼呢?是他所教的學生在他家冰箱上貼的“世界上最棒的老師”的字,還有全家人飯桌上的快樂。

你的家人是你的生命中與你相伴時間最長的人,所以一定要好好珍惜這份珍貴的親情,互相體諒,相親相愛。

有時候,家庭的氛圍完全取決於你工作後帶著什麼樣的心情回家,不要小視情緒的作用。如果你帶著笑臉走進家門,快樂的孩子會更快樂,而如果把工作中的煩躁帶回家,家庭的氣氛就會變得壓抑。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女人,夫妻相濡以沫,孩子也十分聰明懂事,家庭和睦幸福,讓很多人都羨慕不已。一次,女人邀請朋友到她家聚會,一位飽受婚姻之苦,為了孩子勉強維持婚姻的朋友問及她家庭幸福的秘訣。

她笑了笑:“哪有什麼秘訣啊?我們覺得都是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珍惜,所以我們把一句話作為家庭生活準則——‘把快樂帶回家,悲傷怒氣到家門口為止’,哪怕受了再大的委屈,在家裏都要開開心心,因為讓家人開心、感受家的溫暖是家庭成員的責任!”大家若有所悟,暗暗尋思起來。

臨走換鞋的時候大家才發現在她家的門口赫然貼著一張招貼“情緒到家門口為止”!大家不由得為此歎服。

與你心愛的人步入婚姻的殿堂之後,你將不再依靠父母,你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並且在不久的將來,你就會有自己的孩子,你將成為父母。有了自己的家庭,你就要履行自己的職責,你是這個家庭的重要的一部分。

首先,你要做一個合格的丈夫(妻子),照顧好你的妻子(丈夫)。盡管一個人應該以自己的事業為重,但不能為了事業而忽略了家庭生活。家庭生活是你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優秀的人,不僅要有成功的事業,更要有和睦的家庭和有教養的孩子。

其次,你要照顧好你的孩子,盡到做父親或者是母親的責任。對孩子來講,眼睛是他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不管小孩子看到什麼,他都會無意識地模仿,不知不覺中,小孩子就會從周圍熟悉的人身上學到一樣的行為,因此你要特別重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

另外,良好的家庭氛圍對於一個人品格的養成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孩子們親眼看見父母的言行舉止,這些都深深地影響著他們。因此,要想讓你的孩子如你所期望的順利健康地成長,那就必須改善和提高你自己。

照顧好你的家人,讓他們活得幸福快樂是你一生的責任。試想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家人都照顧不好,還能指望他做什麼呢?

現在,人們尤其是家長們最熱衷談論的話題全是高考分數、考大學、出國深造、做官、成專家之類,其結果是苦了孩子,害了孩子。生命價值的深度和廣度,怎麼能與成名、成家、做官、賺錢等畫上等號呢?人們如此看重功利名望,一旦爭名奪利失敗,便一蹶不振,對生命失去了信心和熱情,人生從此變得暗淡無光,這實在是當代人的悲劇。

我們每一個生活在當今社會的人,在人生的追求中,對名譽和權力的追求應該注意節製。不然,把名譽和權力看得過重,不惜一切代價地想把它們追求到手,豈不是將人生過得過於功利和枯燥了?自己那美好的人生豈不是要大打折扣了?

人生在世,除了追名求利外,還有另一種活法,那就是甘願做個淡泊名利之人,粗茶淡飯,布衣短褐,以冷眼洞察社會,靜觀人生百態,這樣,就能品味出生命的美好,享受到生活的快樂。

有的人既不求升官,也不求發財,每天上班安分守己地做好本職工作,下班按時回家,每個月領著不多不少還算說得過去的一份工資,晚上陪愛人在家裏看看電視,周末帶孩子逛逛公園,年輕的時候打打籃球,年紀大點練練太極拳,不生氣,不上火,知足常樂,長命百歲。這樣的人生可能看起來有些“平庸”,但其中的那份“閑適”給人帶來的滿足,也是那些整日奔波勞累、費心勞神追求功名利祿之人所體會不到的。所以國王會羨慕在路邊曬太陽的農夫,因為農夫有著國王永遠不會有的安全感,而你要有農夫那樣的安全感就不能有國王的權勢。

功成名就從一定意義上講並不難,隻要用勤奮和辛勞就可以換取,就是需要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來拚搏。就一般情況而言,你多得一份功名利祿,就會少得一份輕鬆悠閑。而一切名利,都會像過眼煙雲,終究會逝去,人生最重要的,還是一個溫馨的家和腳下一片堅實的土地。

放棄名利,成就大德

人生天地之間,轉瞬來去,就像是偶然登台、倉促下台的匆匆過客。人生既然如此短暫,活在世上就要珍惜人生,對於名利與金錢,要學會放棄。

在日常生活中,當自己的利益和別人利益發生衝突,友誼和利益不可兼得時,首先要考慮舍利取義,寧願自己吃一點虧。鄭板橋曾說過:“吃虧是福。”這絕不是阿Q式的精神自慰,而是一生閱曆的高度概括和總結。

清代文華殿大學士張英在朝為官,一日忽然接到老家書信。拆開一看,原來,張家與一個姓葉的侍郎家毗鄰而居,葉家重建府第,將兩家公共的弄牆拆去並侵占3尺,張家自然不服,引起了爭端。家人千裏捎書來請他出麵幹涉。張英並沒有倚仗官威欺壓鄰居,而是給自己家人寄了一首打油詩:

千裏修書隻為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裏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英以萬裏長城為例,告訴家人,錢財身外,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如今雖然萬裏長城仍然聳立,王朝卻幾度更替,修建萬裏長城的秦始皇早已不在了。人總是難逃一死,就是多爭來幾尺地又有什麼意思呢?

張家人看了信,主動把自家的牆往後退讓3尺。鄰居也受到感動,也往後退讓了3尺空地。於是中間出現了一條6尺寬的胡同,兩家和好如初,留下“六尺巷”的一段美談。

大凡平民百姓,最難吃虧的是財,最難忍受的是氣。往往被氣所激,被財所迷,做出不可收拾局麵的事來。一打官司,難免為了爭個輸贏而打點官府衙門,大多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為人恥笑不說,自己還傾家蕩產。

這樣的關口,兩相爭必相傷,兩相和必備保,實在不值得爭贏鬥狠,種下深仇大恨。

錢財乃身外之物,不值得相爭。像長城那樣宏偉的工程,秦始皇死後尚不能擁有,將國比家,道理還不是一樣嗎?人赤條條來到世上,又赤條條複歸黃土,爭來爭去沒啥意思,更何況還要驚動官府、傷害鄰居呢?

“讓他三尺又何妨”,一件小事便表現了做人的寬宏大量,一件小事,也表現了豁達大度的性格與高尚的人品。

在現實生活中,名譽和地位常常被作為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準,所以追求名聲、地位和榮譽,已成為人們的奮鬥目標。在很多人心目中,隻有有了名譽和權力才等於實現了自身價值。

名譽與權勢,如水流花謝皆為身外之物,萬萬不可一味地去追求。如果為了爭名奪利不擇手段,那就無異於害人害己了,這樣的人生又有何樂趣?何況,爭名奪利不但不會使你流芳千古,而且有可能會讓你身敗名裂。

對“焦耳”這個名字我們中學學物理時就很熟悉。1843年,焦耳提出“機械能和熱能相互轉化,熱隻是一種形式”的新觀點,這無疑促進了科學的進步。他前後用了近四十年的時間來測定熱功當量,最後得到了熱功當量值。

事實上,與焦耳同時代的邁爾是第一個發表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的科學家。當邁爾等人不斷地證明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的正確性,終於使得這一定律被人們承認的時候,名利欲望的膨脹驅使焦耳向邁爾發起了攻擊。焦耳發表文章批評說,邁爾對於熱功當量的計算是沒有完成的,邁爾隻是預見了在熱和功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數值比例關係,但沒有證明這一關係,首先證明這一關係的應該是焦耳。隨著焦耳發起的這場爭論的擴大化,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也一哄而上,紛紛對邁爾進行了不負責任的錯誤指責。邁爾終於承受不住這一爭論和批評帶來的壓力,特別是焦耳以自己測定熱功當量的精確性來否定邁爾的科學發現權,使得邁爾陷入有口難辯的痛苦境地。這時,邁爾的兩個孩子也先後因故夭折,內外交困中的邁爾先是跳樓自殺未遂,後來得了精神病。

雖然當年的邁爾被逼進了瘋人院,但今天人們仍然將他的名字與焦耳並列在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奠基者的行列。焦耳為爭奪名利而導致的失誤,也為人們世世代代所遺憾和譴責。

這是發生在西班牙的一個真實故事:

德米爾是一個小工廠的保安,日子過得平淡無奇。有一次,他買了10張足球彩票,其中一張,竟然讓他中了大獎,獎金是7000萬美元。一夜暴富,這令他真是喜出望外。於是,他馬上辭去了推銷員的工作,開始揮金如土,過上了奢侈豪華、荒淫無度的生活:今天看球賽,明天觀鬥牛,吃飽喝足了,就去嫖妓。10年後,德米爾變得一無所有,債台高築,最後鋌而走險,因入室搶劫,被打入了大牢。

就這樣,一筆巨額彩金使一個人由窮人一躍而變成了富翁,又從富翁跌為了窮光蛋,更可悲的是7000萬美元竟買斷了他的自由。

無可否認,進入了利益中心的人,可以擁有無數的身心上的享受。正因為有利益,有誘惑,才會有那麼多人奮不顧身地去追求。人生諸多煩惱,多由貪婪名利引起;人間諸多禍患,也多由貪婪名利所致。因此追求名利的時候,更應該銘記的是:君子愛財、愛名,都得取之有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對個人而言,各有各的追求;對社會而言,各有各的貢獻。一個快樂的人不一定是最有錢、最有權,但一定是最聰明的,他的聰明就在於他懂得人生的真諦:花開不是為了花落,而是為了燦爛。可遺憾的是,在現代社會生活中,依然有許多人不但對功名利祿趨之若鶩,甚至把它看成是一個人全部的生存價值。

曠世巨作《飄》的作者瑪格麗特?米契爾說過:“直到你失去了名譽以後,你才會知道這玩意兒有多累贅,才會知道真正的自由是什麼。”盛名之下,是一顆活得很累的心,因為它隻是在為別人而活著。我們常羨慕那些名人的風光,可我們是否了解他們的苦衷?

英國大哲學家羅素說:“人之所以有道德,是因為受的誘惑太少。”更具體地說,人之所以有道德是因為他欲望少,在誘惑麵前欲望少,也就意味著誘惑少了。所以,學會以淡泊之心看待名與利,乃是免遭厄運和痛苦的良方,也是超然於世外的智慧。隻有對名利真正的拿得起放得下了,那麼你也就擁有了聖賢的美德。

心也要經常洗

在如今這個五光十色的社會中,權力、金錢、美色如同一把把利劍高懸於我們的頭頂,我們在動心的同時,也要警告自己那是有風險的。在誘惑麵前應該適可而止,減少一點欲望,才不會葬送自己。因此,對於蠢蠢欲動的心要經常“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