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丟掉高跟鞋
沒有什麼時尚配飾像高跟鞋這樣,對女性的限製和傷害是如此之大。任何一位足科醫生都會告訴你,經常穿高跟鞋的女性,其所要承受的不僅僅是雙腳被擠壓變形、腳趾腫大、起繭子的痛苦,更可能因此罹患多種疾病,包括小腿、膝蓋和背部的疾病。但是即使如此,女性們還是成天穿著高跟鞋,僅僅因為高跟鞋是時尚的代名詞。
現代的女性應該是比較幸運的,因為現在的生活方式允許女性有一些私人的空間,也允許她們穿舒服的低跟鞋或者平底鞋,而且有些時候的時尚潮流也會推崇平底鞋。的確,許多男性認為穿著高跟鞋的女人非常性感(這也許就是我們甘願忍受著痛苦,仍堅持穿著不舒服的高跟鞋的原因吧)。但是,如果你真的想簡化你的生活,卻仍然僅僅因為你周圍的男性覺得穿高跟鞋的女性有吸引力的話,也許你就該花些時間去改變那些男人了。
除了穿著不舒服,高跟鞋更把你鞋櫃的複雜程度提高了幾個層次。想一想,如果你的鞋子全部是同一個高度,那麼你的鞋櫃會因此簡單多少。這也就是為什麼男人的衣櫥要比女人的簡單N倍的原因。男人可以穿各式各樣的鞋子。但是都很舒服,而且不論搭配西裝還是休閑服都不用擔心褲子的長短是否合適。
如果你遠離高跟鞋一段時間,再看到穿著折磨人的高跟鞋一瘸一拐地走在路上的女同胞,除了同情,你更會感歎自己選擇的正確。你還會想,如果她們現在也把雙腳解脫出來,也會一樣的輕鬆自在了。
⑵盡量減少配飾
如果說有一樣多變的東西,能夠襯托或者破壞一個女人的時尚美感的話,那就非配飾莫屬了。還是同一個道理,男人會因此簡單不少。他們所要考慮的就是領帶,可能還有個領帶夾、一塊手表、一個公文包,以及幾款鞋子。而女人的配飾則包括耳環、項鏈、手鐲、胸針、手表、絲巾、披肩、絲帶、太陽鏡、手提包、公文包,還可能有帽子、長筒襪,以及顏色各異高度不同的鞋子。
因為女人的配飾實在多得無可計數,而且將配飾合理恰當地搭配也是一門藝術,但是很少有人能夠熟練掌握,我們的大多數人都不大知道如何搭配妥當,尤其是在搭配鞋子和手提包的時候更是頭疼。你曾經見過搭配失誤的鞋子,也會產生讓人驚豔的美感嗎?或者一款和裝扮完全不搭調的手提包,會讓人覺得好看嗎?事實上,一些名牌提包,像古奇(Gucci)、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都具有很強的個性,也恰恰是最難搭配的。
經過時間考驗的、最經典的時尚裝扮,通常是最簡單的。扔掉那些手提包,甩掉高跟鞋,會讓你更貼近自然、簡單的美麗。拋棄那些繁複的珠寶,隻留一兩樣簡單的款式,比如優雅的耳環,都會讓你的簡單生活更加得心應手。
⑶扔掉多餘的東西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許多東西成為了負擔和累贅,這個時候那就毫不可惜地扔掉它們。比如,如果我們隻有一個指甲剪,我們總是能夠清楚地知道它在哪兒。當我們買了幾個時,一個放在手提包裏,一個放在辦公桌上,一個放在車子的手套箱裏,一個放在床頭的小桌裏。但是接下來,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在需要的時候卻一個也找不到了。這種情況還在許多東西上發生過。比如,一個人如果隻有一塊手表的話,知道時間就很容易;但如果這個人有兩塊手表的話,他就不大能夠拿得準時間了。而且,更糟的是,慢慢地他就變成了手表的收集愛好者。現在,他不僅僅要維護、保養他的收藏品,他還要確保每塊手表的時間準確。事實上,擁有多餘的東西會讓事情變得非常複雜。因此扔掉多餘的東西,例如多餘的近視眼鏡、太陽鏡、吸水鋼筆、雨傘、折疊小刀、錘子,以及所有稀奇古怪的工具,甚至多餘的電腦,這能讓我們的生活因此簡單不少。
摘下麵具,勇做真我
許多人都說,做人很累。的確如此,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把把生活當成一場戲劇,在這場可謂漫長的戲裏,人們不是在做真我,而是在演假我。為了適應社會角色,人們也都有意無意地,戴上了一具順應環境的麵具,以保證自己為他人和社會所接受。
有些人在家裏和在外麵完全兩副麵孔,反差極大,人們有時會驚訝地發現,在外麵雷厲風行的女強人,回到家卻是溫柔似水的賢妻良母。在公眾場合的好好先生,在家卻是個獨斷專行的暴君。這種反差巨大的情況好在並不是多數,從家裏到家外都是一好到底的人要麼真是赤誠君子,毫不掩飾,要麼就是麵具戴得太久,將自己包裹得太嚴。
實際上,完全不受麵具製約,毫不掩飾自己的人幾乎沒有。人們總是借助麵具遮擋起不欲為人所知的一麵,讓自己的形象更加符合社會角色的要求。然而,如果過分認同麵具而忘卻或忽略個性中的其他需要,人就會迷失自己的本性,繼而陷入一種心理的緊張或失衡狀態。
曹女士的丈夫老劉是某公司的副總經理,曹女士本人也有一份不錯的工作,雙方老人身體都挺健康,孩子聰明可愛,這樣一個看似完美無缺的家庭讓很多人羨慕不已。然而,在知心好友麵前,曹女士便不再掩飾自己的失落,常常鬱鬱寡歡。
好友說曹女士身在福中不知福,衣食無憂不說,身居高位的丈夫也沒有像時下很多成功男人那樣在外麵拈花惹草。
“他要是真的外麵有人倒還正常多了。他除了對他的官銜兒感興趣,其他的一切都不能讓他提起精神。他還自吹是什麼坐懷不亂的柳下惠,我看是偽君子,有病!”丈夫的刻板無趣讓曹女士恨之入骨。
“當個副總,整天事事兒的,下了班也端著個架子,把對付外人那一套用來應付家人。好不容易有機會全家一起出去玩,他一點兒玩興也沒有,好像陪老婆孩子笑笑鬧鬧就有失身份似的,處處謹慎,刻板得要死。年輕時他也不是這個樣子呀!怎麼這些年混出點名堂了,人就變得這麼沒勁了呢?”
曹女士想不明白,她的先生怎麼會從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情的青年變成一個了無生趣、隻醉心於當官的人。在社會上打拚的過程中,老劉漸漸學會了端起架子,戴上麵具做人。然而,老劉對為順應社會環境而戴上的麵具過分認同,並將之帶入到了家庭生活中,一起生活的家人並不能接受他遠離了本心的那副麵具,導致夫妻的感情生活亮起了紅燈。
針對這樣的情況,心理學家榮格提出了人格麵具理論。他指出,人格麵具是內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分界點。通常情況下,為了追求在外部世界的成功,人們都努力地想戴上社會標準所規定的“成功者”的帽子。成功能夠給人帶來自我實現的滿足感和很多的副產品。同時,成功也會給人帶來不勝負荷的內心壓力。弗拉姆“成功導致抑鬱”的斷言固然失之偏頗,但是,過於看重成功本身,或者過度沉湎於成功帶給自己的角色定位,則往往會排斥壓抑個體生命中其他人格特性的發展。比如說,對感情生活的投入,對美與藝術的追求以及對業餘愛好的培養等。常常為了顧及身份,掩藏了自己的本性。這樣的人,在榮格的理論中,被稱為“受人格麵具支配的人”。
人一旦受到人格麵具支配,就勢必要陷入一種心理緊張或失衡狀態。這樣的人總是較為偏執,也讓人感覺乏味、呆板。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一書中描繪的安娜的丈夫卡列寧的形象,正是這類人的典型:刻板、冷漠、官氣十足。麵具過度包裹了他們的心,不僅使他們自己感受不到生活的樂趣,也使他們的家人感覺痛苦和壓抑。
急於追求成功的人,常常會忘記對自己內心世界的探索。一旦揭開他們的“麵具”,就能發現,麵具下是一顆孤獨的心,外部世界的成功不能阻止他們在內心的戰場上連連敗退。想要摘掉麵具,自由呼吸,就必須要從“做回自己”這個核心入手,按照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去生活。
一般人容易走兩個極端,很難恰如其分的把握自己。世事紛繁,人事複雜,做人不可能一路左右逢源,也不能一味的八麵玲瓏。在世俗圈子裏癡心於表演,人會活得不真實、不輕鬆、不自在;而不理世俗,遠離人間煙火,清高處世,隻不過是人們的一種幻想。我們要活得自在逍遙,隻有自然地做真實的自己。
摘掉麵具,做真實的自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太難。最好的方法就是時刻保持內心的警醒,祛除執念,不迷失自己。要像古人說的那樣“覷破關頭”,摒除邪念,保持心境安然舒暢,心寬福自來。
當然,做真實的自我,在對人處事時所表現出來的往往是誠實,它是—個人自我修養的最高境界,將誠實恰到好處地表達出來,對於這個人來說應該是一件莫大欣慰的事。即使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但自己離“至誠”已經不遠了,也就做到了“仰不愧於天”了,也正如《中庸》所說:“夫焉有所倚。”我國宋代偉大的詞人晏殊就是這方麵的典型代表。
有一次,晏殊去參加殿試,看過試題之後,對皇上說:“請皇上換別的題目吧。這個題目我幾天前剛剛做過了,而且文章的草稿還保留著。”宋真宗一聽就非常喜歡晏殊的這種誠實。
宋真宗有一次特別允許臣子們出去旅遊舉行宴會,各級官員都十分欣喜地張羅籌備,而晏殊卻獨自在家讀書。這天,宋真宗在臣子中挑選輔助太子的官職,當下就選中了晏殊,宰相就問真宗的用意,真宗就說:“我聽說各級官員都出去遊山玩水,尋歡作樂,唯有晏殊閉門在家讀書,如此謙厚,當然可以擔當輔佐太子的重任了。”晏殊聽說之後,便老老實實地對真宗說:“我並不是不喜歡吃喝玩樂,隻是因為我現在沒有銀子。如果有,我也一樣會出去參加的。”宋真宗越發佩服晏殊的誠實,又由於晏殊懂得為臣之道,便越來越受到真宗的重用,到宋仁宗時,晏殊已位居宰相之職。
中華民族古往今來都十分崇尚“誠實”這一美德,的確,如果人與人之間的來往缺少了誠實,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人,不是單獨一個個體,不可能與世隔絕,與人有相交的地方很多。一個人可以待人以誠以信,但不能忘了,講誠信是雙方的,是互動的,所以,要區別對待,萬萬不能“一根筋”,不能一味的愚誠愚信。
“世人都說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人人都想活得輕鬆一點,瀟灑一點,快樂一點,但大多數人終其一生也難得瀟灑。因為他們總是被一些東西拖住了手腳,糾纏在複雜的關係中,壓倒了一顆自由的心,將人束縛起來的東西,就是功名利祿。
在很多人的眼中,功成名就就是人生的目標,似乎功名愈多,人生也就愈美好。其實,功名就像是一副用花環編織的羅網,隻要你進去了,你就無法自在與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