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切斷退路,讓自己別無選擇。帶來心理衝突的每一個目標(包括雙趨衝突中的目標)對於我們都各有利弊,因此,任何選擇都有其合理的一麵,我們往往無法精確衡量得失之間的大與小。與其花太多的精力去作細致的比較,不如隨機選取其一,專心致誌地為之努力,這往往會使我們獲得更豐厚的回報。比如英子,是否辭去文娛部長職務,並非她能否成才的決定因素;但如果她長久處於猶豫不決的狀態,就可能導致種種不良的後果。
曾經有過這樣一個說法:“把一對夫婦安置到人跡罕至的大森林裏去生活,想必他們不會有離婚的念頭,因為別無選擇,他們將致力於鞏固彼此的關係。”事實上,無論在人生的哪一個領域,別無選擇都會是最好的選擇——它能使我們集中個人有限的精力,去走好自己的路。
簡單生活才是幸福
生活在當今社會中的我們,幾乎每天都精神高度緊張,生活的快節奏讓我們連吃飯也用起了快餐。上班如此,連休息時間也不再能享受到真正的清閑的幸福,因為,訂的報紙雜誌要看,心儀的服裝要買,朋友的約要赴……更何況,手機或者電話也把我們的自由爭取過去了一大部分——說不定一個電話打來,我們又得馬上趕往公司或者單位。筆者以為,要想獲得真正的幸福,那就應該把生活搞得越簡單越好。
⑴取消或者盡量減少訂閱雜誌
我有一個朋友每個月要看十幾種雜誌。她本來擁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住漂亮的房子,有一個聰明可愛的女兒,而且全家人都很健康。她似乎擁有了全部,也有理由欣喜。但是她最近陷入一種狀態不能自拔,她覺得自己不快樂,她的人生也不是她想要的樣子。
有一天,我偶然翻看她桌上的一摞雜誌。突然間我明白了:她覺得自己不開心的一個原因是,她拿雜誌裏描繪出的不現實的生活方式比照她自己的生活。
一大部分雜誌的首要目標之一就是讓我們購買它們做廣告宣傳的商品。日積月累下來,它們替我們設計了一種對於生活的期望,而這並非我們希望得到的幸福。
說實在的,除了電視媒體,很少能有哪個媒體能像雜誌這樣,把一些強勢的消費觀念植入消費者的潛意識之中,並對消費者造成巨大的誘惑。廣告商現在每年花費數十億美元做廣告宣傳,所以廣告商通過一頁一頁精美誘人的四色印刷廣告,設計著我們的時尚、烹飪和飲食潮流,控製著我們的社會生活,就一點也不奇怪了。它們慫恿我們抽煙,喝酒,開快車,買昂貴的衣服、珠寶、家具,以及成千上萬的商品,而大部分我們根本不需要,通常也是負擔不起的。是否有這種可能性,比如,XO酒會讓女人對男人更有吸引力?
你也許想知道雜誌究竟是如何影響你的時間和金錢的消費方式的。如果探究你的消費方式能找到你看的雜誌的影子,那麼可能就是你取消訂閱雜誌的時候了。這是減少每天困擾你的“買!買!買!”訊息最好的方法之一,能幫你逃離對胡亂消費的迷戀。
如果你是個雜誌迷,斷然戒掉它吧!找一個新的關注點或者嗜好或閱讀計劃來填充原來花在看雜誌上的時間。你會驚喜地發現突然多了很多時間,可以做那些你真正想做的事情。
⑵不要電話響了就去接
無疑,電話是現代最偉大的便利設備之一。但是如果你沒有學會如何有效利用它的便利,電話就變成世界上最吵人的家夥了。
現實生活中的許多人,他們無法忍受電話一直響著而不去接聽。當你想要簡單生活是,你就可以硬起心腸讓它們響個一停。僅僅因為這隻會讓那些打來電話的人方便,而你那個時候並不方便接聽。隻要想一想,在任何時刻都可能肆意響起的電話鈴聲曾經把你從睡夢中吵醒,破壞了你在浴缸裏享清閑,攪亂了一場愜意的美餐,打斷了一次有趣的談話,某些重要的工作,激情四射的親昵,或者一個寧靜的夜晚。你可以在想講話的時候才講話,對願意傾訴的人才講話。如果你不想在休閑時受到打擾,你可以把電話關掉,這樣也就聽不見吵人的電話鈴聲了。
⑶有人叫門請別隨便答應
叮咚作響的門鈴更加糾纏不清,和鈴聲大作的電話不同,此時此刻,那人在你的門外。許多人有多少次的美味大餐被害人叫門聲毀掉了。我們從小到大一直被教育應該對客人禮貌,即使是不速之客。通常,我們並沒有想到我們及其他家庭成員因此受到的不便,比如,為了應付門鈴而和我們可能並不想見的人交談,卻導致飯菜涼掉。
因此,我們可以開始用對付電話的方法應付叫門。除非事先有預約,或者本來就在等一位朋友的到來,或者是送快遞,在我們不方便的時候對叫門一律可以不理睬。如果是朋友也因此不會連個電話都不打就跑來。從另一個角度想,是那些沒事先通知一聲就突然造訪的人太粗魯才對,他們希望我在任何時候都馬上放下手中的事情去開門,僅僅因為這對他們來說很方便。
這的確需要你對你一貫的優雅有禮下狠心。但是如果你經常被突如其來的叫門聲打擾,那麼學著不理會它將使你的生活更加自在。當然也考慮裝一個門窺鏡,至少你能提前知道你為其開門並把時間留給他的人是誰。
壓縮你的旅行包
要想獲得簡單而幸福的生活,我們的生活用品要盡可能地簡單,無論是居家還是外出旅行。
有一名旅行作家,在他結婚後的十五年中,他們環球旅行了數萬英裏。他們曾經駕駛著小帆船橫跨大洋;他們曾經乘坐火車穿越荒無人煙的大陸;他們曾經在寧靜的水麵蕩槳,曾經劃著木筏在湍急的河水中順流而下:他們曾經徒步翻過長滿低矮灌木的山丘,還曾經到過世界大部分國家的首都。
如果說這些年的旅行教會他們一件事,那就是如何輕裝前行,又擁有全部必需品。問題在於,大部分旅行者除了會帶上兩周旅程的必需品之外,還會帶上兩周旅程可能會用到的東西。這其實是有辦法避免的。
對於大多數的度假旅行來說,你可以預先把你想要帶的衣物類型列一個清單,比如考究的禮服、休閑裝、運動裝、便服,然後劃掉其他所有類型隻留下休閑裝,因為這才是在你的大部分旅程中最常用到的。
把所有適合的休閑裝都從衣櫥中拿出來,把它們疊好,分類放在床上,襯衫一堆,長褲另一堆。然後把每堆裏至少一半的衣服重新放回衣櫥。這時你會發現:你覺得你需要某樣東西,而往往你沒有它也能過得很好。這就是輕裝前行的秘訣:我們真實需要的其實很少,沒有任何東西你都能過得很好,這同時也是簡單生活的秘訣。
確保你帶的每一件衣服都能跟其他衣服搭配。即使是在盛夏,也要帶一件寬鬆外套或夾克或者有很多口袋的背心,如果需要的話,還要帶一件能把休閑裝提升至正裝的衣服。
所帶的衣物要能裝進一個拉杆旅行箱,這比笨重的手提包方便而且裝得多,還能適應大多數交通工具的行李架的尺寸。另外,這種拉杆箱一般會有足夠的外兜,方便保存車票、地圖以及其他一些東西,因此你就不需要再拎別的包。最主要的,它適合飛機行李架的規格,這在長途、國際旅行時非常重要。
準備一套可折疊的洗漱用品,能掛在門後或者行李架上,當然還要能放在你的拉杆箱裏。隻帶兩雙鞋子,鞋跟要一樣高,最好是矮跟鞋,並且每雙穿起來都很舒服。
請閉上眼睛想一想,僅僅帶著這麼一個小箱子花上一個月的時間周遊世界,會是多少清爽愜意的事情啊!你可以靈巧地在車水馬龍中遊走,上下樓梯,穿過火車檢票口,草地或者斑駁的馬路,無論何時何地都能輕鬆行走,即使是穿越阿拉伯沙漠都不在話下。
外出旅行時,盡量不要太多購物。現在人們外出旅遊,常常會買回許多所謂的紀念品,其實,你所買的東西大多在生活中是用不到的,或者在當地的小商品城都能夠買到。而且在旅遊區所買的東西的價格絕對不會比在當地買的便宜。花錢多少還在其次,關鍵是采購勢必會增加你的旅行包的重量。
外出旅行是這樣,居家生活也要養成這樣不亂購物的習慣。例如,你一時心血來潮想要鍛煉身體,這無可厚非,但是,不一定非要買器材不可。
吉布斯決定買一套小型啞鈴,以便每天散步時練習。於是,他立刻衝進體育用品店花五十五元買了一套大個兒的。在接下來的兩周時間裏,他一共使用了六次,再之後就把它放到一邊,連碰都沒有碰過一下了。
六個月之後,他把這套啞鈴送給了一位朋友,她曾經說過要去體育用品店買啞鈴的。但是她隻練習過一次,而且或許以後可能都不會再用了,除非她也聽說有個什麼人想要去買啞鈴,便會把這套送給她了。
這僅僅是關於我們每年購買的無數我們並不真正需要的商品的一個例子,當使用過一段很短的時間之後,我們就不再想要它了。你也一定有一大堆這樣的東西,有些還可能很昂貴,但全部都源於“我現在想有一個”的一時衝動。我們的生活、家庭以及我們的工作充斥著這種購物習慣所帶來的零七雜八的東西。
當我們開始意識到我們曾經買了如此之多並不需要的東西這個事實,我們應該好好反省一下我們的購物習慣。我們可以坐下來,將我們能做的改變寫下來。
⑴規定每周的某一天為“購物日”,在這一天去超市商店,購買任何我們認為需要的東西。
⑵外出購物前,要考慮清楚哪些是必需品。我們買的很多東西都僅僅是因為暫時的滿足。我們要漸漸養成習慣,捫心自問:“我們真的需要這個嗎?”“這種需求會持續多久呢?”“這個東西的最後命運會不會也是躺在壁櫥的最深處呢?”
⑶至少兩個星期,甚至一個月,延遲一次大宗消費以及許多小宗消費。或者,在一個月之後,我們就會意識到,這些東西其實我們並不需要。無論如何,這麼做都有益無害。
⑷選擇看看,沒有這些東西,我們究竟能夠堅持多久。每次在要購物前和自己玩這個遊戲,能夠有效地堅定你拒絕增加家裏雜物的決心。
在有需求的時候考慮自己動手製作,而不是直接付諸購買。比如,用書籍、裝滿沙子的瓶子等平日隨手可得的東西來代替啞鈴。
決不要無用的裝飾
要想得到簡單幸福的生活,展現最真實的自我,去掉那些無用的裝飾極其必要。下麵僅僅列舉幾個方麵目的就是告訴大家如何簡單而快樂地生活。